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微 《黑河教育》2014,(4):75-75
情境教学法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种新型教育方法,它强调学生要主动体验,激发和吸引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究。笔者从日常的生活经验入手,创设了一系列生动的病例情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小学体育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师需要重视情境教学法在体育课堂中的有效应用,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情灵活创设教学情境辅助课堂教学。本文尝试通过创设任务情境、音乐情境、实物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在学习活动中形成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很多教师非常重视创设情境.因为他们知道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既有经验.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呢?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改的到来,数学课堂上起了新的变化,教师也都积极地用创设情境开展教学,这确实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下面是我对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见解. 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身心,让学生主动关注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所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考虑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那么,如何去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呢?  相似文献   

5.
一节体育课好比演一场戏,教师好比导演,学生好比是演员,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随着导演情境创设发展,学生要扮演各种角色,把学生逐步引入情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发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之中。那么,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  相似文献   

6.
创造学生的自主学习氛围、最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动力的角度,讨论了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各种“乐学”环境的途径,以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愉快中学习,从学习中获得快乐,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学生能力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5,(99):140-141
实现有效教学,要求教师真正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创设的情境着力体现出真实性、问题性、挑战性、开放性、浸润性等,创设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融入情境中。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满足学生求知欲的同时,产生愉悦、喜爱的情感。教师通过恰当的情境创设,能吸引学生以乐意、主动的态度投入到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伺更好地创设教学情境呢?  相似文献   

9.
王学民  巩建英 《教育》2009,(4):56-56
教学是从创设一个个任务情境开始的。所谓创设任务情境,就是通过教师有目的地设置问题,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学习。“任务驱动式小组合作”教学是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是教的主体,体现在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与指导,即帮助学生实现认识过程的转化,从不知到知,并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知识,掌握技能,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应被看成是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而创设问题情境就是这种让学生主动探究的有效手段.什么是创设问题情境呢?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指教师精心设计一定的客观条件,如提供学习材料、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有意识地设疑问、立障碍、布迷局、揭矛盾,从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处于欲求不得,欲言不  相似文献   

11.
《实验版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情境,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创设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所以在课改以来,教师千方百计地为课堂教学创设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谓“无课不情境”。但是随着对课改精神的践行和摸索,很多一线教师提出一些所谓的情境是伪情境,是为了情境而情境,  相似文献   

12.
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操作活动、交流活动、自我反思和评价,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提高学习效率,发展核心素养。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元策略,如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是学生主动开展自主探究活动,课堂教学高效进行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情境创设是指教师通过对学习主体和学习内容的分析,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完整的问题背景,以激发学生自主地学习,主动完成知识意义的构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精心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氛围中获得更有效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地理课堂教学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同时,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师要组织学生主动地学习,为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15.
数学学习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衡量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是一项重要指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创设适当的数学情境,激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在“做数学”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指导学生自学与反思等,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轻松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趣味。因此,笔者认为一堂"鲜活"的课,除了鲜明的教学主线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下,积极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思考并解决数学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要明白学生最需要什么,对什么最感兴趣,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新颖的学习  相似文献   

17.
张帆  耿文珍 《湖南教育》2004,(14):30-30
一、情境创设要到位问题情境是促使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也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措施。因此,教师要从创设问题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习的内驱力。有一位教师上“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时,上课一开始就安排了“师生竞赛”的活动。首先请一个学生在实物投  相似文献   

18.
情境教学是指从教学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引起学生情感体验,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吕叔湘先生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把课教活了。"情境的创设主要就在于教师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主动积极地去探索语文的奥秘。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进行情境设置呢?  相似文献   

19.
我们从当前的系列公开课可发现教师们都在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但某些情境的创设过分花哨、浮躁,表面上学生讨论、交流得"热热闹闹",却没有真正挖掘与所学新知相关的数学问题,停滞了学生的思维,这是没有价值的情境创设.新课标中指出:教学中应当努力创设源于学生生活的现实情境.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创设的情境应当是情"真"境"切"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引导他们通过思考、交流、探索、实践等获得数学的"四基",促使他们主动  相似文献   

20.
正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法,指的教师根据英语学科特点,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遵循语言学科的学习规律,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境教学因素,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话题和交流情境,从而让学生生动地感受"英语"的温度,获得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那小学英语教师如何开展"情境教学"呢?一、创设英语情境,激发学习欲望有效的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更好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