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刘藏之  朱子 《垂钓》2011,(1):67-69
识鱼、知鱼是一个合格钓鱼人的基本素质;但作为一个优秀的钓鱼人,仅仅识鱼、知鱼恐怕是不够的,还要学会爱鱼。所谓“知鱼”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充分了解鱼类的生活习性,以更好地享受钓鱼之乐;  相似文献   

2.
聊聊虾粉     
徐刚 《垂钓》2008,8(4):58-59
虾粉作为腥味添加剂,几乎是每个钓鱼人的必备之物。尤其是在低温鱼不爱开口时,往饵里加点虾粉常会打破不上鱼的僵局。为什么虾粉会起到如此好的作用呢?怎样用才最有效果呢?  相似文献   

3.
《中国钓鱼》2005,(10):4-4
一鱼种 重量 钓者 时间 地点 一鲤鱼 15.30千克 陈海欣 之005.5.11 福建 一鱼即鱼 2.05千克 罗爱田 2005.7.15 广东 1 9.00千克 卜永平 2005.5.25 四川 一青鱼 29.0Q千克 王永军 2005.8.4 安徽 一级鱼 7.lq千克’ 杜昌恩 2005.5.3 福建 一编鱼 34.80千克 张矫 2005.6.27 云南 1 4.00千克 彭江桃 2005.5.13 四川 …黑鱼 ,4.00千克 李新年 2005.5.15 河南 一鱿鱼 2.50千克 宋瑞钮 2005.6.18 河南 一,鱼 」7.60千克 ·张宏玉 2005.7.25 陕西2005年百合鱼饵杯淡水鱼“十大钓手”通讯赛排行榜~~…  相似文献   

4.
黔、桂、湘、鄂四省(区)一带的侗族地区,依山傍水,江水、河水、溪水瀑瀑,一片片、一层层稻田水流畅通。自古以来,侗家人不仅有爱鱼养鱼吃鱼的传统,而巳也喜欢钓鱼。谈起钓鱼,自有不少乐趣。在侗乡,家家都在宅旁或寨边田里开有一口小塘,专养逗人喜爱的鱼,如鲤鱼、鲫鱼、蛇鱼(七星鱼)、草鱼、鳝鱼等。为啥侗家人这么喜欢鱼呢?相传,原侗族祖先住在海边靠鱼谋生,永不忘鱼的养育之恩,对鱼神十分崇敬,因而祖祖辈辈爱鱼养鱼,沿传至今。侗族地区属于低热河谷季风气候,适宜鱼类繁殖生长。除家庭放养外,江里、河里、溪里以及山塘…  相似文献   

5.
嗜鱼症     
胡爽 《钓鱼》2010,(9):58-58
俗话说,喝酒不吃菜,各人心里爱。这里的爱,可能因各人性格、脾气或思维理念不同而决定。 爱,就是喜欢。 有人问我喜欢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第一是钓鱼,第二是钓鱼,第三还是钓鱼。喜欢即爱好,我对钓鱼的爱好,不是一般的爱好,现已升级为嗜好;所以说,我患了“嗜鱼症”。但这嗜鱼又绝不单是为吃鱼而言。  相似文献   

6.
江南水乡,溪河纵横,到处都有厚唇鱼。闽西境内的汀江水域也盛产此鱼,是钓鱼爱好者垂钓的重要鱼种之一。厚唇鱼(当地人叫“石弯”或“石斑”)是一种漂亮的小型溪鱼,爱清洁,喜群居。这种色长不大,最大个体也不过250克左右。厚唇鱼吃钩后漂上反应几乎一律点动一下便?..  相似文献   

7.
豌豆酱鱼     
我爱钓鱼,也爱吃鱼。每逢满载而归之后,总要马不停蹄地忙碌一番,弄道鱼菜,豌豆酱鱼即是我家颇受欢迎的菜肴之一。 从所钓之鱼当中选几条150克以上的鲫鱼或250克以上的鳊鱼,除去其鳞、内脏和鱼鳃,冲洗干净后,沿鱼腹两侧斜着划上几道口子,用精盐少许稍腌一下。然后将鱼放入热油锅中翻煎,待熟后起锅放入盘中。 将事先准备好的豌豆酱(以此为主),生姜、蒜末、红辣椒丁、食醋等,用油炒之,加少许  相似文献   

8.
职业学校“仁”文化教育的内容很丰富,笔者根据仁爱的指向对象不同,将职业学校“仁”文化教育内容分为三个方面:自我之爱、他人之爱和自然之爱。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钓鱼人,一日偶读原人《动物三偶像》一文,对其“鱼为智者”的提法颇有同感。进而想到“智者爱水”,又想到了“大智若愚”。看看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禁对“鱼”与“愚”另有所悟。窃以为:二者可通也。乃把“大智若愚”作大智若“鱼”解。  相似文献   

10.
郑少华 《钓鱼》2011,(17):32-32
鲤鱼,笔者当地称之为“拐子”,意为聪明狡猾之鱼,也是难钓之鱼,笔者对越是难钓之鱼越有兴趣。针对鲤鱼习性、食性不断探索,不断提高钓技,.结合自己近年来的实战经验,将夏季钓鲤心得与钓友分辜。  相似文献   

11.
老李是个“中毒”很深的钓鱼迷,一听有鱼钓就精神焕发,神采飞扬。他经常和钓友们一起侃鱼经,语言幽默而风趣,很招大家喜欢。但他有一个缺点,就是爱吹,往往谎报鱼情:有一次,老龚因头天有事,未和老李、老王一起去钓鱼,第二天老龚一大早就去找老李、老王询问头天的战况,老李告之:“每人钓了七八斤,其中有条鲫鱼足足有一斤。”事后老王校正:“钓了七八斤没错,  相似文献   

12.
钓鱼人都知道,垂钓要打诱饵,有的地方叫做窝。打诱饵的目的不外两个,一是把鱼引到窝里来,二是把鱼留住。鱼的食性略有差异,常钓的鱼当中,鲫鱼、鳊鱼爱甜香,鲤鱼爱腥香,草鱼偏酒香。香是各种鱼共同的喜好。据古籍《说苑》记载,吕望(即姜太公)七十岁在渭水边钓鱼的时候,三天三夜没有鱼来吃食,火冒三丈,把身上的衣服扒光,帽子摘掉,仍无济于事。岸上有个农人对他说,你继续钓,但必须“细其纶,芳其饵,徐徐而投,无令鱼骇”。吕望听他的话照着做,结果“初下得鲋,次得鲤”。鲋,就是鲫鱼,鲫鱼鲤鱼都上钩了!所以“芳其饵”,保证饵料的香味是垂钓上鱼的…  相似文献   

13.
就大连地区而言,临黄渤两海,其鱼种不少,但又不是每个钓鱼人所能钓全的,而其他海区的一些“业余”钓手所能垂钓的鱼同样是有限的,这一点是一致的。每一种鱼,都有其独特的习性,这自然便决定了其觅食的方式、活动的水层和栖息海底地貌的不同。因此,你想钓到何种目标鱼,就应当让你的主观随着目标鱼的习性而改变,并依此带上其喜食之饵,去其爱栖息的场所垂钓,通常都会有收获。下面,我想就南北大致共有的鱼种,比如黑鲷、鲈鱼和鲉鱼来谈谈看法,以期供钓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于文福 《中国钓鱼》2006,(11):20-21
海钓中面对鱼不爱咬钩的困境,有时是一阵时间就打发过去了,有的却是一整天都使钓鱼人处在一无所获的烦恼之中……此时,一个有理智的垂纶者,绝不会拿香烟的吞云吐雾去消磨时光,也不会干脆打道回府毅然“罢钓”,而是想方设法把鱼不爱咬钩的绳扣解开,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打开局面,扭转逆境。  相似文献   

15.
我爱野钓。野钓可以尽享大自然给予的“独钓一江水”的乐趣,还可以提高随季节水情变化选择最佳钓点的兴趣。尽管野钓收获不一定可观,但其乐趣远不是在鱼塘边面对肥硕呆傻之鱼可以相比的。在野钓的经历中,我觉得从农历“小满”至“秋分”近一百三十天的“草边擦底钓”是野钓当中的黄金季节。那“碧水蓝天青山静,绿水潺潺白云泽”的意境,那“银河之水来天际,绿草如茵稻花香”的氛围,真令人流连忘返、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6.
朱剑飞 《钓鱼》2012,(8):37-37
小虹桥是本地的一座小桥,桥下一条长河,活水。提到小虹桥,在钓鱼人眼里就是这段长河。但是这一段长河的鱼情非常特殊,每年只有那么几个月好钓,别的时候,对不起,请当“空军”,令广大钓友又爱又十艮,爱的是桥下这段河里的鱼味道鲜美大又肥,十艮的是这鱼实在难钓,令人捉摸不透。我在小虹桥一带奋战已经有4年多了,  相似文献   

17.
糍粑鱼     
古清生 《垂钓》2007,7(9):62-63
逃离鲜美,如同躲避崇高,糍粑鱼的小市民精神或情调展现得最为充分。或者说,这是世俗的特征,寻找与把握随缘而获的味觉创新,长留于心底,如无波之水,静静地遥想天外,云彩或烈日。我想说,糍粑鱼告诉我,包括所有的爱,都集结在味觉港口。[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脱钩之鱼不拢窝,那是其亲历惊险不敢重蹈覆辙之故,但为何别的鱼也跟着难聚窝了呢?有专家解释是鱼有侧线感知及“惊液”告警的避险本能。然而,湖北刘定龙钓友通过试验后认为“惊液并不惊鱼”,对此,我持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9.
桂林山水甲天下,广西无处不桂林。独特而神奇的喀斯特地形地貌,造就了八桂大地的绮丽。而桂北的猫儿山、大苗山、九万山和漓江、资江、融江、柳江、剑江、贝江等山水的秀美则构成了风景这边独好的靓丽。就是这片山美水美的田畴山弄,世代居住着人更美的苗、瑶、侗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同胞。“上山而猎,下水则渔”的生活养成了他们豪爽热情和勇敢聪慧的品格。苗民喜鱼,瑶人爱鱼,侗不离鱼,均表现其对鱼的情有独钟。除江河湖泊的野生鱼外,他们还修渠挖塘建水库,放养鱼苗。红鲤、青鲩、白鲢、黄鲇、乌鳢、花鳝、鳊鲂、泰国鲮、孟加拉鱼等,可谓应有尽有,产量颇高。钓鱼为其最喜爱的体育休闲活动。而食鱼则是健康长寿之道。可以说,平日生活中离不开鱼,而逢年过节,吉日良辰更是必定有鱼。新禾节筵尝鱼鲜  相似文献   

20.
郑少华 《钓鱼》2010,(16):38-38
鲤鱼,我们当地称之为“拐子”,喻为聪明,是狡猾之鱼也是难钓之鱼,我对越是难钓之鱼越有兴趣。针对鲤鱼习性、食性不断探索,不断提高钓技,结合自己近年来的实战经验,将夏季钓鲤心得与钓友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