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设计思路一、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这次习作练习——写一篇新闻报道,写作素材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学生有所观察,有所经历,有所体验,从取材方面来看是“易于动笔”的。这次习作的目的也十分明确——为学校广播站或黑板报写一篇报道。二、学科融合,开发资源在这次写作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和体育教师进行协作,请体育老师指导学生开展一次比赛(如:拔河、跳绳、踢毽、篮球赛等)。比赛之前,教师要做精心的布置,在比赛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习作指导应“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由此可见,贴近生活,引导实践,激发兴趣,自主习作,是小学习作指导的方向。以下介绍几种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写的习作指导课教学模式,供教师在习作指导中借鉴参考。一、参加实践活动→回忆活动过程→点明活动重点→动笔习作→组织讲话小学生以感性认识为主,凡是能让学生先进行实践活动,再进行习作的,都可以减轻学生习作难度。如《记一次野炊《》一次秋游《》登山比…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实践中借助“人文性”思想武器,摒弃传统习作教学,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才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这次习作练习——写一篇新闻报道,写作素材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学生有所观察,有所经历,有所体验,从取材方面来看是“易于动笔”的。这次习作的目的也十分明确——为学校广播站或黑板报写一篇报道。  相似文献   

5.
黄冬梅 《黑河教育》2013,(11):36-37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要“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遵循课标的这些要求,我在作文教学中采用让学生乐意写、自由写到学会写的“三部曲”方法指导学生写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由此可见,让学生"易于动笔"和"乐于表达"是习作教学的关键,为此我进行了"轻松作文--让学生在快乐中习作"这一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由此可见,让学生"易于动笔"和"乐于表达"是习作教学的关键,为此我进行了"轻松作文——让学生在快乐中习作"这一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帮助学生寻找到作文的活水之源,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写自己想说的话”。有“习作的信心”。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是作文课“有效教学”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小学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又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而写景类作文又是各种作文中较难指导的一种。很多学生在写这类作文时都显得内容空洞,只能勉强用上诸如风景优美、鸟语花香之类概括性的词语,很多老师面对这类作文也感到束手无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如何指导学生在写景类习作中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笔者认为合作习作是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三年级这次习作教学,我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放松的心态中进入习作训练过程,以消除习作的神秘感,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部分的实施建议中对写作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让“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落到实处呢?我结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习作一”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一系列追问.  相似文献   

12.
余宪 《湖南教育》2007,(8):27-28
一、习作内容贴近生活:让学生有话可写《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鉴于此,我以活动单为载体,创造性地进行作文指导,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文指导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习作教学实践证明,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只有做到学中有导,以导促学,才能让习作教学“活”起来。  相似文献   

15.
习作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从口语表达到书面表达的训练和提高的过程。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也就是说习作教学因让学生多留心观察、在思考的基础上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学习状态,方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如何才能做到呢?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生活化正是小学习作指导最为有效的方法,下面笔者就以一位教师执教的《森林超市招聘会》这一习作指导课为例,谈谈生活化习作的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学生实际”是学生习作过程中表述和交流的对象。习作教学只有引导学生“关注现象,热爱生活”,才能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运用中“易于动笔”,在生活需要的驱动下“乐于表达”。《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界定“生活”的:“人或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实践证明,生活越充实,作文内容就越丰富,学生才会写出令人耳  相似文献   

18.
<正>习作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作水平的高低是语文核心素养水平的重要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写作;应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如何让学生乐于写作、积极参与写作实践,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部分的实施建议中对写作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让"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落到实处呢?我结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习作一"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一系列追问。第一问:为什么选三年级上册"习作一"追问?这是我要解释的第一个问题。一、二年级都是写话,暑假一过,学生就要开始写习作了,不仅学生,就连家长都感  相似文献   

20.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同时,恰当定位习作指导课与讲评课的教学内容,有利于作文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指导课主要定位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明白写作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