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自从2009年3G牌照发放以来,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表现得活力十足,尤其是手机媒体。本文基于对南京市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调查,通过对当下手机媒体的发展、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等情况,并根据手机媒体的特点,分析手机媒体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以及手机媒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兰州市和榆中地区(农村)中学生的抽样调查,从他们的媒介接触、媒介理解与领会、媒介传播三方面来揭示当前中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并对比他们对新媒介的接触和使用等来看“信息沟——知沟”是否存在于城市与农村中学生的媒介素养之中,以及有什么样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4,(9):15-19
近年来手机这个"带着体温的媒体"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地区农民的日用品。本文梳理了我国现阶段手机媒体涉农传播的常见应用形式,分析了当前手机媒体涉农传播存在传播主体缺失、应用形式远离农民生活、媒介技术门槛阻碍农民应用等三方面的问题,从三个方面提出提高手机媒体涉农传播应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作为农村向城市转型的过渡地带,城郊农村的发展应受到关注。本文以对昆明市城郊农村手机媒体使用情况的实地调查数据为依托,力图管见城郊农村受众对手机媒体的认知与使用情况并分析其成因,探究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日本手机媒体发展早,技术先进,内容传播丰富,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本文以日本手机媒体内容传播中最能体现媒介特性、发展最成熟的手机报、手机小说为研究对象,剖析日本手机作为阅读媒体在内容组织及传播方面的特点,并提出手机媒体内容组织互动性、提供内容能吸引受众多次访问、社会责任性、对象性及内容媒介融合等对我国手机媒体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2005,手机与他媒体谁是待嫁的新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春兰 《传媒》2005,(12):17-18
如今的手机已不再单单是通讯工具,它还担当起了"第五媒体"的重任.尽管曾经有人质疑过"第五媒体"的说法,但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手机的媒体功能越来越凸现出来,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的这些功能将得到更加完美的演绎.伴随着全国第一家手机报的推出,打开了手机进入媒体行列的大门,之后,手机小说、手机电视、手机电影、手机动漫、手机广播等接连不断地出现,手机在不断地寻求和他媒介的结合.它就像一个包罗万象的大口袋,吸纳了传统媒介的众多精华,并正在凭借自身的先进技术优势整合出一个全新的媒介.本文通过对手机和他媒体的联姻所产生的不同的媒介形式进行分析,试图为读者打开通往手机媒体之门.  相似文献   

7.
张珊珊 《新闻世界》2013,(6):160-161
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手机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功效。当然,手机媒体在改变人们生活的现状下,也面临着许多生存瓶颈。本文基于媒介融合的环境,对手机媒体传播信息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向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社交学院针对大学生使用手机习惯开展了一系列调查,调查内容涉及手机使用习惯、使用原因、对手机功能的认知、媒介使用情况、社交习惯等内容,试图从中分析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特点。笔者在该项调查中,着重分析男女大学生在手机社交方面展现出的不同特点,形成性别与手机社交需求相关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手机新媒体媒介素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很多人都拥有手机,尤其是大学生,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普及品。而另一方面,手机不断呈现媒体化的特征,随着相应技术的开发和使用,手机成为不可小觑的媒介力量,影响着媒介生态,更影响着用户的媒介选择。面对手机新媒体,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如何,他们如何看待这一新兴媒体,运用情况如何,又呈现出哪些特点和问题,我们试结合手机新媒体的特点以及媒介素养相关理论来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2014年是中国手机媒体迅猛发展的一年.这一年,手机超越传统PC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4G技术发展迅猛取得初步成效,手机硬件市场的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媒体不断借势手机媒体实现媒介融合和媒介转型的尝试.然而,手机媒体的发展也面临隐私保护、盈利模式等诸多现实问题. 本文通过对2014年手机媒体的发展进行系统回顾,探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2015年的发展进行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1.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普通公众彻底改变了被动接受信息的地位,但也使得公众对媒介的依赖性进一步加强,甚至出现了"手机瘾君子""微博控"等现象。这对传统媒介素养的研究和教育理念都提出了挑战。媒介素养的提升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必须在深刻理解媒介定律的基础之上,加强对新媒介素养研究,促进公众对自媒体的合理使用,营造健康和谐的媒介环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和无线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已经从单一的移动通信终端日渐向即时化、个性化、互动化、大众化的图文并茂、视音频结合的多功能媒介转变。以手机报、手机视频、手机广播、手机杂志、手机搜索、手机定制信息服务等为代表的手机媒体正在快速崛起。作为一种新兴媒介,手机媒体以其独有的媒介特质深刻改变着传统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手机并非第五媒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界定了媒介、媒体的概念,然后对手机与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四大媒体不同之处进行比较,进而批驳了以短信量大和手机上网为由支撑手机为第五媒体的论点。  相似文献   

14.
利用使用与满足理论对我国视障者的媒体使用与满足状况进行检视,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勾勒出我国视障者的媒介接触和使用状况,并对我国不同媒体的无障碍内容供给状况进行考察,发现需求与满足之间存在诸多矛盾,其中媒体的无障碍供给不足是导致需求不能被很好满足的客观原因,包括:电视媒体尚没有提供给视障者影像描述服务;盲文出版种类单一、数量有限、发行渠道单一等因素直接制约了视障者对盲文出版物的使用;网络媒体无障碍建设跟不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媒体对视障者更多的是人际沟通工具,作为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无障碍建设才刚刚起步。与供给不足相对应的是受制于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及媒介素养等的视障者低水平的媒介需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第三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建设,手机从一个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通讯设备,逐渐发展成一个集多种媒介形式于一身的手机媒体。传统互联网上的SNS服务与手机媒体的融合,产生了一种新的媒介交流方式。本文通过对SNS和手机的发展现状的总结分析,指出手机平台上SNS发展的特点和市场前景,同时根据其自身特点研究发现其盈利方式。  相似文献   

16.
邓璇 《青年记者》2012,(8):65-66
从报纸到广播、电视、互联网,媒体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四个时代.在发展中,随着数字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新媒体异军突起,在传统媒体的市场空间中划分着自己的份额.在新媒体中,更是有一股强势力量——手机媒体,正在逐步开辟属于自己的“第五媒体”时代.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无线终端,WAP网络为平台的大众传播媒介.手机媒体的形式较多,早期以短信、彩信、手机报为主.2009年国内3G正式上市以后,手机业务变得更加丰富,手机电视、手机微博、WAP网站等都成了手机媒体的媒介形式.  相似文献   

17.
陈媛媛 《东南传播》2011,(1):116-117
作为新兴媒介的手机给当代高职学生以获取信息、情感交流、娱乐消遣、排解压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手机滥用也带来各种不良信息的侵入、手机综合痘、沉湎于虚拟世界、考试作弊等负面影响.为了培养高职学生的媒介素养,高职工作者应加强对媒介的了解,提高自我媒介素养;提倡对媒体内容的批判和自我反思;提倡媒介接触多元化、媒介信息解读多元化...  相似文献   

18.
"媒体融合"是媒体界近来使用最频繁的关键词之一。顾名思义就是将不同的媒体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媒介。从广义上讲,媒体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等要素的融合,比如说将传统中的报纸、杂志、电台等,与新时期的互联网、手机等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将信息集中处理,将不同形式的产品,通过不同的媒体平台传递给需要的受众群体,满足不同群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对我国当前农村广告媒介尤其是对四川地区农村广告媒介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广告媒介现状,指出媒体业界、教育界、政府部门应协同加强对农村广告媒介的研究和开发,发展适应农村市场的广告媒介,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农业科技传播效率不高,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存在的各自的问题,依托农村地区移动互联网良好的发展形势,提出了一种基于手机媒体的农业科技传播模式。分析了当前环境下农业科技手机传播的可行性,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