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对异性交往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树立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念.  相似文献   

2.
校园集体舞的推广为青春期异性交往创造了健康、文明、理性、公开的交往渠道,它对青春期异性交往的影响主要包括:有效地满足学生异性交往的需要,减少早恋发生的可能性;有助于学生对异性的理解和对自身性别角色的认同;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增强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有助于青春期学生健康性心理的形成和人格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树立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念,形成正确的异性交往态度. 2.通过讨论,掌握与异性交往的一些准则,便于建立正常的交往. [活动准备] 1.制作Flash动画<小和尚的故事>. 2.搜集男女同学交往的事例,并写成投影片. 3.设计一个男女同学交往的短剧.  相似文献   

4.
[设计理念] 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除了生理上发生明显的变化,心理上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个时期的青少年会产生想与异性交往的渴求,但又故意表现出疏远异性的现象.这样一种矛盾心理常常导致青春期的青少年对异性交往产生许多困惑.因此,引导青春期的青少年学会和异性同学健康交往尤为重要.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这一特殊阶段,现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设计本节心理健康活动课,以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异性交往,学会和异性同学健康交往.  相似文献   

5.
校因集体舞的推广为青春期异性交往创造了健康、文明、理性、公开的交往渠道,它对青春期异性交往的影响主要包括:有效地满足学生异性交往的需要,减少早恋发生的可能性;有助于学生对异性的理解和对自身性别角色的认同;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增强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有助于青春期学生健康性心理的形成,促进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小学高年级学生异性交往发展的现状并探索有效促进异性交往发展的辅导策略,本研究以北京某小学9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进行了异性交往发展的问卷调查,通过分析了解到学生处于异性交往的"疏远期",对异性的评价较为单一,缺乏与异性交往的方法.基于该现状,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实践策略:开发"花季少年异性交往"跨学科系列课程,多方联动开展异性交往发展的辅导;结合阅读课、青春心语小报等多种形式推进对学生异性交往发展的教育.通过实践,学生了解了青春期异性交往的相关知识,学会了与异性交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异性之间如何交往一直是中学校园里遮遮掩掩欲说还休的一个话题,也是家长和老师的“心头大患”。其实,人类社会本来就是个异性社会,如果我们处在青春期的男女生之间就“闭关自守”“老死不相往来”,这只能造成心灵的扭曲和心理的畸形。要知道,现在的中学生总有一天要涉足社会,与异性交往将是必然的。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健康地与异性交往。  相似文献   

8.
朱鸿飞 《教师》2010,(28):116-116
提到异性交往,初中班主任往往视之为“洪水猛兽”,对其是讳莫如深。当代青少年异性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而且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学生中出现了所谓的“早恋”现象。对于这种情况,班主任往往联手家长,对他们进行“狂轰猛炸”,妄图消灭这种我们认为不健康的情感。其实,班主任只要细心观察,用心研究,你就不难发现,出现“早恋”的各种原因,归纳起来,无非是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活动背景】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青春期,随着性生理的发育,两性差异开始明显。男生女生的相处,也从两小无猜进入到异性疏远期。但是,表面上的疏远掩盖不了少男少女对异性的好奇。因此,引导学生客观认识性别差异,鼓励异性同学问的友好交往,将有助于学生塑造自己的性别角色,培养学生良好的异性交往态度,也能够为即将到来的青春期的异性交往铺垫“自然、大方”的基调。  相似文献   

10.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第二性征逐渐开始出现,“异性效应”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有较好的效果.分析表明,男女混合分组不仅对体育课本身具有积极意义,而且有利于学生心智的健康和情感发育,并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四个班级的分组实验表明,小学高年级课堂上混合分组,能促进异性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良好的积极的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11.
正常的异性交往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正常需要,是中学生走向成熟的必然历程,是中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社会、学校和家庭应积极鼓励和引导中学生进行正常的异性交往,使他们吸取对方的长处,习染异性的个性特征,克服各自的缺点,有助于他们塑造健康、完美、优良的个性品质.作为德育工作者的教师,应承担起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异性交往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要发展与健康成长,离不开各种社会关系。而男女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正如作家张爱玲所说:“这个世界不能没有男人,也不能没有女人,是他们构成了我们这个世界。”如何进行健康的异性交往,既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个体完善发展的重要素质与能力。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异性交往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看待异性交往,怎样和异性健康地交往,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青少年今后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当前中学生异性交往的现状怎样?如何对他们的异性交往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是当前教育者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我们于2004~2005年…  相似文献   

13.
正班会目的:通过班会活动,引导学生认识青春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通过班级讨论,引导学生了解早恋现象的特征,认清不正确异性交往带来的危害,把异性间的爱慕转化为纯洁的友谊,形成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念。班会准备:搜集青春期生理特点的材料、男女生交往的有害案例及引导异性正确交  相似文献   

14.
2014年12月23日,一份《平阴一中2014级男女生文明交往承诺书》在网络上热传,引来大量网友“吐槽”.《承诺书》的内容包括“禁止异性间嬉戏、追逐、打闹”“禁止接收或给予异性食品、礼物”“禁止给异性拎书包,外套等随身物品”“禁止男女共用一个餐盘、互喂食品”“禁止异性在操场、花坛、宿舍长廊、女生宿舍楼下等地点逗留”“男女交往至少保持44厘米以上,严禁异性间拉手、互挽胳膊、搂抱、抚摸异性头发等接触动作”等.而如此“严苛”的规定后面,还附带了严厉的处罚措施.触犯这些规定者,可能会受到班主任谈话、请家长、记过、留校察看直至劝退等处分.据了解,平阴一中所有的高一学生都已经在承诺书上签了自己的名字.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异性交往始终是一个普遍敏感的话题,尽管教师和家长均提醒学生要把精力用在学习上,不要因过早地恋爱而荒废了学业,但为数不少的学生仍然把师长的苦口婆心当成“耳旁风”,早恋现象屡屡发生.本文结合中学生异性交往的现状,系统论述学校在解决这方面问题的管理变革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根据句容城市职业学院三年制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发现当前我国中职生异性交往心理问题较为严重,存在异性交往尺度开放,传统道德淡化;异性交往动机复杂,功利色彩渐浓;异性交往消遣游戏性明显等特点.希望教育者今后在加强异性交往行为管理方面,能从心理及成因出发,切实提高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据四川新闻网报道:为了有效杜绝中学生早恋,成都盐道街中学在新学期制定了一个明确的制度,规定“学生异性之间的文明交往最近距离为80~100厘米.低于50厘米算亲密交往”。对异性之间在公共场所交往距离低于50厘米的,老师会对学生提出批评。情节严重的还要处分。  相似文献   

18.
浅议高职学生异性交往的特征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学生的异性交往所出现的问题及带来的社会影响,苦恼着学校及政府管理者。作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者如何把握大学生异性交往的现状,引导大学生度过健康的大学生活,已成为迫切的任务。本文通过抽样调查并应用统计方法,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异性交往的现状特征及引发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据报道,广东省的中小学班主任将从今年起,学习如何指导学生学会与异性交往,如何引导学生健康上网。据了解,广东省教育厅将在全省实施“广东省中小学班主任能力建设计划”,组织开展全省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20.
教学背景、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对其分析和相应设计思路如下: 前一个模块的主题是“异性交往”,这是校园中最敏感的话题之一,同时青春期性教育也是高中阶段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相继进行了“性别差异”、“性别角色”、“异性交往尺度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