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RCC-M即《压水堆核岛机械设备设计和建造规则》是二代加核电站核岛设备建造的主要标准。本文旨在对RCC-M S篇在二代加堆型核电站不锈钢覆面(属核二级设备)焊接施工中的焊接填充材料验收及评定、焊接工艺评定和产品焊接方面的进行总结,对不锈钢覆面焊接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以及注意事项,为其他类似核电站不锈钢焊接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完善IPD模式实践应用的操作系统,引入集成精益建造与BIM技术的施工生产管理系统VisiLean,构建IPD模式下基于VisiLean的施工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的基本框架,并对系统框架下的操作流程进行详细的阐述,该体系可以有效提高施工生产计划的可靠性,维护生产流的稳定性,对于IPD模式下建造流程的持续改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晓伟  崔新凯 《今日科苑》2009,(14):144-144
单体住宅工程施主要解决完成某个单体住宅工程施工过程所需要的人工、材料、机械、资金、方法等可变因素以及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问题。施工方案的内容包括确定施工起点流向,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选择,确定施工程序和施工顺序。施工方案的选择,对整个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全局将产生很大影响,它是施工组织的基础。我们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以免给施工带来不便。本文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将工程施工的方案设计与施工组织计划情况进行了简要地阐述。  相似文献   

4.
朱永盛 《科技风》2013,(15):130-131
由于大跨度连续梁桥采用悬臂浇筑施工,必然给桥梁结构带来较为复杂的内力和位移变化,有效地实施施工监测和控制对桥梁施工过程中整体结构的安全性、最终确保大桥合拢和成桥线形及内力情况符合设计要求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真确且合理的监控模型建立是完成整个监控和控制过程的首要及必要条件。本文主要阐述了在监控模型建立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容易被忽略的几个关键点;并对很多人在模型建立及后续数据处理上经常迷惑的主要问题做了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5.
安防系统方案设计是完成工程项目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而任何一个工程项目,设计的正确与否、合理与否,都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实施。为设计一个完善而可靠的符合用户所需的切实可行的安防系统,结合实践体验对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建筑工业化是把建筑拆解成部品件进行工厂制造,再进行现场装配式施工的一种建造模式,使工业时代的建筑像工业产品一般在流水线上生产。剖析了建筑工业化建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架构工业化视角下的建造技术体系,探讨建筑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余忠林  何廷峻  鲍鸣 《中国科技信息》2011,(19):107-107,123
采矿工程专业的主要实验课程以固定模型实验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难于培养实践能力。为此,将采区模型划分为上山、车场、掘进头和工作面等不同区域,每个区域设计了不同井巷结构方案,各区域结构方案的组合构成采区组合模型。由学生动脑完成采区方案设计及动手完成对应的采区结构模型组合,应用表明,采区组合模型对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地下室属于隐蔽工程,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漏水现象,后果将不堪设想,一些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认为渗漏水对结构的安全影响不大,因此在设计与施工中对防水工程按程序简单化处理,缺乏有效的防水方案设计,造成工程建成后出现渗漏问题.  相似文献   

9.
深基坑支护是理论实践结合十分密切的新兴技术,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技术性和经济性。主要采用墙背与土接触面上剪应力为零的边界条件推出主、被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研究岩土体的强度与变形,支护结构体系的强度及岩土体与支护结构共同作用机理等问题。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是一项技术要求高、操作复杂、涉及内容较广的具体工作内容,其设计与施工必须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信息来检验、修正,以提高每个深基坑工程的安全性,深基坑设计与施工是当前城市高层、超高层建筑突显的技术难题。本文就此做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李雪娟 《科教文汇》2008,(31):66-66
表现性评定,是指教师在学生完成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过程中,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技能和学习成果进行的实际考察。本文从表现性评定概述;表现性评定的原则和目的;表现性评定的实施几个方面对表现性评定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表现性评定,是指教师在学生完成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过程中,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技能和学习成果进行的实际考察。本文从表现性评定概述;表现性评定的原则和目的;表现性评定的实施几个方面对表现性评定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给当代的建筑及其设计和建造带了来一系列的冲击,本文以笔者目前的实践经验,从数字技术对建筑设计思维模式、建筑设计过程和建筑建造施工三个方面的变革影响进行总结、剖析和展望,以此来对设计实践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介绍IPD模式的基础上,分析IPD模式下BIM和精益建造实施的关系,构建基于BIM的精益建造实施模式“IPD屋”,对IPD模式下基于BIM的精益设计、精益采购和施工建造的实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建筑学集设计和建造于一体,从建筑的功能和结构等多个方面对建筑工程设计人员进行严格要求.通常认为广义建筑学的基本内容就是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等工作.建筑设计是建筑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搜集资料、初步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纸和详图等几个基本阶段;结构设计则是根据建筑物的功能体现、艺术追求等功能要求来进行构造设计.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具有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相互统一的辩证关系,并在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共同影响建筑物的结构稳定和外观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超高层建筑中由于重大,柱子所占的建筑面积比率越来越大,在高层建筑中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到质疑;同时高强度钢材应运而生,在高层建筑中采用部分钢结构或全钢结构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建造可以说是同步前进.分析钢结构施工技术的特点、工艺原理、关键技术、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等对建筑施工的开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姗 《西藏科技》2011,(1):47-49
1953年原联邦德国建成的沃伦姆斯桥(WonnS),主跨114m,发展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一种新体系——T形刚构,并对其他体系桥梁产生了深远影响。而T形刚构因其独有的优点一经问世便得到了长足的应用和发展。1964年联邦德国又建成了主跨为208m的本道夫(Bendof)桥,在结构上又有新的创新,薄型的主墩与上部连续梁固结,形成了带铰的连续刚构体系。80年代后,世界各国建造了多座不带铰的连续刚构体系,并发展了刚构体系的另一种形式连续刚构——连续梁体系。连续刚构施工控制是要对成桥目标进行有效控制,修正在施工过程中各种影响成桥目标的参数误差,确保成桥后结构受力和线形.满足设计要求。本文就连续刚构桥结构分析与施工控制发展现状给出一些总结。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建筑领域信息化水平的高速发展,BIM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的飞跃.施工是建筑项目的重要环节,属于BIM技术的最为直观、最为全面的应用环节.借助施工过程中生成的BIM相关参数化数学模型,并且应用碰撞检查模块来检验设计结果的可行性,对于参数化模型进行施工优化方案设计以及场地优化布置,对模型实施作业过程的模拟.使用BIM技术...  相似文献   

18.
浅谈施工过程中关于模板工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金龙 《科技风》2011,(17):173
建筑工程里,混凝土工程作为一种主要的结构形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模板工程的应用在混凝土工程里也是不可取代的。近年来,关于施工过程中模板的应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业内人士纷纷提出自己的探讨,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和相关资料,在材料、设计、施工、管理等相关方面对如何加强混凝土施工中模板结构体系的应用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在道桥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出现沉降而影响工程质量甚至导致工程垮塌的报道屡见不鲜.路基沉降可以说是"常发病"和"多发病",常困扰着道桥工程技术人员.如采取一定的设计和施工措施,该问题是可以克服和控制的,本文对路基沉降观测提供如下的实施方法,以方便设计、施工找出控制沉降的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重点阐述了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组织设计的含义、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作用、编制时需要注意的事项、管理过程中如何运用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施工等方面的内容,以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