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强调教师改变教学行为,上课时多倾听学生的发言,多关注学生的即时反应,而不是只按自己的教学预设组织教学,在倾听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有效诊断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发现学生理解上的独特性,并做出相应的总结与引导。然而由于受到主客观原因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倾听偏差现象,影响到倾听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正>绝大多数学生在发言时,便开始关注教师对自身发言过程的反应和期待教师对自身发言的反馈,这是一种评价期待。课堂理答是对评价期待的反馈,这既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评价行为,对学生表达力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1.积极理答,让学生敢于表达。首先,在课堂中,学生被他人尊重的需要常常表现为学生表达时被倾听的需要。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无论学生表达的质量如何,教师都应扮演好学生的忠实听众,这不仅有助于教师把握学生理解的偏差点和观点的创新处,  相似文献   

3.
1.倾听是有效交流的基础 倾听是有效交流的基础。这里所指的倾听有三个层次:一是学生倾听教师的讲话;二是学生倾听学生的发言;三是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只有在理解相互表达意思的基础上,才能使教学得以有效开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交流中,要注重培养倾听的良好习惯,不仅学生要注重倾听,  相似文献   

4.
叶彩红 《科学课》2008,(8):17-17
1.倾听是有效交流的基础倾听是有效交流的基础。这里所指的倾听有三个层次:一是学生倾听教师的讲话;二是学生倾听学生的发言;三是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只有在理解相互表达意思的基础上,才能使教学得以有效开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交流中,要注重培养倾听的良好习惯,不仅学生要注重倾听,教师也要给自己尽量倾  相似文献   

5.
一、在动态生成中及时“变奏”教学流程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学生主体性、自主性逐步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教师应该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及时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  相似文献   

6.
董娟 《小学生》2010,(4):66-67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全方位、高质量、多层次地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一味追求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总想让学生多发言,活跃课堂气氛,却无形中忽略了倾听的重要性,其实,倾听比发言更重要。“听”是人们一切语言交际活动中最重要、最基础的环节,是人们获取信息、求得知识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也要认真倾听学生发言,并注重示范引导学生准确表达,从而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8.
教学是一个交流互动的过程,在思想品德课上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倾听教师和其他学生的发言,对于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很有帮助。在教学中通过借助情境,能吸引学生倾听,提高学生发言质量,促进学生相互倾听等,从而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把说的机会更多地留给学生,让学生畅所欲言,使每个学生都有自由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每个学生都要听取他人的发言,教师和学生都有表达和倾听的义务。”只有倾听才能实现心灵的沟通,笔者在教学中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10.
倾听是获取信息、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应具有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通过倾听教师的讲解,倾听同学的意见来弥补自己思维的不足,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使自己的认识更趋完善。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倾听的艺术,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从而有效地提高科学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总有学生因不注意倾听而发言与问题毫不相关,更有学生发言游离于主题,不能真正与文本语言产生回应。而教师由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倾听,只好把学生发言的内容不断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12.
话语即权力,话语在社会中受到各种权力关系的控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话语权力会干扰教学对话的进行,影响言说的平等和真实。倾听教育致力于打破文化定势和心灵桎梏,重塑教育精神与现代人格。倾听教育视野下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基于倾听的有效对话与合作共生。实施倾听教育,教师应通过尊重学生获得学生信任,与学生共同确立课堂上倾听并尊重他人发言的民主对话原则。循环式讨论能够很好地克服发言顺序对言说者话语权力与角色心理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课堂上专心倾听他人发言,既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只有认真倾听他人发言,你才会从他人的发言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方法,或得到启发完善自己的认识。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倾听时善于抓住重点及时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多分析、评价他人的意见、观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有时我们看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很积极,教师在一边“倾听”着学生的发言,并不时地肯定或赞扬学生的回答,这样的“倾听”是真正在倾听吗?下文中,笔者结合近几年听课学习的实例,试从语文课堂中存在的教师倾听缺失的现象中,探究如何提高自身倾听技能,从而引导学生有效倾听、精彩表达。一、课堂上,老师真的倾听了吗?在《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中有一个十分生动的比喻,“倾听学生的发  相似文献   

15.
唐诗曰:“一叶落而天下知秋。”宋诗亦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确,“一叶飘落而知秋,一叶勃发而见春”,平常事物往往是大干世界的缩影,无限常常就蕴涵在有限之中。教育是由细节构成的,教学细节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含着智慧;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着深刻。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关注细节,关注学生的每一次发言,关注课堂气氛的微妙变化,捕捉其中的闪光之处,适时引导,就可以使我们的教学过程充满思辨与灵性,充满智慧和创造,就会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师应该走下神圣的讲台,抛开“师道尊严”的架子,带着民主善听的耳朵走进课堂,与学生们平等地对话,作一个平等的人来倾听学生的智慧,倾听他们的独特的理解,倾听他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感受孩子们对文章的独特理解,感受他们带给我们的震撼。  相似文献   

16.
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课、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因此,在各科教学中重视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显得十分重要。笔者结合任教财会专业课的教学情况,谈一谈在财会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相似文献   

17.
王娟 《教师》2019,(16):30-30
一位称职的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发言,从他们的发言中生成、提炼出智慧的火花,燃放教学机智、点亮课堂的精彩。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培养倾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一、倾听教育的内涵教育是慢的艺术,倾听是静的艺术,倾听教育能真正触动教育的脉搏。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倡"精神助产术",强调教师和学生是世界知识和真理的探索者,在人格上互相平等;教师相信学生能创造和发现真理;教师通过提问,倾听学生发言,研究和理解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学者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写道:"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孩子有着独特的观察、思维与情感的方法,教师应通过倾听参与孩子生命  相似文献   

19.
课堂作业是学生课堂独立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它一方面能使学生将刚刚理解的知识加以应用,在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能暴露学生对新知识理解应用上的不足。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在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教师课堂讲学生课外练,既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充分利用了学生课外时间,因此,不惜挤掉学生独立作业与反馈时间  相似文献   

20.
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入,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许多英语教师个性鲜明、力求创新的教学行为而感到十分欣喜,但由于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认识上存在偏差,教学实践中存在误区,从而导致初中英语教学低效或无效现象十分普遍.纵观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有些英语课是令人失望的,教师的教学没有吸引力,在课堂上学生们浮躁、不安分,表现在不能倾听别人的发言,不能静心思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