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根据中国气候区划图将黄淮海及其附近地区划分为4个气候子区域,利用该区域气象站点1961年-2008年的降水数据计算出子区内各站点的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雨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简称SPI);通过各子区站点的SPI差异分析了研究区内发生干旱的时空差异及其动态格局。结果表明:在3个月尺度上,A区、B区发生严重、极端干旱的频率较高,然而整个研究区发生总体干旱的频率没有明显区别;在6个月尺度上,A区、B区发生干旱的频率较高,C区、D区发生极端干旱的频率较低,其中安徽北部和河南东部地区发生严重等级干旱的频率较高;在12个月尺度上,A区、B区发生总体干旱的频率较高,C区、D区发生严重干旱和极端干旱的频率较高;就季节性干旱而言,在3个月尺度上,4个子区域发生各等级干旱的频率也存在较大差别。此外,从12个月尺度SPI值时间序列变化趋势来看,1962年-2008年全区干旱有轻微加重的趋势,且整个研究区及其各子区域干旱变化趋势处于波动中,全区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有明显加重趋势,70、80年代以及2000年以来有减缓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干旱监测等级评价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干旱灾害时效区域、受旱症状及干旱灾害等级划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干旱灾害等级对应气象指标的分析和确实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利用崇左市7个气象站1965-2010年每日的降水资料及雨日,计算三个干旱监测指标:综合干旱指数、降水距平百分率及累计降水距平、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结果以用于综合监测某时段旱涝程度。三个干旱监测指标计算结果与灾情实况对比分析表明,综合干旱指数和降水距平百分率都能很好地反映广西西南部的干旱情况;标准化降水指数(SPI)采用的是Γ分布概率来描述降水量的变化,只计算降水为0时的概率,因而与实际有差距。如果按广西西南部的实际情况,统计降水≥1.0mm的概率,则计算出的结果与实况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4.
黑河上游气象与水文干旱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旱具有成因复杂、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使得干旱发生的频率日益增加。干旱指数是定量化干旱的工具,可用来分析干旱频率、程度及其时空变化特征。本文选取标准降水指数(SPI)与水文干湿指数这两个指标分别代表气象干旱指数与水文干旱指数,利用西北干旱区黑河上游祁连、野牛沟、托勒和肃南4个气象站1968-2009年的降水数据,采用子流域划分和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月、季节和年尺度计算出各站气象干旱指数及相应年份的水文干旱指数,并对两者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标准降水指数SPI与水文干湿指数都对干旱反应灵敏,均能较准确地发现和评价干旱,且二者在年尺度上以及空间上都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在月尺度上,因水文循环过程,水文干旱滞后于气象干旱。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1,(6)
该文采用彭水县国家气象站1951—2019年的气象资料,利用国家标准《气象干旱等级》推荐的干旱评价指标——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指数分析彭水月、季、年不同时间尽度下干旱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彭水大部分年份总体水分盈亏平衡,69a中总体干旱为41%;(2)彭水县年干旱代际变化明显,20世纪80年代重旱最多,21世纪出现了年度干旱最重的特重旱;(3)从各季干旱来看,冬季干旱最多,69a中出现干旱的频率达46%,夏季干旱频率最少仅为38%,冬春夏三季均有一次特重旱。  相似文献   

6.
干旱等级是描述一次干旱强度的定量指标,干旱灾度是描述一次干旱造成社会损失大小的定量指标。这两个指标从理论和应用方面来说具有客观、定量的优点,逻辑关系严密,概念明确,简单易行,计算方法科学,实时资料可得,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能运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干旱监测业务。  相似文献   

7.
1949-2007年影响浙江热带气旋灾情分析及评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949-2007年间登陆或影响浙江省的热带气旋灾情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选取有完整记录的84例热带气旋概况及灾情资料,引入台风灾情指数G和灾害损失率S的概念对台风灾害等级进行客观定量划分,并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热带气旋路径、致灾因子(雨量、风力)、潮汛和灾情之间的关系,以期对台风灾前评估提供有价值的评估方法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SPEI的云南省夏玉米生长季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基于云南省29个典型气象站1953年-2011年的气象资料和16个州(市)1979年-2011年的玉米生产资料,分析云南省夏玉米生长季4个时间尺度的干旱风险时空变化特征,计算其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并验证了其与玉米减产率的正相关性.结果表明,SPEI能够较好地反映云南省历史干旱变化的时空特征和夏玉米的产量变化情况:①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加,SPEI值变化幅度减小,干旱频率降低、持续时间增长.3个月尺度的SPEI-3和6个月尺度的SPEI-6可体现干湿季节变化,12个月尺度的SPEI-12更能反映干旱年际变化情况;②从云南夏玉米不同生长期的干旱频率看,播种期>花丝期>成熟期;③从干旱频率空间分布特征看,总体上是滇东北>滇中>滇西南;④从年代际变化特征看,云南省玉米全生育期干旱呈加重趋势,以昆明市为例,玉米全生育期干旱指数Sep-SPEI-6最小值出现在2010年;⑤从统计分析结果看,云南省16个州(市)SPEI与玉米减产率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年均SPEI-3、年均SPEI-6、玉米全生育期干旱指数Sep-SPEI-6与玉米减产率相关性较大,表明了玉米生长季的干温情况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交互界面设计质量是保障人机系统运行效率的关键.为评估老龄服务机器人物理界面的可用性水平,以老年用户为研究对象,探索服务机器人物理界面设计评估模型.选取50名老年样本,依据评价等级划分综合评估分值区间,参照设计评估体系对机器人实例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基于改进群组层次分析法(GD-AHP),结合德尔菲专家评估法构建各指标判断矩阵,从功能、尺寸、交互、色彩与外观五方面建立老龄服务机器人物理界面设计评估指标体系,利用聚类分析计算一致度系数,获得各层级指标权重数值,最终构建评估理论模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依据老龄服务机器人物理界面评估体系对服务机器人实例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可得评估模型合理.该评估模型能有效反映机器人设计阶段各要素的关联属性,评价结果符合实际设计流程,评估系统能提高产品产出品质,可以有效减少设计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外优秀女子冰球运动员年龄、身高、体重及克托莱指数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优秀女子冰球运动员在以上指标上低于国外优秀运动员,但与芬兰队指标接近。在对各位置运动员指标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女子冰球后卫队员身高较低。  相似文献   

11.
基于可变模糊算法的大连市农业干旱风险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农业干旱风险评价是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它不仅是农业干旱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农业干旱风险区划和灾前损失预评估的理论基础。干旱风险受随机性和模糊性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风险评价方法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首先基于农业干旱风险理论,从农业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和承灾体脆弱性两方面分析大连市农业干旱风险,计算大连市2000年-2007年8年的农业干旱风险指数,显示2002年农业干旱风险指数高达4.7366,发生农业旱灾概率最大;然后根据干旱风险指数的结果,构建农业干旱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基于离差最大化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可变模糊法对2002年农业干旱风险进行综合评价,显示大连市2002年农业干旱风险等级为高风险,易发生重度干旱。研究结论表明:本文农业干旱风险的评价方法较可行,计算结果较准确,为区域农业干旱评价提供了一种考虑多因素的综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曹永强  曹阳  徐丹 《资源科学》2015,37(10):2068-2077
本文选取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以黄淮海流域145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为基础,选取旱涝频率和旱涝范围作为评价指标,结合morlet小波分析法和经验正交分解函数(EOF),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对黄淮海流域旱涝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时段内,黄淮海流域气候总体呈暖干化趋势,除中度干旱主周期为10年外,其余各级干旱、洪涝范围的主周期分别为20~25年、25~33年,另外除极度洪涝外,其余各级旱涝的突变年份均在1977-1978年左右;空间上,流域内洪涝频率总体上低于干旱频率,在大尺度气候异常影响下,黄河、海河流域旱涝变化基本同步,淮河流域与其它两流域旱涝变化相反。此外,受纬度和季风气候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流域内旱涝变化呈纬向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五大粮食主产区农业抗旱能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康蕾  张红旗 《资源科学》2014,36(3):481-489
农业抗旱能力反映了地区防旱减灾的水平。对农业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有助于及时掌握我国农业抵御旱灾能力的空间分布及区域差异,进一步加强抗旱管理、提高抗旱能力。本文选择我国五大粮食主产区作为研究区,采用特定时间尺度下的干燥度指标分析了研究区的自然干旱程度,并选择土壤质地、高低需水作物面积比、耕地有效灌溉率、农机动力系数、农林水利事务支出、人均GDP等6个指标,应用加权求和法评价了研究区的农业抗旱能力现状,进而分析了其自然干旱背景下的实际农业抗旱能力。结果表明: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自然干旱程度高且抗旱能力弱,较低的耕地灌溉水平以及严重滞后的农田水利建设使得两区实际农业抗旱能力明显低于其他地区;黄淮海平原自然干旱程度高但抗旱能力较强,可其为保证较高的灌溉率超采地下水已引起严重的生态问题;长江中游及江淮地区自然干旱程度低且抗旱能力较强,综合农业抗旱能力相对最强;四川盆地自然干旱程度低但抗旱能力低下,社会经济欠发达、农田水利建设较为薄弱,综合农业抗旱能力略高于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防旱抗旱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4.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云南省近55年旱涝演变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1世纪以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其中旱涝灾害对人类影响最为明显。本文以云南省为例,选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Standard Precipitation Index)为干旱指标,计算了1958-2012年近55a的29个气象站点5种不同时间尺度上的SPI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年及季节的旱涝站次比和旱涝强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干旱强度在各时间尺度上均呈不同程度增加趋势,春季、秋季、冬季干旱强度及影响范围均呈现增加趋势,夏季干旱的强度和影响范围总体上呈略微下降趋势。雨涝强度在时间尺度上呈下降趋势;夏季雨涝强度和雨涝影响范围呈现略微上升趋势,其他季节均呈现出下降趋势。在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云南省干旱整体上反映对农业生产不利影响加重的态势。研究表明标准化降水指数能够在较长时间系列尺度上很好地反映研究区年际及季节性旱涝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刘颖  唐永林 《情报杂志》2012,31(6):97-102
构建时间序列h型指数,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结合《中国引文数据库》对39所985高校图书馆学术影响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时间序列h型指数结合了机构科研产出的时间经典效应与科研产出的高被引效应,通过实证分析,时间序列h型指数还兼顾了由于时间积累短的有潜力科研产出对机构学术评价的影响,对机构学术影响力评价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6.
西南地区旱涝演变与ENSO事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琳  徐宗学  杨晓静 《资源科学》2019,41(11):2144-2153
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西南地区旱涝频发,而ENSO(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指示性因子。本文利用海表温度距平(SSTA)、南方涛动指数(SOI)、西南地区近57年的降水和气温数据,运用小波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ENSO事件与降水、气温及旱涝指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①ENSO事件存在9 a、24 a和3~4 a左右的准周期变化。②降水量、气温与ENSO事件强度存在比较明显的相关关系,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EI Nino(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年份,西南地区的降水、气温与SSTA在滞后2~4个月时呈显著负相关;在La Nina(拉尼娜)事件发生的年份,西南地区的降水、气温与SSTA在滞后2~4个月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气温同ENSO事件相关关系更为明显。③ENSO事件强度与旱涝等级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当EI Nino事件强度增大时对应西南地区的干旱事件增多;当La Nina事件强度增大时,西南地区洪涝事件增多;旱涝指数SPI和SOI也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SOI对旱涝的影响存在1~4个月的滞后期,并且在滞后3个月时影响最大。因此,西南地区在强ENSO事件发生的当年或次年易发生旱涝灾害,需要提高对旱涝事件的警惕,加强防汛抗旱工作。本文结果可为西南地区防汛抗旱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