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李颖红 《河北广播》2004,(6):45-45,71
广播作为最早出现的电子大众传媒,她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广播的生存和发展——广播的创新——广播的可持续发展是广播人一直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经过2003年“广播发展年”、2004年“产业发展年”的助推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的一系列探索,中国广播正在步入良性发展的历史阶段。为了巩固和扩大广播发展年和产业发展年的成果,今年7月,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办了“中国广播改革与节目创新研讨会”,来自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台的80多位负责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与会代表就新的历史时期广播理念的提升,管理的创新,频率的经营,品牌栏目的创优,构建联合发展的平台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交流,共同探寻新时期、新挑战下广播改革与创新的新思路。此次研讨会是近年来为数不多的一次高层研讨会。与会代表在交流中传达的思想理念和创新经验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本期“特别策划”将他们的发言整理刊登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广播发展趋势四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中国广播人正以全新的理念办广播。国家广电总局2003年实施的“广播发展年”、2004年实施的“网络发展年”和“数字发展年”,更是把广播创新推向极致,使广播呈现出许多新的发展趋势,本仅撷取其中四题,与广播人及关心广播的人共勉。  相似文献   

4.
创新作为一种意识、一种战略、一种想像力、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正在成为广播事业发展的不二法则。新闻创新也正在以其独具的魅力,为广播新闻事业的发展带来竞争力和生存、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创新,广播发展的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意味着对现状的重新构建,对事物的不断探索。改革开放的中国是在不断创新中发展的,这股创新激情,也在激励着中国的广播人。创新,是广播发展的灵魂。  相似文献   

6.
韩超 《传媒》2023,(14):35-37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秉持“与城市共成长”的理念,守正创新,以内容、技术、平台为融合创新突破口,实现基础资源和核心能力的深度融合。本文立足成都市广播电视台融合发展实践,总结提炼其融合创新的突围之路,以期为城市台媒体融合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期导读     
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的1550多个广播电台开展了网上直播业务。面对各国争相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强化信息传播的国际环境,面对传统广播业务有限的发展空间,中国广播界也应组建自己的广播互联网,通过理论创新、机构创新、科技创新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期“专论”栏发表的杨贵明、伍刚《多媒体广播互联网》一文,对广播的发展走势阐发了他们的上述观点。 “专论”栏目中的另一篇文章,是杨叶青同志撰写的《网广播现状和经营理念》。该文结合网广播的现状作了较深入的思考,视角独特、观点新颖。它对读者了解国际和国…  相似文献   

8.
浅议广播的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播的改革与创新,是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关系到广播的生存与发展的重大课题。广播传媒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节目宣传、管理体制、产业经营、运行机制、技术进步等,因此,广播的改革与创新也应该是全方位的。  相似文献   

9.
统观我们广播艺,特别是广播艺精品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没有创新,我们的作品就会流于平庸,就不会有高质量的反映新时代、新生活的优秀艺术作品。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把我们的广播艺不断地从一个层次带向一个更新、更高的境地。创新是我们广播艺的灵魂,是广播艺保持青春活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0.
李戈 《声屏世界》2001,(12):20-21
江泽民同志关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科学论断,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就广播产业而言,体制创新是广播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广播产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新世纪的国际广播工作者,需要矢志不渝地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以新的眼光、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手段法捕捉新的变化,展示新的世界,赢得新的发展。 为了达到这一理想的目标,现在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网络广播。的确,网络广播对开创对外广播事业的新天地是最现实、最具开拓潜力的手段之一。但是,非通用语广播的传统运作模式眼下虽受到网络广播和视频广播的挑战,但它的作用和地位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是不可替代的。 那么,非通用语广播如何在世纪之交的新一轮竞争中迎接挑战、稳住阵脚、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步入新世纪,广播文艺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和挑战。随着受众审美需求的多样化和分层化,以及信息选择的多元化,广播文艺要找到我所特有、别人所无的施展空间,创新是惟一的出路,广播文艺节目的创新有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下面结合宁波人民广播电台创作的广播文学节目《桃之夭夭》进行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3.
郭昕 《河北广播》2005,(5):54-55
纵观广播发展史,创新是广播生存进而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一成不变早已成了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代名词,只有在经营意识、服务意识和人才管理方式上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广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4.
彭绩礼 《声屏世界》2001,(10):27-28
题记── 维,系物的大绳,也比作 一切事物赖以固定的东西。《管 子·牧民》:“国有四维”。又古人 以为天圆地方,天有九柱支持, 地有四维系缀。 面对浪迭波涌的市场经 济大潮和扑面而来的二十一世 纪,广播向何处去?广播的生存 和发展空间在哪里?已经成为 肩负危机感和使命感双重压力 的当代广播人迫在眉睫、不可 回避的重大课题。 笔者以为,构筑未来广播 大厦赖以“四维”之所系。所谓 “四维”者,就是:节目创新,夯 实广播根基;产业创新,拓展广 播家业;技术创新,强化广播优 势;管理创新,提升广播效应。  相似文献   

15.
2003年以来,广播媒体产业化研究逐步进入旺盛发展的新阶段,除了研究领域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对广播媒体产业化发展中若干热点问题的研究也趋于理性回归,对广播媒体产业化的一些基本问题的探讨进一步深入。同时.有关产业发展战略的学术资源和研究方法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广播发展的研究当中,促进了研究质量的提高和学术创新。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这个时代,是一个崇尚创新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创新的时代,是一个发展离不开创新的时代。广播若想在今后进入一个更加繁荣和快速发展的阶段,创新无疑是唯一明智的选择!近几年,辽宁电台针对媒体存在的传播渠道过剩、资讯过剩,节目同质化、克隆化现象比较突出的局面,以创新求突破,以创新促发展,以创新增效益,创新使我台的广播事业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7.
任波 《声屏世界》2008,(10):22-22
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充满了对新闻工作者的关心、信任和期望,让我们备受鼓舞。我们广播人更要充分认识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认真贯彻“五个必须”,以创新精神,增强宣传工作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赢得发展的广阔空间。具体说,就是要不断通过节目和管理的创新放大广播优势,做强广播。  相似文献   

18.
笔者针对传统发展模式对广播电视报生存发展空间的影响,创新发展模式以及广播电视报创新发展模式的方向与路径进行分析和阐述,指出电视报发展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沈黎 《新闻世界》2014,(3):34-35
处在这个目不暇接的新媒体时代,创新是发展的永恒主题。与人类共处已达百年之久的传统广播如何发展,广播新闻的创新使命艰巨。本文从内容、采编流程和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广播媒体创新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目前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参与到我们的生活中,很难再有人带着耳机收听追随一档广播节目。相较于中央及省级广播媒体来说,地方广播发展更加困难。然而由于广播的低成本运作和它的伴随性,在新媒体时代广播媒体的生存和发展,创新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文从地方生活广播的改革和创新这个角度探讨新媒体时代的广播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