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因源于生机勃勃的生活世界而具有无边的内在张力,而与生活世界相脱离的教学过程必然是枯燥的、抽象的说教.小学语文教学只有有效观照孩子们心灵深处的生命经历,根植于学生的真实生活,才能真正实现语文生命人本的价值诉求.本文以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为例,分析和体认语文教材突破静态文本的限制,融入儿童生活的编选体例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2.
窦桂梅是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她常年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不仅一线教育教学经验丰富,能够较好地利用主题,把握、整合教材,更是在此基础上,从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与精神世界出发,不断加以实践研究,形成其独特的语文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因此,她的教材观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将从窦桂梅的教育教学思想、课堂实录、教案等几个方面入手,深入剖析其语文教育教学所践行的教材观。  相似文献   

3.
唐少华 《辽宁教育》2013,(12):41-42
一篇课文的教学价值往往非常丰富,既不能课文有什么就教什么,也不能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或者觉得什么好教就教什么;而应该根据语文教材的原生和教学这双重价值确定一篇课文特有的教学内容并实施教学。语文教材的价值决定教学内容的选择,语文教学中应该根据语文教材价值确定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得课文的原生价值,并在原生价值获得的过程中掌握课文的教学价值,发展学生的言语智慧,丰富学生的言语生命。  相似文献   

4.
以四年级语文统编教材为例,从特点和教学价值两个方面来解读统编教材课后练习。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等方法,从语文味、生活味、导向性、梯度性、操作性五个方面来阐述统编教材课后练习的特点,又分别从老师、学生两个不同角度来阐述统编教材课后练习的教学价值及其重要性,目的是引起广大小学语文老师对统编教材课后练习的重视,有效利用好课后习题,使之真正为语文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5.
马菱 《文教资料》2007,(32):104-105
在语文教学中,教材文本是一种静态而带有"生命"的个体,不能让教材文本游离于一种表面化的形式。  相似文献   

6.
很长时间以来,语文学科“教什么”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两年,随着“有效教学”的深入研究和实践,以及“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理念的不断深入。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开始引起关注。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有情意价值、知识价值和语言信息处理价值。教学价值与教学目标有重合性,但其范畴又大于教学目标,教学价值是通过教学目标得以体现的。在探寻教学价值时,可以依据语文课程目标、学情,依据信息处理价值优先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中学语文教材教学价值特征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价值论的视角考察语文教材的特点,认为语言作品进入语文教材体系,其阅读主客体关系的变化带来了教材价值的更新;语文教材教学价值的本质是语言信息处理价值,具有丰富性、层次性、核心内隐性的结构特征,具有综合性、整体性、高熵无序性的系统状态特征和间接性、螺旋渐进性的价值实现特点。语文教学期待着科学合理的教材价值体系和有显性价值定位的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巨大的关于人的生命的教育资源。语文教学承担着塑造学生人格的责任。语文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中渗透人的生命教育,适时地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的生命:如果生命失去了爱,如果生命不再完美,如果生命遭受屈辱,都不能抛弃生命。通过教育让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材为语文教学提供材料,语文教材设计对语文教学具有一定启示作用。基于现代课程论下的动态教材观、整体教材观和语文教材的特点与功能,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确定语文教材选文的教学价值,充分发挥教材选文用于学生对话与建构的教学价值,立体融合三维目标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在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因此,只有当有效性作为一种价值观深入到教师和学生的内心之后,追求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活动才能产生出其应有的效果。一.讲求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为语文教学灌注"活水"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源于生活。教师只有把教材与生活中相关的素材密切地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学才是有生命力的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价值所在。1、充分利用好教材本身孕含的"生活"内容,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最有价值的策略应该是"让学生参与语文课程建构","让学生参与语文课程建构"不应是"用教材教",而应让学生"用教材学"。"从'用教材教'走向'用教材学'"的意义是生命成长的内在需要、课程建构的客观需要和语文教学的本质需要;"从'用教材教'走向'用教材学'"的实践策略是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建构适合的阅读图式、适宜的写作范式和适意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2.
生命化教育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的选文注重生命化元素的内容。这些元素是循序渐进、相辅相成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生命元素,让学生学会欣赏生命、理解生命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样,才能为学生的生命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13.
顾莹 《江苏教育》2014,(9):14-15
<正>一线的语文教师都有这样强烈的体会:学生特别喜欢由教师自主命题的"小作文",而对于教材中安排的被称之为"大作文"的习作内容,学生的表现则差强人意。为什么教材中的习作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没有赢得儿童的欢心呢?笔者认为最根本原因就是教材与儿童当下的即时性生活缺乏必要的关联。教者只把眼光盯在教材上,而对儿童鲜活的生活状态熟视无睹。因此,要提升教材习作在儿童世界中的魅力,就必须将教材与儿童的生活水乳交融。一、阅读生活:让教材习作更适合教学苏教版教材的编排不是主题单元,如果按部就班地教学常常会使读写分离。于是在教学中,笔者打破教材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整个社会越来越关注生命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也应当依托教材,从人的情感、生命力、价值观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这四个方面开展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5.
孙茂平 《文教资料》2010,(14):63-64
语文教学应渗透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珍惜生命。具体可从深入挖掘教材,渗透生命教育;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生命教育;创设生活情境,领悟生命价值;拓宽知识领域,增强生命意识着手,切实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材资源是小学教育阶段最重要的教科书之一,它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学发挥指向标的作用,创造意想不到的语文教学价值。而且不断地优化、扩展语文教材资源,不但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潜在价值,引领学生积极探索,扩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主要研究小学语文教材资源的拓展优化渠道,希望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教材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的供学生学习语文的文本。教师以教材为媒介,促成儿童和外部世界的沟通,唤起儿童心灵世界的觉醒。当《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规定为课程目标之时,对语文课程及其语文教材的功能和价值都应给予重新认识。把如今的语文教材视为"文选型"课本,那是用老眼光看新教材。语文教材绝非纯粹的阅读教材,或者说教材中选编的30篇左右的课文,不仅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凭借,更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凭借(阅读能力和习惯包含其中)。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组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事例,分析小学语文教材里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把生命教育贯穿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以促使同学们去珍爱与善待生命,提升每个同学的生命品质,经实践证明此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早在民国时期的国文老课本上就明确提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对生命敏感,对任何生命都具有悲悯之心,但以往语文学科教学却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或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生命意识的培养、生命价值的树立。在语文教学越来越追求动态生成,对教材进行多元化解读的今天,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更应提倡师生对生活的切身体验,对生命的敏感和尊重,生命意识应该成为语文个性教学的应有追求和目标。  相似文献   

20.
肖业旭 《生活教育》2014,(8):112-112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和感悟,提出语文教学要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