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小学体育课堂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小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特点与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学体育课堂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以期为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浅谈求异思维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育教学中 ,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 ,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 ,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特别是求异思维的能力 ,对体育教育工作来说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思维科学告诉我们 ,一般来说思维可分成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以及由它们综合而成的创造性思维。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求异思维方法是综合思维、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求异思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过程 ,它来自和建立这样一种假设 :处理问题有几种正确的方法 ;在同一问题上可产生各种各样的答案 ;在处理问题中寻找多种正确途径 ,因此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还可以这样…  相似文献   

3.
创新不仅仅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素质,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一种能够长期起作用的,对人的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品质,所以应该将其放在创新教育的首要地位上,作为创新教育的根本目的,通过体育运动开发和养成创造性思维的各种形式及其品质,不仅可以提高人在体育领域的思维能力,而且还可以迁移到其它领域的创造性活动中,这对人的创造力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创新教育中,我们要充分发挥体育的作用,挖掘大脑机能潜力,促进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林玲 《当代体育科技》2020,(3):155-155,157
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不断改革发展,小学教育也比较注重创造性思维培养,多门教学课程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体育课程作为一门双向性课程,既能增强学生的体魄,又可以锻炼学生坚强的心理态度。此外,体育教学中也需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开发学生思维能力为目标,不断改革创新,培养身体素质和思维能力较强的全面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陆佾 《精武》2012,(17):76-78
课外体育活动是近几年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它通过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的组织形式,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最有效途径。本文对慈溪技工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研究,主要从活动内容,组炽与管理,场地、器材,体育师资队伍,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等方面来进行的。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文理统计法等方法做了系统分析,得出该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性别差异;组织管理尚未系统化;场地器材缺少;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本文在结合当前研究成果,立足本校实际的情况下,对课外体育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为保障慈溪市技工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论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代体育教学中,没有比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更重要的任务了。21世纪中后期,在体育教学中提出“重在培养学生三基、能力和四会要求”。21世纪,在体育教学中应要求:通过学习各种体育技能,最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换句话说,在体育教学中师生共同营造一个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平台,通过学习,掌握体育技能,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应把体育技能当成载体,这样在选择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时,才能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任务置于首位。检查教师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不仅要看学生完成体育教材的情况,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篮球课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阐述了创造性思维的概念特点及如何通过篮球教学来拓展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来促进能力和智力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提高篮球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频度不稳定,随意性较大,锻炼时间明显不足;活动项目选择切合实际,注重发展身体素质,并兼顾价值取向;课外体育活动参与形式、活动项目、场所的选择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呈现多层次;体育意识差和学校体育设施不足是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对高等院校体育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由来已久,但由于体育科学体系自身发展的限制,以往的研究大都停留在各类课外体育活动的具体操作模式研究上,对课外体育活动能力的评析停留在表面上的较多。如何随着体育相关学科的发展重新定义课外体育活动能力的内涵,结合我院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依据体育管理学从宏观调控视角评析课外体育活动能力的特征,成为本文的主旨,同时提出提高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能力的宏观调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周静 《精武》2012,(31):43-43,4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为小学生体育教学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的理论研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进入21世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有所发展,面对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创造性思维培养也是体育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之一。体育教学作为小学的基本课程之一,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氛围和谐,独立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为小学生提供活动、观察、思维、操作和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重要研究了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文章旨在探究湛江市高等院校高年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重点分析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感受和认识,针对学生反馈意见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引起学生及相关部门对高年级学生课外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有效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体育在培养新型全面人才的素质教育中,越来越表现出其独特的作用和地位。课外体育锻炼是关系到大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也是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衔接的重要基础途径。大学体育改革如何适应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是新时期面临的重要课题。结合课堂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大学生学会锻炼、学会学习、学会自我发展形成自我体育锻炼习惯和能力进行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分析高校对课外活动的管理、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现状以及制约课外活动开展的主客观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对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管理模式、组织方式、内容安排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出积极开展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试析体育对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功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的创造力发展的核心,培养和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当今创新教育实践中研究的热点。运用脑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创新教育应充分重视和发挥体育对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发的功能,它是培养和造就人的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浦北娟  张长青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4):453-455,450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如何将体育课内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自主体育锻炼、顶岗实习期间的体育指导等与人才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校三年,持续、不间断的学习掌握体育基本知识与技能、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使学生能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并运用技能能力、身体能力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是需要体育工作者持续不断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项目、部位、病理及治疗措施等方面的调查与分析,找出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与特点,为有效预防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法,对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1~3年级本科在校生的运动损伤发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在254名调查对象中,发生过运动损伤的有229名,平均发病率为90.1%。另外,年龄越大,运动损伤的发病率越高,而男生比女生发病率高;体育学专业比运动训练专业发病率高;运动损伤的活动类型多发生在课外活动和运动竞赛,发病率分别占62.9%、23.2%;导致运动损伤发生的项目主要是大球类项目和田径项目,发病率各占59.0%、42.1%;多发部位集中于四肢和躯干部位,发病率为64.4%、14.0%;导致运动损伤发生的直接原因为缺乏准备活动、运动负荷(局部负担量)过大、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思想上不重视;运动损伤发生后的主要治疗和康复手段为中草药疗法、物理疗法、伤后康复锻炼等。结论:体育专业学生男生运动损伤的发病率高于女生,从总体上看,运动损伤的程度仍处于较高水平,这与年龄、课外活动、大球类项目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好与坏、及如何开展,是关系到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在体育教学中实践素质教育已经是新世纪体育教育改革的主导和主流,而课外体育活动则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文章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势下如何进行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进行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教学的延伸,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对大学生在体育课中产生的消极行为表现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大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学校对体育的关注与投入,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体育成绩评估方式,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等方面对如何避免体育课消极行为的产生提出建议,旨在促进大学生在体育课中的积极性,养成自觉锻炼学习体育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