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文章对如何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行了分析,提出深刻把握内涵是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前提,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重在行动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关建。  相似文献   

2.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去,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结合,与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结合,与构建和谐校园结合.  相似文献   

3.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去,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结合,与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结合,与构建和谐校园结合。  相似文献   

4.
叶卉  王培根 《文教资料》2006,(25):16-17
高校德育工作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生命线,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大学生德育建设指明了具体方向,是高校德育新的着力点。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加强大学生德育建设的迫切要求,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是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机融合并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邓小明 《文教资料》2006,2(27):25-26
以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高等学校贯彻落实“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方面。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增强民族自尊心、白信心和自豪感,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坚持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统一。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大学生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创新发展,是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指针。在大学生中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确立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德性;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倡导良好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的高等学校来说,如何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入手,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幸福观一脉相承的。没有正确的荣辱观就没有正确的幸福观;正确的幸福观必须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荣辱观与幸福观的关系问题是伦理学研究和道德建设始终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社会主义大学生荣辱观、幸福观需要有正确的心理指向性。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入手,树立起大学生正确的幸福观。  相似文献   

8.
探讨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必要性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辱”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科学结合,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奏响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时代强音,对于进一步匡正社会风气,提高文明程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怎样的荣辱观,事关大学生成为什么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因此,我们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使“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准则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9.
宋大成 《文教资料》2007,(28):173-175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在大学生中,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确立主流道德观;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做好五个结合:荣辱观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与师资队伍建设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辱“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科学结合,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奏响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时代强音,对于进一步匡正社会风气,提高文明程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怎样的荣辱观,事关大学生成为什么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因此,我们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使“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准则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1.
中国儒家文化积淀了丰厚的精神遗产。梳理儒家传统文化中有关荣辱观的思想内容,研究儒家荣辱观教育的当代价值,对于加强青少年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价值观教育具有内在的联系,它进一步丰富和明确了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和方向。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复杂的特点,必须以“八荣八耻”为导向,夯实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基础,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和教育方法,建立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互动机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3.
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时代赋予教育者的神圣使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使之成为“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目标。注重养成教育,采取“五教育,一坚持”的措施,使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4.
李情豪 《中国德育》2007,2(6):42-45
中小学荣辱观教育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具有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荣誉感和羞耻感。荣辱观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实践课题,关键在于操作落实。落实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荣辱感,接纳认同荣辱观教育,学校要构建荣辱观教育的常态工作平台;落实的主要环节是抓好教育内容的分解与确立、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教育方式的传承与创新、教育效果的评价与运用。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最基本要求。高校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统领师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广大教职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并且贯穿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做了全面概括,明确了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所应追求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而界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价值范畴、建立健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机制和评价激励机制、构筑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活动平台则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机制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非凡。大学生荣辱观的缺失表现为是非颠倒、善恶不分、荣耻不辨。荣辱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切入点。荣辱观体现了社会进步需要与大学生人格完善需要的统一;体现了大学生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主流价值与大学生底线价值的统一。对大学生进行荣辱观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重视对大学生荣辱观念的宣传又要重大学生践行;大学生荣辱观教育是一种长期而非短期的教育行为;荣辱观教育应与现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在大学生中进行荣辱观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将为他们奠定坚实的人生基础,会激励他们奔向新的精神高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从整体上看,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