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孙敏 《教师》2011,(7):37-37
众所周知,课堂讨论是学生课堂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高质量的课堂讨论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凸现学生能力,彰显学生个性,达成课堂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平时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尤其是各种公开课、各类赛课活动中,由于许多教师理解上的偏差、操作中的不当,致使课堂讨论出现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伪讨论"和过多、随意地利用课堂讨论的现象,这样做显然收不到讨论应有的实效,造成课堂讨论"质"低"量"不当的局面。下面结合一个课例,谈谈我对课堂讨论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一些教学方法正在被慢慢淘汰,随之而来的数学课堂出现了一些喜人的变化,课堂变"活"了,教学中更注重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但在欣喜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丝忧虑,课堂上出现了一些形式上的讨论、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3.
徐星 《上海教育》2011,(10):22-23
"圆桌"的目的是让更多人参与到课堂中来,以学生为课堂的中心,以讨论为课堂的基础。这种方法有来自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强有力支撑。在与部分参加过"上海-加州影子校长"项目的校长交流"课堂在转型"话题时,不少校长都提到了美国的一种独特的课堂教学模式"圆桌"。  相似文献   

4.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科学探究过程的要素中有一条:合作与交流。课堂教学中的"合作与交流"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的途径来实现的。课堂讨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来实现的,那么怎样才能合理地组织学生高效讨论呢?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课堂讨论顺利进行陶行知提出:"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良好的教学氛围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促进情感的交流,形成积极的课堂情景,对课堂教学效果起到"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晓峰 《考试周刊》2010,(39):81-82
新课改强调师生的互动、生生的互动和交流,引发我们越来越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课堂教学。"课堂讨论"是其中的重要途径,但数学课中的课堂讨论在实际运用中却往往容易变味。本文作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际,理论联系实际,就数学课堂中讨论教学中的如何确定讨论题目、讨论方式、讨论总结等流程作出思考。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而作为学生与学生之间沟通、学生与教师交流和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课堂讨论,已经全面地走进我们的课堂,深受教师的青睐。教育家哈里.麦克多斯认为课堂讨论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新的看法和动力,会使学习任务完成得更自然更有效。开展科学有效的课堂讨论,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讨论是提高教学效率,构建师生互动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课堂讨论是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特定问题,或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在集体交流、探讨中相互表达个人见解,以达到集思广益、探求真理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堂讨论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彻底转变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进而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基于此点,本文就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课堂讨论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9.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师生双方积极思考的重要手段之一。"课堂提问"就是通过巧妙的激疑、设问来引起师生双方积极的思考讨论;而思考是学习深入的源头,是将所学知识进行内化的过程;讨论是学习交流的手段,是师生、生生将观点和方法进行交互的过程。可见,"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杨林全 《化学教与学》2012,(5):46-47,32
当下的化学课堂走在"五严规定"的轨道上,高举"高效教学"的旗帜,走得太快了。作者以自己的实践为例,叙述了化学课堂教学需要慢下来的理由和具体的做法,旨在与大家交流讨论,再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严肃、正统、不苟言笑,这些旧社会私塾先生的教学秉性,在现如今推行素质教育的现代化课堂中,已然不切实际。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老师,面对一个个稚嫩而又个性十足的小学生,成为"私塾先生"那是万万不可的!我是一个十分"孩子气"的数学老师,我喜欢在课堂中走到学生中间,和学生打成一片,以大朋友的身份和学生平等交流、讨论。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再次呼吁教师应退出"独霸讲台"的统治地位。结束教学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讲结论,学生照模仿的形式进行,学生知识的获得是通过教师大量的灌输、讲授的过程中完成。课堂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可设计:"游戏"、"智力竞赛"、"实验探究"、"问题答辩"、"讨论交流"等多种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加强师生交往,构建平等、互助、互动、双向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数学语言训练,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在教学中适时组织恰当的课堂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有针对性的设计"说数学"的环节,训练学生的听说数学的能力;积极倡导学生"写数学",通过写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交流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高中历史教学也一样,很多问题要通过讨论在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探求真理。它改变了教师在课堂上"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式,把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中解放出来,自主探究、自主探寻真理。在此,把教育教学实践中一些想法和做法说出来与同仁们交流,敬请同志们多提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5.
"交流"是数学课堂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只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不断进行有效交流,才能使课堂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课堂讨论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分别针对"课堂讨论"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把握的关键点、课堂讨论的形式和特点进行了阐述,指出"课堂讨论"式教学能够活跃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7.
沈庆九 《学周刊C版》2011,(1):117-118
课堂讨论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对话和商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的信息交流,是“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以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课堂讨论的流行,突破了传统课堂师生信息的交流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单向“训导式”、双向的“问答式”的交流局面,发展成为了师生纵向交流和学生问横向交流的立体网络状结构。本文从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的目的、讨论论题的来源、讨论的组织形式等三方面,对课堂讨论进行分类辨析,以期合理使用课堂讨论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秀峰区小学数学"以学论教"课堂观察表2,以个体学生为主要观察对象,通过跟踪观察2-3名学生在课堂上的系列表现,分别从"解决问题方面"、"学习态度"、"交流与合作"和"特殊情况记录"四个维度对学生进行个案研究(见前表)。前  相似文献   

19.
小学信息技术作为一门以上机操作为主的学科,更多地体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我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即从完成某一"任务"着手,提出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再通过讨论、讲解或操作,使之完成"任务",学会相关的理论或技能。  相似文献   

20.
课堂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直接接触交流的第一场所,是实施教学的主要阵地。我认为,应该让课堂真正"动"起来。究竟如何"动",下面我就从教案的准备方面谈谈我的想法,供大家一起学习和讨论。一、教案设计的主线好的教案可以从中看出教师上课的思路、方法以及教学的目标。要推进素质教育,教案设计首先要围绕"素质"这一主线,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为主要目的,而非多做几道习题那么简单。所以在设计教案之前不仅要考虑教材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