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言论自由,新闻、出版自由是现代民主社会确立的公民的基本自由之一,它对保障公民对政府的监督,保证政府听取民意、凝聚民智,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促进民主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任何一种权力都具有侵略性,新闻出版自由尽管不是权力,但是作为一种积极的、动态的权利,一旦被占有优势的强者肆意行使,就会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形成新闻侵权。当新闻出版自由与人们的其他权利发生冲突时,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是当代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难题。本文从新闻侵权抗辩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分析。新闻侵权与抗辩事由的概念新闻自由对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  相似文献   

2.
社会和新闻事业越发展,媒介的舆论监督功能就越突出,新闻侵权也就越难避免。 新闻侵权发生后,媒介方面应怎样有理、有利地平息纠纷呢? 一、不构成新闻侵权时应积极抗辩,争取免责 只有违法性、过错性和损害事实与侵权行为有因果关系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新闻侵权才能成立;内容失实、评论不当、暴露隐私是新闻侵权的三种类型。如能证明上述各条的不成立,我们便可免于  相似文献   

3.
万珂 《中国广播》2005,(2):31-32
近年我国新闻侵权纠纷层出不穷,媒体在应对新闻侵权诉讼时败诉率偏高,引发了诸多新闻界人士的呼吁,这其中原因与诸多政治法律制度有关。但在我国的新闻侵权法律制度中,抗辩事由单一也是媒体败诉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那么,什么是新闻侵权的抗辩事由?我国新闻侵权法律中规定了哪些抗辩事由?为什么说抗辩事由单一是造成媒体败诉的一个重要原因呢?  相似文献   

4.
黄森榕  杨伟 《新闻前哨》2005,(11):71-72
新闻侵权通常指新闻报道侵犯名誉权。侵权法上的抗辩,指被告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提出使自己免责或减责的事实与理由。具体到新闻侵权,抗辩事由成立,新闻不构成侵权;抗辩事由不成立,则构成侵权。研究新闻侵权中的抗辩事由,实质上是为新闻是否侵权划定界线,因而在理论与司法实践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新闻自由及在网络社会中新闻自由重要性的分析,对新闻自由与隐私权、著作权的比较,得出新闻自由必须在法治的环境下构建,只有如此,才能还新闻以真实的自由,也才不至于造成新闻侵权,造成社会公众误解。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阐述新闻记者的采访权和受访者的隐私权的基本内涵,总结了新闻采访中侵犯公民隐私权的基本情形和抗辩事由,并提出了关于新闻采访中规避发生隐私侵权事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抗辩事由即在民事侵权诉讼中被告免责或减轻责任的事实和理由。在新闻侵权诉讼中,真实抗辩原则、公正评论原则及特许权传播是最为主要的抗辩事由。这三项基于新闻本质特性的抗辩事由已成为国际共识。尽管在中国的司法解释及司法实践中,国际三大抗辩事由也有运用和体现,但还远未制度化,新闻媒体无法得到授权性法律的有效保护。司法对新闻侵权抗辩事由的规定及法律适用也缺乏清晰的标准,这需要我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新闻侵权诉讼中的国际三大抗辩事由不仅给我们的立法和司法提供了参考,也给我们的媒体工作者提供了镜鉴。  相似文献   

8.
孙建 《新闻实践》2001,(2):57-59
新闻侵权属于侵权行为一类,它是指新闻单位或其他公民在作品中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应该说,新闻从诞生之日起,就在新闻自由与保障人权,社会知情与个人隐私,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之间相交相汇,相激相荡。新闻也正是在无数的价值冲突、条件冲突、结果冲突中寻找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有鉴于此,笔者不揣冒昧,拟对新闻侵权若干理论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9.
从法院受理的新闻官司和新闻纠纷看,告记者的情况不尽相同,但归纳起来为两点:一是绝大多数与舆论监督有关,二是与新闻是否真实有关.实际上,这两点归纳在一起还是与新闻是否真实有关.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讲,维护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就最大限度地预防了新闻侵权的发生.当然,新闻失实并不一定构成侵权,相反,新闻真实有时却导致侵权.比如,报道他人的隐私,越是客观、真实、准确、全面,造成侵权的行为就越为严重.这就为我们预防新闻侵权行为的发生开拓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防止新闻侵害隐私权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侵害隐私权行为的发生率仅次于新闻侵害名誉权行为,是位居第二的新闻侵权类型。与对名誉高度重视不同,我国公民长期以来并没有养成保护自己隐私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把知悉对方隐私多少作为彼此感情深浅的标志。一个隐含的潜规则是,要想获得某个圈子的接纳,就必须首先将自己的隐私告知。于是,我们时时可以看到在一些聚会上隐私被大张旗鼓传播的局面。这种情况也使得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时对隐私权多有侵害但被诉诸法律的却并不多见。但是,随着人们隐私权意识的不断觉醒以及新闻侵权程度的不断加深,新闻侵害隐私权行为正在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社会和新闻事业越发展,媒介的舆论监督功能就越突出,新闻侵权也就越难避免。新闻侵权发生后媒介方面应怎样有理、有利地平息纠纷呢?有理指对不构成新闻侵权的,应积极抗辩,争取免于承担民事责任;有利指对确已侵权的,要主动补救、赔偿,争取减轻处罚。  相似文献   

12.
<正>新闻是一把双刃剑,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在新闻自由与保障人权、社会知情与个人隐私、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之间发生激烈的冲突。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是现代文明社会两大基本标志。新闻需要新闻自由,也还需要保障人权;新闻依靠社  相似文献   

13.
新闻名誉侵权中"真实性证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名誉侵权是新闻侵权最常见的形式,而在新闻名誉侵权诉讼中,新闻媒体要想胜诉,往往要求助于对自己所传播信息的"真实性证明",因此"真实性证明"成为许多国家解决新闻名誉侵权诉讼的基本抗辩理由.但对于"真实性证明"问题的认识和司法实践,各国的表现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民主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新闻自由的问题不断被提出、被讨论,也常有媒体从业人员打着新闻自由的幌子,进行媒体审判或无度地挖掘他人隐私。其实,新闻自由这一概念一直伴随着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而存在。新闻自由保证了记者享有一定的权利,以促使新闻活动更高质量完成。新闻自由对于人类社会具有巨大的价值,可以促使人们发现真理,健全民主政治,使人们通过表达自由达到自我表现等等,但是新闻自由赋予记者的是有度的权利,不是无限权  相似文献   

15.
新闻舆论监督在现代社会生活和国家法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新闻侵权在实践中却时有发生.新闻侵权是新闻机构或者个人利用新闻作品损害他人人格权的行为.本文拟就新闻侵权的涵义、法律特征、构成要件及其形式进行分析研究,对新闻侵权提出预防的措施和方法,用以指导新闻机构及其工作者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大众传媒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日益加深。因此,当新闻媒体行使舆论监督之责时,其力度与广度也有所增加。但由于我国在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方面立法尚不完备,致使媒体在行使相关权利时常卷入法律的纷争,处境尴尬。本文拟从新闻侵权的界定及其归责原则和抗辩事由等方面予以探讨,以期对新闻侵权责任得以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梁静 《记者摇篮》2010,(1):40-41
现代社会中,新闻是一个庞大的产业,报纸、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因新闻侵权引发的诉讼屡有发生,各种通过新闻媒体传播而引发的名誉侵权、肖像侵权、隐私侵权等新闻侵权案件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8.
透视美国新闻自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自由,是言论和出版自由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延伸,或者说是通过新闻传播媒介实现的言论和出版自由。新闻自由属于民主与人权范畴,从法理上看,主要由新闻媒体、公民和政府三方构成,表现为人类认识自然界、人生和社会的报道权。新闻自由应具有七种基本权利:创办新闻媒介权、发表权或报道权、答辩权和更正权、知晓权和采访权、保护新闻来源权、使用传媒权、对新闻侵权的诉讼权。①在美国社会,大众传播能够成为民主工具,在民主体制中发挥作用,是以对新闻自由的法律保障为基础的。美国新闻界认为,新闻媒介免受政府控制的独立性、新闻自…  相似文献   

19.
《世界新闻报》事件反映了英国隐私保护制度的缺陷。新闻媒介“以自律换取自由”,《世界新闻报》一类“小报”,滥用新闻自由,以披露隐私追逐私利,践踏新闻专业操守,甚至以身试法。目前英国朝野正就保护隐私提出重重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新闻机构已成为了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承担了传播新闻以实现公民的新闻自由的神圣使命。其中新闻监督是我国对社会进行监督的一种重要方式,然而随着权利意识的日益加强,新闻侵权也日益增加,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名誉权、隐私权与新闻媒体的社会使命冲突有时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