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办好新闻内参是新闻媒 体开展舆论监督的一种主要 方式,它具有公开批评报道 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因 此,从中央到地方(包括各 部、委、办、局)的各级新闻单 位都注重办好自己的新闻内 参。《中国水运报》也不例外, 自1984年(原名《中国河运 报》创办起,就非常注重发挥 新闻内参的作用,并为水运 行业解决了大量的重点、热 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被水运 界广大干部职工誉为“不公 开的新闻载体”。如今,《中国 水运报》内参已日趋成熟,发 展成为与报纸并重的载体, 其内参数量与质量排在同类 报纸的前列。16年来,《中国 水…  相似文献   

2.
“采编合一”还是“采编分开”,这是报业新闻生产流程管理中的一个老问题。《中国水运报》实行“编采分开”机制后的实践证明,采编分开是符合现代报业发展方向的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不仅有效地提高了采编质量和新闻生产水平,也促进了中国水运报的发展,报纸发行量和经营创收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成为全国行业报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3.
1995年全省优秀专业报表彰会6月25日上午在武昌新闻宾馆举行。 全省54种专业报参加了本次评选。经评委评定,《书法报》、《围棋报》、《少年文学报》、《中国水运报》、《湖北教育报》、《国防教育报》等6种报纸,获优秀专业报称号;13种报纸获良好专业报称号。此外,还有31种报纸被评为合格专业报,4种报纸被评为不合格专业报。  相似文献   

4.
李建 《新闻记者》2003,(5):47-49
案例1.新报研讨会1999年春,法制日报有关领导提出,《中国律师报》老是赔钱,想改名办成一张走市场的报纸(详见本刊第4期《中国律师报:风雨中走过六年》),算来算去,觉得《法制日报·今日周刊》最有接手的实力。当时,《今日周刊》由法制日报文艺部主办,它是一个有新闻特点又包含文化内容的综合性周刊,每周六出8个版。大约是1999年9月7日,报社开了一个大会,报社主要领导都去参加了,会上让《法制日报·法律服务专刊》主任李玉伟、《中国律师报》总编室主任高秀峰和我发言,各自谈谈创办新报纸的想法。这个时候,司法部党组已经通过决定,新报纸定名…  相似文献   

5.
新闻改革和企业发展双重动力把企业媒体牵引到了一个新的时刻。九十年代末,早于专业报、行业报等报刊先期整顿的企业报,开始了新一轮的攀登。《武钢工人报》在这期间作了两步大的跨越;第一步是1998年9月由四版扩展为八版;第二步是1999年9月由四开小报扩大为对开大报。如果说社会上很多报纸已形成报业集团或母子体系的话,那么,《武钢工人报》也初步有了两张“子报”,即《校园周刊》和《生活周刊》。 版面扩大了,形式变化了,怎么办?我们的作法是用一年时间学习京城经济类报纸和鄂地机关类报纸新风格,在新闻触角、报道领…  相似文献   

6.
周刊是杂志缩短出版时间、增加新闻内容和增强时效的产物。新闻杂志是从季刊、双月刊、月刊发展到半月刊、周刊的。周刊表示以一个星期为时间单位出一期,如《瞭望》就是从1981年的月刊变成1984年的周刊。现在以周为单位出版的新闻周刊,除《瞭望》外,还有《深圳周刊》、《北京青年周刊》、《东方文人周刊》、《新民周刊》等。报纸以周为周期出版是相当普遍的。起初,它是在编辑、记者力量不足或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所实行的一种出版形式。现在许多行业报就是一周出版一期,如《福建商报》、《福建环境报》等。随着竞争的加剧,各家日报、晚报为了吸引读者不断推出新的版面、栏目。前几年是周末版或星  相似文献   

7.
财经类报纸的兴起是近年来国内媒体一个突出的现象。但目前老牌的财经报纸发行不断下滑,行业报的衰落,新锐的财经媒体的发行和经营也不尽如人意。在所有的财经报纸中,《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报》的影响力最强,代表了一种新的方向和趋势。他们以资本市场作为切入点,注重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深入分析,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这三份报纸的目标读是高端人群,办得“太专业”,是一种专业化的小众媒体。  相似文献   

8.
(一 )  1986年 2月,沐浴着全国改革开放春风,《驻马店报》 (《驻马店日报》的前身 )在文明悠久的天中大地上诞生了。创刊时的《驻马店报》是一张四开小报, 10余名工作人员,没有自己独立的工作场地,每周出版一期报纸。一年试刊期后,改为《驻马店日报》,设立了四科二室,报纸发行量由 1万份上升到 2.5万份,编采逐步走上正规。目前,《驻马店日报》已由 1997年的四开小报变成了“两报三刊”即 (《驻马店日报》、《天中晚报》、《经济周刊》、《法制周刊》和《教育周刊》 ),报纸累计发行量 10余万份。报社兴建了新的办公大楼,盖起了…  相似文献   

9.
澳门新闻事业已有160年历史。目前澳门有16家报纸,其中有华文报纸9家:日报有:《澳门日报》、《华侨报》、《大众报》、《市民日报》、《星报》、《先锋日报》、还有三日刊的《体育报》、《体育周刊报》以及《时事新闻》;葡文报纸七家:《澳门人报》、《澳门晚报》、《澳门邮讯报》、《澳门消息报》、《澳门论坛报》、《号角报》、《中西报》。此外,逢周末由澳门地方政府出版《宪报》、澳门新闻厅出版《星期六》周刊。  相似文献   

10.
<正>1897年3月,创刊于上海的《中国商务报》被认为是我国行业报诞生的标志,行业报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在50年代,包括《人民铁道报》《人民邮电报》《冶金报》等13家报纸陆续创办,事实也证明这些报纸在恢复时期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行业报遍地开花。至1985年,全国已有专业性报纸1600多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管理已成为一门科学.管理出人才,管理出成果,管理出效益,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本文拟就本报多年来在编采业务管理上的一些探索和实践,谈几点认识.《中国水运报》是我国水运行业唯一的一张全国性专业报.经过10多年的摸索,形成了一整套适合自己特点的办报管理模式和编采业务运作机制.一、加强版面管理,栏目设置贴近行业,力求体现权威性、指导性、服务性和趣味性.大家知道,报刊上的栏目,既下能一成不变,让读者看着乏味;也不能换得太勤,让人眼花缭乱,打不下烙印.因此,我们每年策划设置、调整栏目的原则是,保留有影响的传统栏目,根据编辑方针、报道计划和读者要求不断推陈出新.1995年,《中国河运报》更名为《中国水运报》.一字之改,半壁江山,使我们有了更广阔的驰骋天地.随着读者层面的不断扩大,读者层次的不断提高,我们从1995年四季度开始,研究确定了贴近行业、受读者欢迎的栏目和报纸版块设计.二版原有一个大栏目《太平斧》,持续用了好几年,但给人的直觉是出了事故以后才讲安全,故把它改为《祝你平安》,不仅给人一种亲切感,而且体现了安全工作“预防为主” 的方针.从1996年起,我们加大精神文明的  相似文献   

12.
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副刊是行业报在媒体竞争中的有力武器。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升报纸的可读性和整体质量,更好地满足受众期待和需求,是行业报副刊亟待思考的问题。本文以中国档案报《文化》版为例,通过分析其发展现状,探讨行业报副刊如何在受众本位视域下打造自身内容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媒体脸谱     
创刊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研究生》杂志创刊经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中国县域经济报》创刊一家面向全球华人的粤语卫星电视台将开办体坛周报创办《玫瑰周刊》设奖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决定设立“孙犁报纸副刊编辑奖”  相似文献   

14.
高新  刚成 《新闻前哨》2010,(7):26-28
湖北省行业报改革发展典型报告会于近期在十堰市召开。楚天声屏报·十堰周刊、中国水运报、现代少年报的负责人在会上的发言,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可参照性、可操作性。与会者听得认真、有味、"解渴"。  相似文献   

15.
王彩艳 《今传媒》2006,(11):30-31
《西北信息报》与《西南信息报》、《粤港信息报》等十多家报纸,同为1984年经济大发展时期应运而生的行业报纸,为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理事单位。1998年行业报整顿时,《西北信息报》划归陕西省经贸委信息中心。这些年,虽然报社在报纸发行、广告经营、记者聘用等方面,基本实行了市场  相似文献   

16.
《文化艺术报》是西北地区唯一一份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类综合报纸。2008年、2009年获“中国创新专业报十强”与“中国行业媒体十强”称号。是读者开拓视野、提升价值、改变生活的朋友。  相似文献   

17.
如何了解、掌握读者对报纸的需求,让报纸牢牢地吸引读者?开展读者调查是十分必要的工作方法,也是较好的途径。 《人民长江报》是一张面对长江流域19个省市的水利行业报,由于地域十分广阔,各地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人们的价值取向也不尽相同。如果我们对实情“吃不透”,对读者的需求、兴趣摸不准,主观臆断,或者按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模式定位,对不断变化的社  相似文献   

18.
我真正从事新闻工作,始于1936年1月在上海《申报》担任《申报周刊》编辑的时候。当时的《申报》是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出资办的一家著名报纸,社会影响颇大。《申报周刊》是《申报》的一个附属刊物,由俞颂华先生主编,开始是月刊,1936年初改为周刊出版,每期随报附送,不另收费,所以发行量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19.
报纸要在完全意义上走向市场,要吸引读者从自己的口袋里掏钱订报买报,就必须具有磁石般吸引读者的魅力,而“卖点新闻”则是报纸吸引读者的主要魅力所在。所谓“卖点新闻”,指的是报纸上那些能够吸引读者掏钱订报买报的重头新闻。今年一二月份,《中国改革报》的《民营经济周刊》搞了三次卖报活动,从售报情况看,读者主要是冲着某些新闻而掏钱的。它们有:《私营企业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报纸副刊已成为凸显一份报纸的特色和品牌,延伸报纸"主刊"思想内容的重要载体,成为吸引广大读者阅读、增加报纸发行量、提高报纸经济效益的重要臂膀。作为工人报的副刊自然也是这样。近年来,《辽宁职工报》立足工人报的定位,在办副刊上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反响。一份报纸的定位是由它的主要受众决定的。工人报作为全总或各省市、副省级城市工会的机关报,它的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