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第二轮复习的常见教学设计是按照系统地理体系组织专题复习.设置专题如:①宇宙环境与地球运动;②等值线与地图;③大气环境与气候;④海洋环境与陆地水;⑤地质地貌与陆地环境;⑥资源与能源;⑦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⑧农业与国土整治;⑨工业与城市;④交通、商业与旅游;⑩人口与文化;⑩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⑩国际政治格局与时事热点等.这样的专题复习打破了教材原有体系,把相同模块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再现,实现将纷繁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表面看复习很系统、全面,实际上仍停留在知识的章节过关环节上,并未很好体现地理学科的特点,即地理知识的空间性、联系性、综合性,综合复习的效果不太明显,花费的课时也较多,效率不高.笔者在高三第二轮复习的教学实践中通过突出重点地理区域,在区域中实施综合复习,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该复习思路有以下两个环节.  相似文献   

2.
在福建省初中地理统一命题考试中,晋江市季延初级中学地理中考成绩连年突出。究其原因,是在省考背景下季延初级中学教师调整教科研方向,重视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的研究。地理教师把难点转化为易点,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特别是把"地理记忆部分"的文字内容图表化,形成图表化练习题纲,让学生易于记忆,取得成效。针对不同学生实际,科学运用图表化练习题纲,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记住。在教学中,多用地理基础知识,让学生能灵活运用识记的知识。  相似文献   

3.
中国区域地理涵盖的知识面广,具有量大、难度低的特点,高考试题中该部分知识直接出现的概率很小,但它却是整个中国地理的纲和知识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4.
一、依据考试大纲建构知识体系 高考试题强调对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但并不意味着要死记硬背许多知识.在复习时应认真遵循考试说明中所规定的考试范围进行复习,将地理知识以因果逻辑关系为线,以重点知识为核心,从各角度逐级展开复习,形成知识结构,从而实现对知识的整理加工.依据教材,构建知识网络,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地理教材是复习的基础,把握地理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全面复习教材和理解教材,广泛关注与社会热点有关的内容,以不变应万变,是地理复习的关键.要求准确把握基础知识,熟练运用基本要领和基本原理;明确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结构与联系;审题时注意抓住"关键词语";联想所学的地理原理与规律进行科学的逻辑推理、归纳与综合;学生必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与身边事,勤于动脑、善于用已经学过的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练习整合,进行综合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5.
一、地理专题复习及其重要地位 地理专题是指以某项地理事物或现象为核心,以与之有内在联系的内容为背景,运用归纳与总结等方法,从而形成主题化、条理化、网络化、图式化与动态化的知识单元.由于单元知识的范围、性质、对象等不同,地理专题可分为大专题与小专题、自然地理专题与经济地理专题、系统地理专题与区域地理专题等.不同的专题内容,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却有着相同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该内容既是本节的重点内容,也是<中国地理>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学好中国地理的基础,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它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知识.  相似文献   

7.
一、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立足“双基”地理学科考试的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旨在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素养。即学生对所学地理教材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与基本观念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可见地理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是教学中的两个基本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理》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理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地理科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区域地理形成和发展的大背景,明确《中国地理》课程的内容体系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发挥学科优势、适应时代和地区要求是本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总目标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区域地理的内容是复习地理知识的基础.许多图像判读技能的训练、基本概念的理解、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地理事物的分布、空间概念的建立、地理基本观点的树立等.都应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完成。复习中应以高考考试大纲为依据,以高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为指导.突出区域定位.建立空间概念;理清复习思路,构建知识体系;突出区域特征.类比区域差异;运用高中地理原理。整合高初中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区域发展:精选练习.加强解题训练.  相似文献   

10.
在地理教学中,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贯穿在整个教材之中,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更是以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知识体系。因此,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使之形成可持续发展观,是中学地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石狮市石光中学张增堪教师回答: 一、阐明地理教育价值和地理科学的实用价值 关于地理教育价值,<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指出,地理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须.我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行)也提出,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这是因为,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人类的生产生活都受到地理环境的巨大影响,而地理课程引导我们去认识环境、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当前,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正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迫使人类思考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应树立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而这正是中学地理教育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2.
策略一把握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知识是能力的基石,能力是对知识的运用和提高.为此,在高考复习中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科的基础知识,把主干知识复习作为第一要务,在主干知识的理解、运用及整合能力上下工夫.具体要求是:第一,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构建起学科知识体系,做到线条清楚;第二,归纳、提炼主干知识,将书读"薄",做到内容简练,重点突出;第三,打破课、节、框的界限,将重点知识按主题整理,形成知识链,把"珍珠"串成"项链",做到融汇贯通.比如经济常识,它的核心问题是资源的有限性和人们需求之间的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把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和国家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保障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经济常识主干知识体系可用下图表示:  相似文献   

13.
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始终注意狠抓“三观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新的地理教育观认为,接受地理知识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因此地理学除了向学生传授其地理事实、概念、原理等知识外,更主要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地理观念。而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就是科学地理观念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4.
高三第一阶段的复习是基础知识的复习,是以课本为线索,复习地理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和分布特点等基础知识,建立主干知识的知识网络,并以此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能力.第二阶段的复习应是专题复习.应突出地理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特点,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物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地理原理、规律来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等.由此,第二阶段的复习适宜把课本的主干知识有机整合成若干专题复习.以下是我设计的几个专题,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任何系统地理的知识只有落实到某一区域范围内才能得以分析和解决,丢开区域地理,系统地理只能是空中楼阁,但教育部规定:新高考地理只考必修课内容,如果在高三地理复习教学中花较大的精力去复习区域地理,只会加重学生负担,与高考改革的初衷相违背.如何处理这两者的关系在高三地理复习教学中复习中国地理?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6.
朱慧 《新高考》2006,(10):46-47
关注地理高考研究一直是广大高三地理教师和学生教与学活动中的重要事情,因为地理高考内容和题型变化一直是地理复习迎考的风向标,研究高考也是决胜高考的捷径。2006年的江苏省地理高考试卷特点及复习对策:1.抓知识主干,不回避基础和重点试卷特点:2006年江苏省地理高考试卷中的35条题目,每道题都围绕《高中地理教学大纲》主干知识进行命题,而这些主  相似文献   

17.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的知识点量大而复杂,其中一些必考又常考的知识难点,考试题目更是常变常新。地理简易地图的应用能将零散、繁杂的知识点串联起来,突破会考复习中的瓶颈,让学生形成条理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会考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一、强化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突出能力训练强化主干知识,是在选材上注意所考察的知识内容在学科中的地位和占有的分量。要求学生通过对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的把握,全面认识和理解学科知识的主旨。试题可能通过大量引用课本外的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景,构成新的设问角度,但无论如何,其“知识的落脚点必须在构成学科基本内容和理论的主体范围内”。此外,根据高考“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地理教与学、复习与考试就是要将最基本的“地理原理”、“地理分析方法”和“技能”传达清楚,让学生形成地理思维方式,学会自己运用原理、方法和技能去解决新问题。因此教学与复习更重要的是“学习一种思维、形成一种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杨鑫 《地理教育》2002,(2):45-45
2002年我省高考再次改革,由“3+小综合”转变为“3+大综合”,高考改革必然带来高三复习工作的变化,只有明确大综合的作用,才能理解复习思路。复习的基本思路是:强化思维训练,整体滚动复习(区域地理复习中用具有系统地理的理论作指导,系统地理复习以区域地理为背景,实现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整体滚动复习)在复习工作中要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淡化纯知识性的复习,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提供思维的空间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这句话应该说是恰如其分,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就谈不上能力,但是决不能把知识等同于能力。知识形成有一个过程,如果只重视知识,必然会弱化思维训练,在复习中要能使学生从平淡的书本内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初中教材的许多内容是以知识为主干的,若就书论书,学生的思维能力必然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到了八年级最后一个学期,对于地理课程,学生既要学完八年级下册课本的内容,又要复习好初中四册课本的知识,内容量大,复习时间短,学生压力很大。在复习过程中,如何引导初中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提高复习效率,同时兼顾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学科学习能力,是摆在每位初中地理教师面前的共同课题。将思维导图和地图结合起来,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揭示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并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这样的复习方法能帮助学生攻破地理复习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