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歌唱的心理是其生理特征、艺术环境.声乐技术的熟练性适应性的综合反映。后天所接受的教育(艺术教育、文化教育等)从某种程度上也能反映出歌唱者的心理状态。本文将从能充分体现和发挥声乐技术水平的歌唱心理反映.歌唱内心情感以及歌唱的心理感觉和心理知觉来探讨它对歌唱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洪 《课外阅读》2011,(9):239-240
声乐艺术作为一门用人声表达情感的音乐形式,是运用呼吸、共鸣、发声器官与在良好的心理状态调控下对声乐作品准确表达等诸多因素共同协调、配合而成的完整的艺术体系。歌唱不单纯是生理机能的运动,而是演唱者生理与心理相配合,协调运动的过程。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挖掘声乐演唱者的潜能,使身心达到高度统一,在演唱过程中发挥出自己最佳的演唱水平。而不良的心理则会对声乐演唱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心理状态的稳定性在声乐演唱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声乐歌唱艺术是人类的一种高级心理活动,因此在声乐教学中,要适当安排培养良好歌唱心理状态的课程;另外声乐的学习大部分还是课后练习,平时注意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便能逐渐形成。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应从平时练习做起,从个人单独练习做起。  相似文献   

4.
歌唱心理对歌唱艺术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在声乐教学中,舞台演唱和声乐比赛时,良好的心理状态对获得最佳的歌唱状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声乐艺术是一门以人声为主的音乐艺术,声乐是一种极为复杂的认知过程,它是指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声乐艺术的表现手段包括声音、感情和动作,其中我们常见的声乐指的是美声唱法。心理状态的调节对歌唱的效果好坏起着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只有心理调控能力好,歌唱技巧掌握得好,才能在歌唱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因此加强对声乐教学理论的探讨,充分发挥心理调控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提高声乐教学效果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主要论述了声乐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以及如何提高学生演唱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6.
声乐艺术活动是以发声为基础的,而准确的发声依赖于准确地把握其心理感知。对声乐发声影响较大的心理感知形式主要有听觉、肌体觉以及心理错觉等。由于听觉、肌体觉具有模糊性的特点,所以正确声乐发声更多地依靠声乐实践的积累,同时也需要借助一些外部的因素。在从事声乐艺术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相应的心理学知识,准确地把握发声的心理感知,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声乐教学中,心理因素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教师须重视学生歌唱时的思维活动和心理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情绪,不断超越自我,培养学生积极自信的心理状态和丰富的想象力,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为准确、规范、完美地表现声乐艺术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近些年的声乐学习和实践中,通过自身理论和经验的积累越来越明确地意识到,如何把握和处理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成为声乐学习的重要环节。认识心理作用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注重歌唱心理的训练和培养,有助于每个声乐学习者更从容地抒发情感,使之在平时学习和舞台演出中始终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9.
声乐是一门由人类情感思维衍生出来的综合性艺术,是通过各种声学技巧结合而成的产物.一首声乐歌曲的好坏,是通过演唱者自身发出的音质,经过多方面协调合作完成的.而在完成的过程中,只有演唱者自身心理的控制和调节能力达到较好的状态,才能在演唱中充分把掌握的技术发挥出来.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在歌唱过程中的心理控制及调节能力便非常重要.在声乐教学中要把对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和声乐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让歌者在歌唱表演中能够更好地发挥歌唱水平,完成声乐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特定的心理状态、特定的情感心理发出特定的声音。同样,特定的声音体现特定的心理状态和特定的情感心理。声乐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情感心理过程,其中既有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先前思考心态,又有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思考;既有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交流,又有通过歌唱艺术实践的审美活动。情感是声乐教学中的核心,它在声乐教学中充分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田丁 《西江大学学报》2001,22(4):114-116
声乐教学训练声音技巧,掌握基本发声方法,培养好音乐表现能力等都很重要,但更应该注重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这对完成好课堂教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让良好的心理状态应用到发声训练中去,让学生的注意力能合理地集中和分配,正确运用好声乐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歌唱情绪,从而更好地完成声乐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2.
王俏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7):60-61,75
学过声乐的人都有这样的一个共同的体会与认识:声乐艺术是音乐学习中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声乐实践中,心理问题、健康状况、情绪状态、需求层次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歌唱者的声音。实践证明,声乐是一种非常高级的心理和生理的活动,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掌握好发音技巧,才能在歌唱中充分发挥到歌唱水平,从而更好地完成声乐艺术创造。在课程教学内容的实施方面,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声乐理论修养,声乐技能训练、声乐审美鉴赏与声乐演唱实践四个方面相结合。努力为社会培养优秀歌唱演员。  相似文献   

13.
声乐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在声乐训练及表演过程中,存在着众多对立的矛盾关系,包括生理、心理和情感等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分析法,来指导声乐表演,使相互对立甚至矛盾的关系得到有序协调、均衡利用,从而确保声乐表演得到统一、稳定、和谐的身、心、声、情的整体状态.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心理调节下进行的。所以心理调节和控制能力,即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声乐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在声乐技巧的掌握、激发情绪方面进行心理调控,使学生不仅掌握声乐艺术,还要完美地去表现声乐艺术,达到教学的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姜辉 《文教资料》2007,(19):175-177
歌唱艺术不仅是一门在舞台上展示个人歌唱技术、技艺的表演艺术,同时也是通过演唱者自身的“乐器”对歌曲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歌唱就是歌唱者在一定心理活动的调控下,使用自身“乐器”的过程。但是在声乐教学中,人们往往比较重视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和培养,而容易忽视歌唱心理对教学和演唱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本文着重研究歌唱心理培养在声乐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歌唱的心理状态,并探索声乐教学中歌唱心理素质的培养,以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是艺术性与技术性的高度统一。现如今的声乐艺术教育不仅注重在声乐技能的训练上,现在还更加重视心理学与演唱的相互结合。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演唱者的心理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演唱者的舞台实践结果。为了能够使演唱者对技法和情感的充分发挥,演唱者必须学会控制和调整歌唱状态,通过正确、全面地调动和支配自身的各种器官,把它作为一种"乐器"来完成全身的整体的歌唱,达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协调一致,才会对歌唱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从心理学在声乐中的合理运用角度出发,从心理活动对歌唱的影响、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心理素质在歌唱中的调节三大方面展开,进行系统,科学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声乐演唱本身具有一定的审美特征,音乐审美心理活动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每个要素都与声乐演唱的艺术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声乐演唱过程中,通过有意识的对演唱者的审美心理进行调控,可以使声乐表演更具有艺术感染力,更具有艺术美感,也更能推动声乐演唱者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8.
声乐艺术是一种集美学、文学、生理学、声学等不同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声乐艺术表演是最为古老的艺术形式,有着大众性、欣赏性的特征,能调动欣赏者的心灵共鸣,展现出艺术美。在声乐艺术实践中涉及到声音技巧、声乐表声乐艺术两种,使得声乐表演者能发挥到极佳的水平,达到很好地表现效果。本文就对声乐艺术实践中表演技巧艺术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为声乐艺术的实践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高职声乐教学中心理素质对歌唱的作用和影响的研究,论述了教师应该如何在高职教学中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以使学生尽可能正确、规范、完善地去表现艺术。  相似文献   

20.
王振宇 《文教资料》2011,(21):91-92
在声乐艺术学习中,歌者具有良好的心理与美感意识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增强歌者学习声乐的信心和表演的欲望;而美感意识对于声乐艺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不同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会直接影响歌者的演唱风格,从而收到不同的演出效果。良好的心理素质会使歌者的个人美感意识得到更完善的表现,而歌者丰富的美感意识又会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