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者按:韩军老师认为,母语学习要"举三反一"而非"举一反三".如今许多家常误和公开课却是"举一反三"甚至"举一反十"一首七言绝句28个字得品味一小时;一篇几百字的散文两节课讲不完,下课了还在匆忙总结主题、布置作业.课堂上最忙的人,一定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说,连珠炮一样地问,一次又一次地俯身打开一个又一个课件(制作匆忙,不免出理错字病句)……教师素得满头大汙,学生却在开小差.  相似文献   

2.
<正>举一反三,原本是数理化等理科课程的学习之路:课本"举一"于前,学生"反三"于后。通过一个例题,学会解同类习题。但是,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语文教师也热衷于"举一反三":以一篇课文作范例"举一",不厌其"深""细""透",繁琐解析,斟字酌句,以图学生循例"反三",会读、会写同类文章。结果一学期只学约30篇,六年小学也只学约720篇课文。试图通过720篇范例,让学生会读、会写远远超过720篇的文章,是杯水车薪、缘木求鱼。学语文,本是"举三反一",讲究积累,大量读书,整体感悟:数量在先,从量变到质变。只有积累于前,才会点滴模仿反刍于后。无"举三",则无"反一",更别说"反三"了。这是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3.
举一反三出于《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但韩军先生认为,语言(言语)的学习规律,并非举一反三,恰恰是举三反一。人类语言的学习,是在巨大数量的语言(言语)的  相似文献   

4.
"五四"前传统语文教育的总思路是"举三反一","五四"后现代语文教育的"总思路"却是"举一反三".举一反三,讲究惟学课本,以少胜多,分析解剖,效果少慢差费.学语文,本是"举三反一".读书、积累多多益善;数量在先,量变而质变.积累于前,才会点滴模仿反刍于后.  相似文献   

5.
<正>举一反三一般是指教师"举一"之后学生很快就能"反三",这其实是一种美好的设想罢了。虽然举一反三的情况经常发生,但"举一"不"反三"却是教学常态。语文阅读教学尤为如此。对待阅读问题,教师要有"举三反一"的思想准备,从不同角度给予学生启发,如果能够顺利获得"举三反一"的教学效果,这无疑也是一种教学策略的胜利。一、拓展问题外延,展示教学宽度"举"是因,"反"是果。不管是"举一反三"还是"举三反  相似文献   

6.
<正>课文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材料和主要凭借。语文教学应当老老实实地引导学生解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学习语文。游离课文,游离课文整体的语言表达,势必将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科技常识课、泛文化课。韩军老师的《背影》教学,正是泛文化课的典型。且在各地七讲《背影》,影响不小。分析其失误,可以帮助人们端正语文教学思想,促进语文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一、游离课文的语言表达,何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韩军老师把《背影》的主题解释为"喟叹生命"。然而这一主题却不是从课文中读出来的。让我们来看一看"喟叹生命"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相似文献   

7.
举一反三,原本是数理化等理科课程的学习之路:课本"举一"于前,学生"反三"于后。通过一个例题,学会解同类习题。但是,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语文教师也热衷于"举一反三":以一篇课文作范例"举一",不厌其"深""细""透",繁琐解析,斟字酌句,以图学生循例"反三",会读、会写同类文章。结果一学期只学约30篇,六年小学也只学约720篇课文。试图通过720篇范例,让学生会读、会写远远超过720篇的文章,是杯水车薪、缘木求鱼。学语文,本是"举三反一",讲究积累,大量读书,整体感悟:数量在先,从量变到质变。只有积累于前,才会点滴模仿反刍于后。无"举三",则无"反一",更别说"反三"了。这是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8.
韩军是当前语文教育界的一位风云人物。他的"新语文教育"有六大理念:真实自由;举三反一;美读吟诵;重文写白;文字素养;化意为字。下面笔者从两个方面谈谈新语文教育在实践中的课堂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10月李华平教授在《语文教学通讯》发表了《迷失在学科丛林的语文课——兼评特级教师韩军〈背影〉教学课例》,接着,韩军老师在同一刊物上发表《〈背影〉课七说》予以回应。此事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一线教师看韩军老师上课,心潮澎湃;读李教授文章,字字在理。剩下许多困惑,谁对谁错,何去何从?仔细看这两篇文章,我们发现:李教授的评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学中每一篇课文是一个例子。语文教学中一篇篇课文教完了,目的又是为什么呢?例子的作用是什么?语文不也正是通过一篇篇课文例子的教学,让学生的思想、情感受到熏陶,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并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吗?简单地说就通过例子的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平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的发展。语文的课例作用也在于举一反三,举三反一,良性循环。那么,如何以课文为例子,找准突破口,引导学生学用语文呢?  相似文献   

11.
<正>一2015年发生的韩军老师与李华平老师的这场论争,对于认识语文教育教学,对于端正语文教育思想,无论是哪个角度来看,都是必要和及时的,也是意义深远的。李华平教授在《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14年第10期上发表的《迷失在学科丛林里的语文课——兼评韩军〈背影〉课例》,对韩军《背影》课进行评析,认为韩军这节课把"生命和死亡意  相似文献   

12.
韩军老师认为,母语学习要“举三反一”,而非“举一反三”。如今许多家常课和公开课却是“举一反三”甚至“举一反十”一首七高绝句28个字得品味一小时;一篇几百字的散文两节课讲不完,下课了还在匆忙总结主题、布置作业。课堂上最忙的人,一定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说,连珠炮一样地问,一次又一次地俯身打开一个又一个课件(制作匆忙,不免出现错字病句)……教师累得满头大汗,学生却开小差。 小学语文课文有那么复杂、深奥,非得入地千尺地“钻探”吗?为何一学期200多个生字都掌握不了?学了6年母语,为何400字的短文也写不顺畅?低耗高效,真的很难吗? 文贵自得,书忌耳传——韩兴娥老师中年级语文教学的探索,或许能给我们一些灵感。欢迎朋友们就此话题发表看法,来稿请寄廖巧燕,信封上注明“争鸣”。邮箱:liaoqiaoyan@126,com。  相似文献   

13.
张伟丽 《语文知识》2016,(21):82-85
韩军的《背影》公开课在语文教育界引发了两年多的论争,它肇始于李华平2014年末发表的《迷失在学科丛林中的语文课——兼评特级教师〈背影〉教学课例》一文,此文认为韩军的《背影》教学解读实乃盲目求新、哗众取宠的误读,教师不能拿基于个人生活感悟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1]。随后有数篇论文相继发表,支持此文观点。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强调"举一反三",有人指出这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是导致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最主要原因。而事实上"举一反三"和"举三反一"是语文教学的两条腿,但目前语文教学"举三反一"比较薄弱,需要走回归路。从"举一反三"与"举三反一"关系认识和语文教学"举三反一"的重要性出发,本文探讨了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两者并举来解决语文教学的偏差。  相似文献   

15.
韩军是当前语文教育界的一位风云人物。他的“新语文教育”有六大理念:真实自由;举三反一;美读吟诵;重文写白;文字素养;化意为字。下面笔者从两个方面谈谈新语文教育在实践中的课堂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翟娓 《语文知识》2016,(21):86-87
2012年,新语文教学代表人——北京的韩军老师在"全国第四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上上了一节《背影》的研讨课。之后,围绕韩军《背影》教学的视频、实录、解说等资源,国内语文界先后开展了多轮大讨论。其中以四川师大李华平为代表的多位教授发表了一些批评文章。其实,当年韩军的《背影》教学实是教学实验,是非典型的教学课例。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具有多种功能,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在文本解读中教师必须以正确的语文教育价值为导向。韩军老师对《背影》"生与死"的解读不可谓不新,但从语文教育价值取向上看,尚有缺失。  相似文献   

18.
举一反三,强调精读的重要性,重视方法和能力的迁移运用,希望凭借教材,练就阅读与写作的熟练技能,对现代语文教育(特别是阅读教学)影响很大。与它相对应的“举三反一”,则强调博览,重视厚积薄发,“操千曲而后晓音”,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正越来越受到重视。那么,如何从批判走向建设,实现语文教学从“举一反三”到“举三反一”的策略转变呢?  相似文献   

19.
《安塞腰鼓》是一篇富有特色的课文,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对小学生来说理解、体会有一定的难度。这样的课文如何来教?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湖北省特级董琼为我们演绎了一堂精彩的"散发着黄土高原气息"、"语文味很浓"的课,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语文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小语会顾问、本刊编委杨再隋教授对该课作了精要的评析,为此,本刊特以较大篇幅刊载,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举一反三一般是指教师“举一”之后学生很快就能“反三”,这其实是一种美好的设想罢了。虽然举一反三的情况经常发生,但“举一”不“反三”却是教学常态。语文阅读教学尤为如此。对待阅读问题,教师要有“举三反一”的思想准备,从不同角度给予学生启发,如果能够顺利获得“举三反一”的教学效果,这无疑也是一种教学策略的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