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修订版小语教学“大纲”要求 ,习作要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 ,到高年级能“写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 ,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习作本来就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作业 ,教师倘若忽略了儿童爱想象的心理特点 ,就等于扼杀了儿童的创造力 ;更何况没有想象 ,也写不出真正有童趣的作文。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出富有想象力的作文呢?根据笔者探索 ,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 ,其训练途径和方式主要有以下十种。一、续写式。即根据教师提供的开头 ,借助想象续写下去。如教师写上暗示性短语“美丽的春天来了” ,要…  相似文献   

2.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中年级要“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高年级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要求“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这些反映了新世纪、新时代对人才的必然要求。为此,自己结合实际教学曾尝试着让学生通过“小练笔”的形式去培养学生进行想象作文。一、创造式练笔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实现了“由文到画”的转化,此时,进一步鼓励学生,调动积存的记忆表象,融入个人的体验和理解,不断充实和完善自…  相似文献   

3.
想象作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大纲明确要求:中年级要“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高年级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要求“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这些“要求、为小学生习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给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下面综合各家观点,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中设定的小学想象类习作的总目标是“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并对各年段有具体的要求,低年段“写想象中的事物”,中年段“能不拘形式地写下想象”,高年段“能写简单的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虽然如此,对大多数一线教师来说,这样的目标还是太过笼统,操作性不强。还有一些老师在教此类习作时,缺乏体裁意识,常常把它当作一般的写事类习作来教学,以至于想象类习作所特有的目标无法达成。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修订版小语教学《大纲》明确要求:中年级“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高年级“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这些要求反映了新世纪新时代的需要,为小学生习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拓展了一个新的领域,也给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
想象习作给了学生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是学生感兴趣的作文形式。完成一篇想象习作不难,但是想要写好它,却有一定的难度。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发现想象习作的指导困难重重,学生们总有着各种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幻想,但在内容设计、语言表达和结构组织上又经常驾驭不住,好多学生写的想象习作看不懂,或者干瘪无趣。看来,想象作文并不是光有“幻想”就可以的,不只要“架天线”,还要“接地气”,有方法,有策略,脚踏实地,才能真正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想象作文。  相似文献   

7.
小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善于想象和幻想,是小学生最宝贵的思维品质。”新的《课程标准》在习作方面也指出:“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怎样才能使学生写好想象作文呢?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教师如何运用“加减”法进行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8.
想象作文强调内容的独立性,鼓励学生凭借生活经验的积淀,写出充分显露个人创造力的习作。现有教材中,想象作文的设计还比较少,这对调动学生作文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不利的。笔者在作文教学中,遵循“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要求,注重精心设计想象作文的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1.设词语想象作文   先出一道命题,然后要求学生按提供的词语编写故事。要求题目即是范围,规定的词语必须在故事中出现,词语的顺序可以打乱,例如:   题目:《惊喜》   词语:烈日当…  相似文献   

9.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语 )。”《新大纲》多次提到“想象”,习作要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力写出来”,到高年级能“写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 ,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加之 ,习作本来就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作业 ,我们倘若忽略了儿童爱想象的心理特点 ,就等于扼杀了儿童的创造 ;更何况没有想象 ,也写不出真正有童趣的作文。根据笔者探索 ,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 ,其训练途径和方式主要有以下十二种。一、续写式。…  相似文献   

10.
课文中的“空白”是指课文中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叙述描写留有发挥余地的地方。这种“空白”往往存在于词、句、段、画中,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教师可借助教材中的内容,适时地引导学生推测、构思,以习作的形式把“空白”补充出来。这样既充分利用了手头的教材,又能借助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激发学生习作的灵感和欲望,有利于降低习作的难度。一、描绘词义,拓展想象课文中的一些中心词语,往往起着统领句、段乃至全篇思想内容的作用。如何让学生抓住这样的词语,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呢?教师首先让学生初步理解这个词的含义,然…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让学生写“纪实”作文与“想象”作文并重的基本理念。但在具体的习作教学实践中。想象作文仍处于探索的基础阶段,教材中仅有的几次想象作文的训练安排,已经不能满足小学生富有想象力的精神需求。为此.我们以音乐为载体,充分发挥音乐给人们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2.
多年的语文教学使我深深地感到,小学生最犯悉的就是写作文,这不是学生的过错,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从教学法内容及教学形式与方法上进行创新,让学生感到写作文是一件“乐事”,而不是为了实现我们大脑中过时的思想而使学生,“委屈求全”。近几年,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有意识地从学生年龄特点及心理特征出发,通过想象作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想象能力,下面就把想象作文中的一种课堂教学法方法整理出来,与各位教育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3.
设计理念“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阶段习作目标中又提出,小学生要能写简单的想象作文。由此可见,指导学生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写作文,符合“标准”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过程一、谈话激情,启发想象1.师:同学们,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经常要求大家写自己的真实见闻、真实感受,这只是习作的一个内容。其实,我们还可以把自己的想象大胆地在习作中表现出来,这节课,我们就是要尝试通过大胆想象编创故事,有信心吗?2.师:想象并不神秘,只要你能把周围不会说话…  相似文献   

14.
设计思路在当前作文改革的大潮之下,我们提倡让初学作文的儿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怎么想就怎么写”。给儿童思想和情感的自由,不要人为地强行拔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学生作文的成功在于他的纯真,他的率直,他的无邪,他的真话。三年级是习作的起始年级,它要求学生在原有写话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写出连贯的通顺的片断。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设计采用“写词语——说句子——提问题——添内容——念一念——改一改”的思路,以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为基本目标,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为落脚点,以真实的见闻、感受或想象为习作内容,力求…  相似文献   

15.
“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阶段习作目标中又提出,小学生要能写简单的想象作文。由此可见,指导学生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写作文,符合“标准”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的创造性思维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让学生写想象作文,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在习作中反映学生的想象世界,以提高学生创新素质,指导学生习作时,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无拘无束地想象。一、激发兴趣,鼓励想象1.词语想象,构思精妙我有意识地给孩子一些词语,让孩子编故事,孩子们跳动的笔头将风马牛不相及的词语连缀成一个个有多彩情节内容的故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习作要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习作本来就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作业,教师倘若忽略了儿童善于想象的心理特点,就等于扼杀了儿童的创造力,更何况如果作文不有想象参与,学生也写不出真正有童趣和创意的习作来。下面谈谈想象作文的几种训练形式。  相似文献   

18.
李莹 《江西教育》2001,(6):44-44
修订后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十分重视在习 作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从“总要求”到“各年级要求”再到“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 题”中,四次提到想象力的培养问题。在习作内容上,指出要“写想象”;在习作指导上, 强调“鼓励学生幻想,写想象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它启示我们:要把训练想象 ,培养学生创造力当作作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创新教育赋予 作文教学的重任。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 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赵娟 《新疆教育》2012,(5):91-9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中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阶段目标”中,具体提出了小学三个学段的相应目标。第一学段:写想象中的事物;第二学段: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学段:雒: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对于想象作文教学,《课程标准》提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的实施建议。可见,要求小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想象写出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怎样培训小学生的想象作文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做到三点:首先重视想象材料(表象)的储备,其次让学生大胆想象。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生作文教学中,大家越来越感到“课标”所提出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要求的重要。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得好.“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小学生作文,虽不是艺术创作,但同样需要丰富的想象,想方设法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就如同给学生作文安上了翅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