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后期灌溉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豫北平原灌溉麦区,适时浇灌灌浆水对提高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都是重要的,最适灌浆水时期是小麦扬花后10-13d,此时灌溉比不浇灌浆水增产10.3%,比灌浆水晚浇(扬花后20d)增产4.6%,后期灌水对强筋小麦品质的影响没有明显的规律,后期不灌水时蛋白质含量最高,但湿面筋含量下降,后期灌水处理面团稳定时间均高于不灌水,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与强筋小麦产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在豫北平原灌溉麦区,适时浇灌灌浆水对提高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都是重要的,最适灌浆水时期是小麦扬花后10~13d.此时灌溉比不浇灌浆水增产10.3%,比灌浆水晚浇(扬花后20d)增产4.6%.后期灌水对强筋小麦品质的影响没有明显的规律.后期不灌水时蛋白质含量最高,但湿面筋含量下降;后期灌水处理面团稳定时间均高于不灌水.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与强筋小麦产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威优64、陆青早1号作为试验材料,免耕能提高功能叶的光合速率、生育前期功能叶的呼吸强度、绿叶面积、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并延缓它们在生育后期的下降速率,降低后期功能叶的呼吸速率。主分量分析说明,在研究光合作用时,光合强度、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叶片含氮量,可以任意选择一个作为光合特性指际。粒/叶比说明,免耕对源的改善较对库的改善较好些。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叶面喷施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GA3、NBT、6-BA、TIBA、PP333)对小麦分蘖、生育后期生理指标、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使用这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不同方式影响冬前小麦的分蘖能力,提高生育后期叶细胞的自我保护能力、光合能力及对有机物的利用和转运能力,延长了叶片的功能期,有利于籽粒灌浆,并能较好的协调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提高作物产量。总体效果看:PP333和6一BA综合效果较理想;TIBA对提高千粒重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豫北平原高产麦区,适时浇灌灌浆水对提高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都很重要,最适宜的灌浆水时期是小麦扬花后10~13天,比扬花前15天灌水增产82%,比扬花后10天灌水增产41%,比不浇灌浆水增产103%;后期灌水对强筋小麦品质有一定影响,但产量与品质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氮肥不同追肥时期及比例对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影响的研究表明,不同追肥时期及比例对小麦粒重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平均灌浆速率,特别是最大灌浆速率及缓增期灌浆强度来实现的。追肥量的2/3于拔节期,1/3于孕穗期施用,可以提高平均灌浆速率,适当延长缓增期持续天数,提高缓增期灌浆速率,达到提高粒重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氮肥运筹方式对小麦灌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氮肥不同追肥时期及比例对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影响的研究表明,不同追肥时期及比例对小麦粒重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平均灌浆速率,特别是最大灌浆速率及缓增期灌浆强度来实现的。追肥量的2/3于拔节期,1/3于孕穗期施用,可以提高平均灌浆速率,适当延长缓增期持续天数,提高缓增期灌浆速率,达到提高粒重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主茎优势型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及不同栽培措施对其作用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穗、多粒、主茎优势型品种籽粒干重增加的关键时期是小麦灌浆的快增期。提高灌浆增后期至快增前期的灌浆速率;稳定快增后期灌浆速率;促进缓增期的灌浆速率对于提高此类品种籽粒干重至关重要,在本试验条件下,大穗、多粒、主茎分蘖优势型品种有利于籽粒干重增的最佳播期是10月4日,最佳播量是375*10^4粒/hm^2,最佳的施肥方  相似文献   

9.
运用统计学原理和分析计算方法,对小麦灌浆速度的气候因素与时间趋势进行模拟。分析了气候因素对小麦灌浆速度的影响规律,揭示小麦生育后期日最高气温在25.0℃~30.5℃之间,日照时数多、气温日差较大、蒸发量大、降水少对小麦灌浆有利。  相似文献   

10.
选用两小麦品种,在小麦开花后不同时期,于大田条件下模拟弱光照天气,研究弱光胁迫对小麦产量及籽粒灌浆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期弱光胁迫显著降低小麦产量与籽粒重.不同灌浆期弱光胁迫对籽粒重的影响不同,灌浆前期弱光胁迫由于减少了穗粒数,其中主要是降低了上位粒数,而使对籽粒重的降幅相对较小.弱光对小麦下位籽粒重的降幅大于上位籽粒重.用Logistic方程可拟合各处理籽粒增重进程,并由小麦下、上位籽粒重与其灌浆特征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可知,花后弱光胁迫使小麦品种籽粒重的降低,主要是由弱光处理籽粒平均灌浆速率和渐增期灌浆速率显著低于对照造成的,而灌浆持续期长短和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对安徽省沿淮淮北麦区麦田土壤含水量的调查表明 ,2 0 0 0 - 2 0 0 1年小麦全生育期的土壤水分从播种到成熟一直呈下降趋势。在小麦开花灌浆的需水高峰期 ,水分严重亏缺 ,阜阳地区亏缺量为 13% ,凤阳地区亏缺量为 4 7%。  相似文献   

12.
关中西部冬小麦蒸发蒸腾与棵间蒸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生育期内土壤蒸发平均约占总蒸发蒸腾量的32%,播种返青期是小麦生长的初期阶段,以蒸发耗水为主,蒸发平均约占总蒸发蒸腾量的65%;返青收获期以蒸腾耗水为主,蒸发平均仅占20%,但蒸发耗水量却与前期相差不大。减少棵间蒸发(E)对冬小麦水分利用率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比较了营养袋假植苗与一段式漂浮苗移栽后生长发育、叶绿体色素和经济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营养袋假植苗移栽后,生育进程快,大田生育期短;干物质积累量多,干鲜比高;叶绿体色素含量变化平缓,下部烟叶耐熟性好,上部叶落黄好,产量、产值高,经济效益好.提出了移栽时充足的土壤含水量、适宜的干物质量和光合叶面积是促进漂浮苗早生快发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等渗胁迫下NaCl和PEG对小麦幼苗伤害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等渗的NaC l和PEG处理三叶期小麦幼苗,3d后测定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两种处理均引起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降低,质膜透性增大,丙二醛含量上升,脯氨酸含量大幅度上升,叶片渗透势降低.NaC l处理使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而等渗的PEG处理却引起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相比较而言,在等渗胁迫下,NaC l引起的伤害大于PEG引起的伤害,说明盐胁迫除了引起渗透胁迫外,离子胁迫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氮肥处理对小麦花后光合性能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氮肥处理对小麦花后光合性能及产量构成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在灌浆期间随着氮肥用量的递减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Pn)均呈下降趋势,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施氮量越少下降越快.合理施用氮肥,适当推迟施用时间,可明显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延长叶片功能期.在每公顷施纯氮150—330kg的范围内,各处理均较对照显著增产,其中以施纯氮330kg/hm^2处理增产幅度最大,该施肥处理的氮磷钾肥施用比例(N:P2O5:K2O)为1:0.44:0.41,氮肥分配比例为底肥60%:拔节肥20%:孕穗追肥20%.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不同培养基测定了小麦不同生长阶段根际细菌的数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生长发育周期中,根际细菌的数量变化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在越冬期前,恰与小麦冬前分蘖盛期相对应;第二个高峰是在抽穗开花期,恰与小麦绿色面积最大的时期相对应。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始穗期喷施EDTA、黄腐酸、乙酰水杨酸、CaCl2等抗旱性物质对地膜旱作水稻后期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始穗期喷施EDTA、黄腐酸、乙酰水杨酸、CaCl2能延缓叶片衰老,使地膜旱作水稻后期保持较高功能叶面积指数及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效率,增加光合产物积累,促进籽粒灌浆,提高产量,其中乙酰水杨酸处理增产最显著,较对照增产达13.8%.  相似文献   

18.
不同栽培模式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渭北西部旱原小麦不同栽培模式、播量与施肥量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土壤水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平覆膜与垄上覆膜垄沟种植均有良好的保墒和集水作用;覆草具有一定的保墒作用,在小麦生长前期及40cm以上的土层中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商丘市2010年冬小麦生育期气侯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取对比分析法,根据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农业气候指标,评价气候条件影响的利弊程度,对2010年冬小麦生育期的有利和不利气候条件进行评价.小麦播种适时,底墒较好,除分蘖-越冬开始期平均气温偏低,对晚播小麦分蘖生长不利外,其余时期光温水条件适宜,有利小麦生长发育,灌浆期长,无干热风等不利的灾害性天气,小麦产量为平产偏丰年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