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讽刺与幽默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体。其表现形式是形象的,蕴涵的内容是抽象的。在幽默与讽刺中,形象的与抽象的、文学的与逻辑的,常常融为一体,一些逻辑形式或逻辑要求,往往构成幽默与讽刺的基本框架或基本线索。一、幽默:“反对吃大锅饭”一对刚结婚的青年夫妇走在回家的路上。女:回去对你妈说,明天我们分开过。  相似文献   

2.
韩羽 《采.写.编》2013,(4):66-66,F0003
方成前辈是漫画大家,笔头千钧,深刻入骨,幽默诙谐。风发泉涌。漫画是讽刺艺术,讽刺离不开幽默,以枪弹为喻,讽刺是弹头,幽默就是蛋壳里的火药的质量与数量。方成以创作实践之经验,梳理阐释各种道理,比如对“幽默”的论说不仅深入浅出,往往更个性化、形象化。  相似文献   

3.
幽默策点     
讽刺幽默歪打正着阿福在小学任教,长得人高马大威风凛凛,只是一紧张讲话就会口吃。一次监考,他发现有一个同学在作弊,他气急败坏地指着作弊学生吼道:"你……你……你……你……你……你……你……你……你竟敢作弊,给我站起来!!"语毕,9个学生站了起来。  相似文献   

4.
在谈论杂文写作的时候,不能不谈杂文的幽默。 虽然幽默对于杂文来说,并不是一个必备的因素。但由于受到三十年代杂文的影响,现当代的杂文,总是和幽默联系在一起。这有点儿像人们对漫画的认识,以为漫画总是具有讽刺功能抑或以讽刺见长的。如果列出一个公式,就是“讽刺 幽默”。大多数的人都认为,一篇好的杂文,总应该是具有幽默感的。幽默感,也可以说是杂文的一种艺术性。 什么是幽默?幽默是这样一种艺术手法:它以轻松、戏谑但又含有深意的笑为其主要审美特征,表现为意识  相似文献   

5.
在这里,我们选登6幅第三世界报刊的进步漫画,有的是讽刺本国执政者和资本家的,有的则是讽刺帝国主义和国际垄断财团的……这些漫画主题鲜明、构思幽默,绘画技巧也比较熟练,特别要指出的是,这些爱憎分明的政治漫画,反映了亚非拉各国人民要求民主、自由和生存权利,争取国家民族独立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国各家报刊都经常选登一些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新闻漫画;有的地方还创办了专门刊登漫画的报纸和刊物,选登国内国际的新闻漫画精品;更可喜的是,新闻漫画已进入了电视,成了电视新闻的一个新品种,它以丰富的色彩和能大能小的特写镜头更吸引观众,使报纸漫画显得逊色。当然,担负讽刺与幽默任务的绝不仅限于新闻漫画,小品文之类,幽默新闻摄影也应成为其中的一种。但是,幽默新闻摄影在我国还不多见,至今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在我国需要不需要幽默新闻摄影呢?幽默新闻摄影需要从新闻漫画中得到什么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呢?发展  相似文献   

7.
不由你不笑     
有的幽默,使你笑过就忘记,有的幽默,对人的精神产生悠远的影响,它们都制造快乐。  相似文献   

8.
不由你不笑     
有的幽默,使你笑过就忘记;有的幽默,对人的精神产生悠远的影响;它们都制造快乐。  相似文献   

9.
不由你不笑     
小蔡 《出版参考》2005,(2):15-15
有的幽默,使你笑过就忘记;有的幽默,对人的精神产生悠远的影响;它们都制造快乐  相似文献   

10.
谭健 《军事记者》2006,(12):29-30
其三,幽默讽刺具有一种自我保护功能。明代学人郭子章写过一本《谐语》的书,对幽默讽刺的特点和功能进行了总结,序言有两段话值得一读,不妨节引如下:“顾谐有二:有无益于理乱,无关于名教,而御人口给者,班生所谓口谐倡辩是也;有批龙鳞于谈笑,息蜗争于倾刻,而悟主解纷者,太史公所谓谈言微中也。”“一语讥笑,因而贾罪……身之不能卫,而皇恤其他,则无戏言可也。”从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幽默讽刺在它的运作过程中能形成一种外壳伪装,即自我保护功能,批龙鳞要在谈笑中,不可赤言裸语,直来直去,否则就会招罪。而幽默讽刺这种外壳伪装、自我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一部喜剧作品的喜剧性从构成作品的诸多元素中体现出来,其中人物的台辞起着重要的作用。喜剧台辞的艺术功能多种多样,我们感受较多的是讽刺与幽默。喜剧台辞所具有的讽刺与幽默,有时各行其道;有时也相互交融。它们有时也内含夸张的成份。在我看过的喜剧作品中,发挥台辞的讽刺艺术功能并能达到上乘艺术境界的,当首推俄国著名讽刺喜剧《钦差大臣》。有一种是剧中人借题发挥,讽刺周围对象的。戏  相似文献   

12.
熊立 《声屏世界》2010,(10):43-44
七年前,电影版《手机》以其幽默讽刺让人记忆犹存,七年后长达36集的电视连续剧《手机》又一次响起,在幽默、讽刺的特色中,以宏大的视野反映了在工业化时代和现代文明社会中.人们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转变.由此引发了生存困境——物欲横流、道德滑坡、信任危机、精神家园的丧失。  相似文献   

13.
漫画以谐趣和讽刺为美特色。因此,以性质米分,大体有三类:一类是滑稽性的,一类是幽默性的,也就是较为含蓄的滑稽,还有一类是讽刺性的。按内容分,可分为:(1)滑稽画──这种漫画是娱乐性的,以逗笑为目的。……(2)幽默画──这种画虽然目的在于逗笑,但含意隽永,多少带点温情的气息,不仅使人偷税,有的也会第入教最。这种画常是更多地依靠想象和对党,十分专0、目的也反映出较深的社会生活和思想的内容。(3)歌颂漫画——一以幽默手法表现值控赞美和歌颂的入和事,吕明确的谕损现象。门)风情漫画——以四警手法叵取社会生活中…  相似文献   

14.
正邵洵美与《论语》半月刊邵洵美1932年在他的时代图书公司出版了幽默杂志《论语》半月刊。1936年,当时的主编陶亢德离开《论语》,转去帮林语堂编辑《宇宙风》,他便亲自接手主编《论语》。因不断有读者来信求答"什么是幽默",他就一再在编辑随笔里解释,如:"讽刺、幽默与滑稽""幽默与低级趣味""幽默与无聊的笑话""幽默与长寿""领袖与幽默""英国幽默、美国幽默与中国幽默"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查1997年日记,12月1日:"北京。上午10时到人民日报社,见李辉及《讽刺与幽默》编辑夏某,谈《老漫画》设想。中午与姜德明先生一起吃饭,饭后去他家小坐,看他的藏书,其中有二三十年代的漫画书。下午同冯雷去范用先生  相似文献   

16.
谭健 《军事记者》2006,(11):20-21
在杂文文体的诸种特征中、若以阕读经验来论说,最易感受到的恐怕当数幽默与讽刺。但是,如果我们想要寻根究底的话,它又最为赜隐,最难梳理。这里为了避免骼于“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我把它限定在一般的理论描述中。幽默二字,来自英文Humour,中文里原本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现在译为幽默是一种音译(也有意译的成份),这是被称为幽默大师的林语堂先生的创见。由此约定俗成,沿用至今。考其Humour的原意,乃有“会心的微笑”,“只可意会的诙谐”谑而不虐”等内容。《牛津英语词典》为它下的定义是:“行为、谈吐、文章中足以使人逗乐、发笑或消遣的特点;欣赏和表达这些特点的能力。”由此可见它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要有趣味,二是要能逗笑,三是只可意会不说破它。这样一来,幽默的逻辑线索就出来了:所谓幽默,首先是要有情趣,要能引人发笑,但又不揭穿,幽然默识即可,开怀大笑便不是幽默了。它表明幽默非常讲究度,只须存乎于心,点到为止,过了度便作它种范畴观。许是都看见了这一点的缘故,尽管关于幽默的定义种种,但最为流行的还是“轻微的讽刺”一说。幽默和讽刺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说它们有联系是说它们都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认识方式,是主体机智的一种特殊外射:说他们有区别是说它们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幽默是带着一种善意会心的微笑来对社会和人生做出审美评价的,而讽刺则多些火药味,它主要借助艺术夸张的笔墨和真实的力量,无情地谴责一切不合理的和反常的社会现象,具有一定的杀伤力和破坏性,但绝不恶意中伤。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他的讽刺,在希望他们改善,并非要捺到水底里。”“如果貌似讽刺的作品,而毫无善意,也毫无热情,只使读者觉得一切世事,一无足取,也一无可为,邪就并非讽刺了,这便是所谓‘冷嘲’”。由此可见,幽默也好,讽刺也罢,都是主体对现实社会的一种人生态度,都是对一切不合理现象的一种臧否方式。为了论述的方便,本文在以下的探索中,将大而化之把它们“模糊”地视为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17.
正话反说     
正话反说也是漫画的创作方法之一。采用的形式多是画面内容与标题相反,相矛盾,用以表达或暗示本意,看了后往往给你一种意外。这种漫画有时明褒实贬或明贬实褒;有时将好说成不好或将不好说成好;有时将是说成非或将非说成是,以取得讽刺、歌颂或幽默的效果。 有一次,一个朋友对我说,他同几个朋友去饭店吃饭,见招牌上写着“大馅饺子”,就决定尝一尝。饺子端上来后,让他们很失望,完全不像招牌上宣传的  相似文献   

18.
卢文炤 《青年记者》2007,(16):11-12
幽默而沉重的讽刺10年前,一台等离子电视机定价10万元,一位家电厂商的负责人在回答记者"谁会买这么贵的等离子电视"时说:"只有傻子才会买,但中国不缺有钱的  相似文献   

19.
微博的特性使其容易接受幽默话语,产生微博空间的“泛幽默化”倾向。本文通过对热门幽默微博的发布者身份、议题内容和传播方式进行分析,发现幽默微博除了以私人糗事进行娱乐消遣之外,也表现出一定的公共参与,包括对政治、社会、教育、环境等问题的迂回讨论,言语往往带有讽刺意味。幽默微博既是对公共空间的一种消解,也是一种变通,为了规避各种风险,在表达自由相对受限的情况下,通过幽默的方式臬诠释社会严肃话题。  相似文献   

20.
(一)概念界定 幽默笑话,是目前报章杂志上常见的一种短小精粹、极受人欢迎的文体。特别是各报的副刊上,经常可见到这类文体的踪影。其实,新闻写作中也常用幽默的手法,有的是将人物的幽默语言或动作展现其中,有的是作者直接运用幽默的笔法去写作,从而使文章活泼耐读,增强了感染力。 本文有意将幽默与笑话合二为一,并把它们当作一种文体来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已有的界定分析比较,找出其内在的联系及其共同的本质特点,以供写作者参考。 要想弄清幽默笑话这一文体的内在联系及本质特点,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幽默。 幽默二字,是我国幽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