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踢毽对中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和伸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华丽 《体育学刊》2005,12(4):66-67
采用CybexⅡ^ 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持续踢毽锻炼2年的广州市128名中老年人的膝关节屈、伸肌群力量进行标准化、定量化测量,结果表明:男、女屈、伸膝肌群耐力(ER)、爆发力(TAE)自身前后对照各项肌力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采用德国ISOMED 2000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里约奥运会场地自行车冠军宫金杰下肢髋、膝、踝三关节、屈伸两过程的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肌肉耐力进行测试与分析,以此了解女子场地自行车运动员下肢力量训练的效果,旨在为我国女子场地自行车科学化训练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宫金杰髋、膝、踝等速肌力测试结果与其他自行车运动员对比存在差异,宫金杰右髋、左膝、左踝等速肌力数据表现出更合理的肌力特征;三关节的肌肉耐力较差;关节发力角度不在专项角度内。结论:宫金杰下肢三关节屈曲肌群、左髋及右膝伸展肌群、右踝跖屈肌群为薄弱肌群;肌肉耐力较差导致后程降速明显;关节发力角度与场地自行车专项技术动作角度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3.
《湖北体育科技》2017,(12):1062-1066
目的探讨跳水项目运动员的力量素质特征,以期更好的完成力量训练。方法通过对广东优秀跳水运动员下肢膝、踝关节及躯干屈伸肌群等速肌力测试及三维测力台SJ、CMJ测试,测定跳水运动员各肌群肌力水平。结果跳板运动员与跳台运动员在年龄、身高、体重方面有着显著性差异,其基本规律为男板>女板>男台>女台(P<0.05);跳板运动员与跳台运动员在关节等速肌力水平、三维测力台SJ、CMJ测试结果上有着显著性差异,其基本规律为男板>女板>男台>女台(P<0.05);膝关节的屈伸快速力量比例在0.60左右,踝关节则在0.40左右,低于世界标准;相对于体能项目,跳水运动员受到年龄、体重等因素影响,力量水平一般,快速条件下膝、踝关节耐力水平一般,躯干耐力水平较好。结论跳水运动员下肢薄弱肌群为膝关节屈肌、踝关节伸肌、躯干伸肌,同时膝、踝关节屈伸比值过低,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运动员膝关节拮抗肌群在不同实验速度下的工作特点,通过CYBEX600等速测试系统,对辽宁省优秀短跑、自行车、游泳运动员25人(男14人、女11人)进行了等速相心膝关节肌力测试,经过统计对比分析结果如下:(1)膝关节屈伸肌相对峰力矩随着收缩速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且伸肌下降的幅度大于屈肌。(2)短跑运动员屈膝肌的相对力量较强,而自行车运动员有很强的伸膝力量。(3)膝关节肌肉达到预定速度所需的时间随着速度加快而加快,其中短跑自行车运动员蹬伸速度大于游泳运动员。(4)自行车运动员腿部的单位体重屈伸力量大于短跑游泳运动员,尤其在快速情况下,其差值高达82%。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在沙滩这种特殊的介质上进行排球训练对运动员膝、踝关节肌群肌力的影响.在1998年沙滩排球训练周期前后.对我国12名兼职沙滩女排运动员的膝、踩关节屈伸肌群进行了等速向心收缩肌力测试。结果表明。沙滩训练后.膝关节屈肌群快肌纤维的爆发力.伸肌群快肌纤维的最大肌力和爆发力,踝关节跖肌群慢、快肌纤维的最大肌力和爆发力增长有显性意义。这是沙滩训练后原地纵跳成绩提高的重要肌力原因。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刺激训练前后力量测试的方法,获得了前臂屈肌群的最大等长力量、一般力量、爆发力和肌肉耐力的变化数据,分析和探讨了电刺激训练前臂屈肌群对其伸肌力量的作用,为科学地应用电刺激训练法提高肌肉力量,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等速测试和平衡测试方法,对我国优秀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子运动员的髋关节、膝关节屈肌力和伸肌力以及4种站姿下的静态平衡能力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髋关节右侧屈伸肌力、屈伸肌力比、平均功率值稍大于左侧屈肌力量,膝关节伸肌左、右侧单位体重峰力矩和左、右侧平均功率4个指标数值均大于屈肌,在60°/s(慢速)和240°/s(快速)不同的测试速度下,单位体重屈伸峰力矩、屈伸平均功率、屈伸肌力、平均功率随着测试速度的增加出现了显著性差异;正常双脚站立的平衡性大于单脚站立的平衡性。建议合理控制体重及均衡的训练肌肉力量,在适度提高运动速度的情况下,加强下肢伸肌力量的训练,为运动员进行针对性的力量训练、训练后肌肉效果的评价、运动员选材提供科学依据及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结合训练实践,运用ISOMED2000等速测试仪对我国男子散打主力队员膝、肘关节屈伸肌群肌力特征进行测试与分析。结论:不同等级散打运动员肘关节屈伸肌群等速向心、离心收缩、膝关节伸肌群等速离心收缩相对峰力矩值在60°/s、180°/s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向心收缩、屈肌群离心收缩相对峰力矩值在各角速度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等级散打运动员肘、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向心收缩在300°/s、离心收缩在240°/s时达到力矩梯度最大值,且差异显著。说明基础力量、中快速力量及快速动作爆发力能较好地反映专项运动水平,相对峰力矩、力矩梯度数值越大,专项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9.
运用CYBEX NORM等速测力系统,对两名健将级女子速滑运动员左、右腿髋、膝、踝三关节的屈、伸肌群进行了向心运动形式的肌力测试,并根据需要对左、右腿膝关节还进行了等速离心测试,以便找出两人运动学差异的内在动力学原因,为改进技术提供动力学依据。同时描述了速滑运动员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力矩曲线特性,进行深入探讨。测试结果:两名运动员的髋关节肌力发展不平衡;快速运动中,二人膝屈肌的肌力水平较差;二人踝关节伸肌群在适应较快速度收缩能力方面较差。  相似文献   

10.
优秀攀岩运动员肘关节屈伸肌等速肌力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德国Isomed2000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优秀攀岩运动员左右肘肘关节进行等速测试,探析攀岩运动员肘关节屈伸肌群的生物力学特征,为运动训练科学选材及康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优秀攀岩运动员屈伸峰力矩(PT)随测试速度的增大而减小,且屈伸峰力矩屈肌大于肘伸肌;最大功率随测试速度的增大而增加,左右侧做功无明显差异,表明两侧肌力平衡;屈或伸的向心/离心(ECC/CON)随给定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屈肌的向心/离心(ECC/CON)比值小于1.0。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篮球运动员下肢膝关节肌力在疲劳状态下的变化,以便加强容易疲劳肌群的力量训练。方法研究选择高水平女篮11名运动员为受试者,采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测定膝关节正常状态和疲劳状态下的屈伸肌力及做功情况。结果篮球运动员在运动中更容易导致屈肌产生疲劳,左侧下肢膝关节屈肌的总功力量存在明显差异性。结论篮球运动更容易引起膝关节屈肌产生疲劳,加强屈肌的肌肉力量训练对提高篮球运动员专项力量将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2.
运用IsoMed2000型肌力测试系统,选择60°/s和240°/s,对23名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健将级9名为A组,国家一级14名为B组)支撑腿和进攻腿髋、膝、踝屈伸肌群各项等速肌力指标进行测量。探讨优秀散打运动员支撑腿和进攻腿髋、膝、踝关节等速肌力特征,分析两腿的肌力差异,判断肌力平衡、关节稳定,运动员等级水平对肌力的影响。结果:国家健将级散打运动员双侧下肢髋、膝、踝关节等速肌力及稳定性显著优于国家一级运动员,支撑腿主要体现力的有效传递及稳定性,进攻腿主要体现屈伸肌力大小。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Knee extension isokinetic peak torque was assessed at angular velocities of 0, 30, 180, and 240[ddot]/sec, and isokinetic endurance was assessed by 50 consecutive contractions at 180[ddot]/sec in eight college age men. Also, muscle fiber type of the vastus lateralis was determined and related to isokinetic strength and fatigability.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initial strength on isokinetic endurance the 50 serial isokinetic contractions were assessed after subjects performed two bicycle exercise regimens designed to affect initial strength levels. Neither isokinetic peak torques (made relative to MVC or per Kg of body weight) nor the amount of strength loss over the 50 contractions correlated with fiber type. The peak torques at 180[ddot]/sec at the start of the 50 contractions differed over the three conditions (unfatigued and after the two bicycle exercise regimens), however, the amount of of strength loss over the 50 trials was similar for the three conditions. Also, the patterns of the three isokinetic fatigue curves were remarkably similar. Thus, the initial strength level across the treatments did not affect the rate of fatigue. However, when the treatment conditions were examined separately, the amount of strength loss over the 50 trials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with initial strength. Thus, factors other than, or in addition to, fiber type and initial strength level must influence the rate of isokinetic fatigue.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两名高水平女子链球运动员双侧的髋关节和膝关节进行等速测试,探究运动员髋关节和膝关节周围肌群的生物力学特性,为运动训练和运动康复等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两名运动员的髋关节和膝关节屈伸肌群以及髋关节的旋内旋外肌群进行等速测试。结果发现:两名运动员双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屈伸肌群以及髋关节的旋内旋外肌群的峰力矩随测试速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髋膝关节峰力矩屈伸比和髋关节旋内旋外比随既定测试速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同一测试速度下,伸肌肌群的峰力矩大于屈肌肌群,髋关节旋外肌群的峰力矩大于旋内肌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观察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男女运动员下肢膝关节屈伸肌群力量特点,发现目前下肢力量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为力量训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美国BIODEX公司生产的biodex system4等动测试系统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男女运动员(男5名,女6名)的下肢膝关节屈伸肌群进行向心收缩的等动测试,测试速度分别为60°/s和180°/s。结果:男女运动员伸肌群的相对峰值力矩和相对平均功率都要显著高于屈肌群(P<0.01)。相对峰值力矩随着测试速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小(P<0.01),相对平均功率随测试速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1)。男女运动员下肢屈伸肌比平均在50%~65%之间,并且随着测试速度的增加屈伸肌比显著增加(P<0.05)。在同一速度下,男女运动员伸肌峰值力矩出现的角度要显著大于屈肌(P<0.01),但是在不同速度下,男女运动员伸肌峰值力矩出现的角度表现出不同的变化。随着测试速度的增加,屈伸肌群峰值力矩出现的时间显著变短(P<0.01),并且同一速度下,屈肌群峰值力矩出现的时间要短于伸肌群(P<0.05)。左右腿膝关节屈伸肌群相对峰值力矩、相对平均功率、屈伸肌比等指标没有差异(P>0.05)。结论:了解到目前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男女运动员下肢肌肉的力量特点,其中男女运动员下肢膝关节屈伸肌比(H/Q)较低,应该注重发展股后肌群的力量,以提升屈伸肌比值。左右腿肌肉力量发展比较均衡。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等动训练对促进运动员膝关节术后肌肉力量恢复的应用价值,采用了美国产CYBEX770等动力系统对3名膝关节术后运动员进行膝关节肌肉4周力量恢复训练。结果表明,等动训练后运动员膝关节肌肉力量明显提高,提示等动训练对促进运动员膝关节术后肌肉力量恢复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在常规力量训练基础附加核心力量训练及振动训练方法对国家女子篮球队18名运动员腰背、膝关节、踝关节等速肌力的影响。方法:采用Pneu VIBE振动训练台对国家女子篮球运动员进行振动刺激力量训练,振动频率为25~40 Hz,同时进行核心区肌力训练。经过12周系统的力量训练,应用IsoMed 2000等速测试训练仪器对女子篮球运动员腰腹、膝、踝关节屈伸肌群进行等速力量测试分析。结果:经过12周综合力量训练,女子篮球运动员腰背等速肌力明显上升,屈肌峰力矩(PT)增加了14.35%,背伸肌力量增加了15.65%,差异具有显著性。而下肢力量膝关节峰力矩、屈伸肌峰力矩比率(H/Q)无显著变化。踝关节研究发现,左踝背屈峰力矩训练后稍有减弱,跖屈肌峰力矩以及跖屈/背屈比无显著变化。结论:在常规力量训练中增加先进的核心区训练可有效增加女子篮球运动员腰腹肌力,而振动训练以提高踝、膝关节肌力的方法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动态等速肌力自然发育的年龄规律与性别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黎鹰 《体育学刊》2005,12(5):39-42
探索肌肉力量自然发育过程中的年龄相关性和性别特点。运用Kineteeh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240名13~18岁普通中学生进行动态等速肌力测试评定。结果表明13~18岁男生,上、下肢屈伸肌的最大肌力和输出功率持续增长;从14岁开始,出现快速增长,各年龄段男生的肌力均大于女生,14岁为男生动态等速肌力快速生长的敏感期。同期女生的最大肌力和输出功率也持续增长,但增长的速度明显小于男生,16岁后增长缓慢,16岁开始男女生之间的差距拉大。  相似文献   

19.
Altogether, 100 uninjured professional rugby league players were evaluated over a 2-year period. Their height, body mass, sum of skinfolds, girths and bone diameters were recorded. A Cybex 340 isokinetic dynamometer was used to determine peak torque, work, power, endurance ratios and peak torque ratios of the hip abductors and adductors (5 repetitions at 0.52 and 2.08 rad?·?s??1; 20 repetitions at 3.66 rad?·?s??1) and knee flexors and extensors (4 repetitions at 1.04 and 3.14 rad?·?s??1; 30 repetitions at 5.22 rad?·?s??1). Hip abduction and adduction were also assessed with the hip in external rotation. Discriminant function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all predictor variables to develop a multivariate predictive model capable of classifying players with a high degree of accuracy into groups with and without a groin injury. The model consisted of eight variables and correctly classified 91.7% of the non-injured players and 90.5% of the injured players. The correct classification for the model as a whole was 91.4%. The aetiological factors identified as being related to injury of the groin musculotendinous unit included abduction and adduction-with-rotation peak torque, angle of adduction and abduction-with-rotation peak torque, strength ratio of hip muscle groups, bilateral difference in extension peak torque, femur diameter and body ma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