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南京市作为民国首都,在首都建设时期为了筹集住房与自来水工程的经费发行了特种建设公债.南京市府为了该公债的顺利发行与成功推销做了诸多努力,既科学合理地拟定条例章程,又整理市产与车捐收入为公债提供基金担保,还采取多种办法进行销售.公债的推销效益却十分低下,其原因主要是国民政府发行的大量中央公债限制了南京特种建设公债的推销.  相似文献   

2.
王挺 《兰台世界》2006,(4):65-66
一、我国早期公债对民国公债的影响中国早期公债是随着西洋人的枪炮一起进来的,这个时候公债主要是外债。这些公债大多是用在非生产性质上,一般掌握在国家手中,老百姓手里持有的数量很少。内债相对外债的发行要晚一些。清政府对内第一次发行公债是在光绪二十年(1894),总共发行了1100万两。这次公债主要是为了应付甲午战争军费开支;第二次内债是光绪二十四年发行的“昭信股票”,其目的是为了偿付《马关条约》;最后一次是辛亥革命开始,为了应付时局于宣统元年(1909)年发行“了爱国公债”。这些公债多以国家的关税、盐税、统税为主要担保品,其…  相似文献   

3.
《湖北档案》2009,(12):F0003-F0003
说明:1930年至1934年,湘鄂赣根据地在遭受国民党反动派经济封锁及多次疯狂围剿的情况下,为保卫红色政权、开展革命战争,发行了“革命战争公债”,用来补充战争经费的不足。这里收集的是湘鄂赣及湘赣根据地公债债券,由湘鄂赣及湘赣苏维埃政府财政部于1932年7月至1933年10月发行,分湘鄂赣省短期公债、湘鄂赣省二期革命战争公债及苏维埃湘赣省革命战争公债三种。  相似文献   

4.
《档案与史学》1999,(3):14-22
1950年元旦伊始,各大报纸刊载了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签发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令”。”’这是建国后首次发行的国家公债,目的在于抑制通胀,回笼货币,稳定物价。首期公债预定发行二亿分,华东地区负责推销四千五百万分,而上海即承担了三千万分的推销重任。这在当时经济凋敝,百废待兴的情况下,承销如此巨额的公债对于上海这座全国最大的城市而言,也绝非易事。但上海市府及各界以国家为重,决然挑起了这副重担。市府将完成公债发行列入全市当年六大任务来落实,各行各业亦全面动员,积极捐输认购,从而使首期国债的发行得以基本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5.
有报道称,一份由财政部牵头起草的有关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方案,已多方征求过意见,并提交到国务院等待批复。与此同时,财政部也已在预算司下新设立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处,专门负责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人员已初步到位。有媒体称,这表明,中央政府可能允许省级地方政府发行公债。  相似文献   

6.
(1)美国西北地区图书馆和信息资源委员会(LIRN)从美亦尔基金会得到了三百五十万美元帮助太平洋西北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之用。 (2)美国普罗维登斯市政当局已决定要求政府发行三百万美元公债帮助该市公共图书馆修理房屋。该馆共有三座大楼(分别在一八九二年,一九○○年,和一九五三年建成的),现均  相似文献   

7.
信用的普遍缺失是当下社会的一大通病。没有信用的政府和没有信用的市场是可怕的。一个极平凡的农民雒玉鳌和他的乡亲们能做到的,也是我们大家原本都该做到的:讲信用  相似文献   

8.
信息传真     
南通市进一步加强信用档案建设日前,南通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投资软环境的意见》,提出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进一步加强信用档案建设的要求。市委、市政府要求大力培育信用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中介组织和个人,提高政府的公信度,建立企业信用诚信体系、企业信用管理信息系统和企业信用评价监督体系,逐步建立全市统一的个人信用档案,实行信用信息资源共享和免费查询。《意见》的出台为进一步优化投资软环境,努力实现全市招商引资的“撑杆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南通市如何加强信用档案指明了方向。(余晔)建邺区人大、政…  相似文献   

9.
工部局(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是旧上海公共租界的市政组织和领导机构,它正式成立于1854年11月7日,到1943年工部局解体,1946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收回租界,工部局存在了近百年的历史.发行市政建设债券是工部局筹集资金、加快租界市政建设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之一.据记载,工部局成立伊始就通过发行总额仅1000元的公债,用于购买土地,建造巡捕房.以后,工部局几乎每隔一年或几年就发行年息6厘至10厘的公债,直接用于租界的各项市政建设.当然,如今存世的上海工部局债券的总数是不会少的,但对工部局债券的研究似乎并不深入.  相似文献   

10.
企业信用主要包括资金信用、商业信用和商业信誉。它主要涉及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银行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信用。企业信用档案就是把这些有关方面的企业信息汇集起来,进行加工储存,从而形成企业的信用资料。讲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一个企业的信用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融通资金需要信用,企业到银行贷款需要信用,企业上市、发行债券需要信用,企业信用发展的程度决定着经济发达的程度。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制度对抑制企业失信行为,增强社会观念,规范社会经济秩序,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推进社会文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周重礼 《湖北档案》2003,(10):36-36
早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就尝试使用金融工具为红色政权服务。在各苏区相继成立银行、发行纸币公债。1923年在中央苏区建立了国家银行并发行货币,第一任行长是毛泽民。但鲜为人知的是1933年,方志敏在闽浙赣省苏区成功地发行了闽浙赣省苏维埃银行股票,这是红色政权发行股票的第一次尝试、被称之为“红色股票”。  相似文献   

12.
日前,江西省宜黄县档案局(馆)收集到3张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发行的经济建设公债券进馆,其面值分别为伍角、壹圆和贰圆,编号依次为:224058、147251、451564。据专家介绍,这3张公债  相似文献   

13.
本人是钱币爱好者和收藏者,多年前,在康乐县一农民家中购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九月发行的“救国公债”一张。这张“救国公债”券见证了抗战的历史。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卢沟桥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战火到处,商业萧条,税收大减,前方急需军费日渐增多。为解决困难,国民政府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发展网上支付的障碍主要是未建立起社会信用体系和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进入了电子商务时代,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就显得更为重要。但是,我国的信用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或者出于法制不健全,或者出于体制弊端,企业和企业之间能赖账就赖账,企业和银行之间拖欠贷款更是家常便饭。银行发行的信用卡,不仅使用者数量很小,而且实际上就是存款卡,因为恶意透支的人太多,银行只好严加防范。毫无疑问,在这种恶劣的信用环境下发展网上支付将遇到很大阻力。另一方面,各商业银行的金融电子化采取了各自为政的方针,…  相似文献   

15.
《出版参考》2008,(8):8-12
以“回款难”为集中体现的结算信用问题不仅长期令业内人士感觉头痛和无奈,同时也困扰着整个行业的和谐、健康发展。为全面了解当前图书发行领域的结算信用状况,尝试通过定期的信用监测和信息披露,切实推进行业诚信建设,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物发行管理司和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自2007年10月中旬起联合开展了首次“图书发行单位结算信用情况调查”。调查对象为所有独立开展发行和结算业务的正式图书出版单位(已统一发贷和结算的单位多家视为一家,分刊发贷和结算的一家视为多家),共计548家。  相似文献   

16.
<正>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全国各地有许多原革命根据地的群众,陆续到其所在地区的中国人民银行,纷纷要求将手中所有的根据地钞票、公债、股票、粮票、谷票兑换成人民币。仅江苏省范围内,那些原属老革命根据地(简称老区)的群众纷纷要求银行收兑老区所发行的钞票。品种包括江淮银行所发行的江淮币、江南银行所发行的江南币,以及抗币、边币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部分发行集团由于应收账款居高不下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增加了资金成本的支出,极大地影响了发行集团的经营运行,严重地困扰发行集团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正确认识并切实开展对应收账款管理的研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为搞好应收账款管理,首先必须制定完善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以有效防止坏账损失的发生。一、集团公司应收账款信用管理应设立信用管理部门来实施集团公司的信用管理。作为集团公司的中层管理机构,信用管理部门的职能是计划、组织、指导、协调、监督集团公司的信用管理,其主要工作包括客户信息管理、客户信用分析、应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学术界对信用档案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信用档案和个人信用档案的问题上,而对政府信用档案的研究寥寥无几,本文试探讨政府信用档案的定义内容、建立政府信用档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后提出建立政府信用档案的具体步骤、措施及设想。  相似文献   

19.
浅议我国信用档案管理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但目前我国维系各个经济主体的信用关系相对脆弱,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制约了社会各个经济主体的经营活动,甚至造成信用危机。所以,建立社会信用系统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识,信用档案管理体系的建设亦成为社会各个方面,特别是档案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采用何种信用档案管理模式,目前还存在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鉴于我国刚刚完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信用制度和体系尚待完善的这一具体国情,信用档案管理不宜采取单一的模式,而应实行多元化的信用管理体制,以利于我国信用管理体系的尽快建立和完善,并在信用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回款难"为集中体现的结算信用问题不仅长期令业内人士感觉头痛和无奈,同时也困扰着整个行业的和谐、健康发展.为全面了解当前图书发行领域的结算信用状况,尝试通过定期的信用监测和信息披露,切实推进行业诚信建设,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物发行管理司和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自2007年10月中旬起联合开展了首次"图书发行单位结算信用情况调查".调查对象为所有独立开展发行和结算业务的正式图书出版单位(已统一发货和结算的单位多家视为一家,分别发货和结算的一家视为多家),共计548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