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唐代许多鬼神叫三郎,并非是因为唐玄宗的名字叫三郎,在玄宗以前,就有叫三郎的鬼神;三郎常用来指称才貌出众、备受宠爱且排行第三的青年男子,唐玄宗叫三郎可能就因为这个缘故;本文最后论证了唐代出现的关三郎不是关羽,而是其三子关索.  相似文献   

2.
耶律家族汉化很深,不仅重视儒学教育,而且十分注重艺术教育,辽代东丹王耶律倍精通绘画、圣宗耶律隆绪和兴宗耶律宗真兼通音律与绘画。至金元时期,耶律履以博学多艺闻名,而尤工于绘画,后世存其作品并多有评述。耶律楚材精于鼓琴和书法,为后世所盛赞,其子耶律铸则因精通音律而提领制成宫廷《大成乐》流传史册。  相似文献   

3.
清代词体声律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音律考索为主导,以协律和乐为目标。宋姜夔词所附旁谱是最珍贵也最受关注的词体音律文献。乾嘉间元抄善本《白石道人歌曲》及《词源》的重新刊行,吸引了相当一批学者投入到姜词旁谱释读的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综观清代姜词旁谱研究,主要有两种取向:一种属于乐学研究,学理性较强,在释谱思路和方法上颇有开创;另一种属于词学研究,其目的在于以考谱正词律,以谱字佐证词体声律理论。  相似文献   

4.
嵇康是魏晋时期著名的音乐家、文艺家和哲学家,精通音律,善于弹奏古琴.嵇康通过音乐这一特殊语言形式来表达他对社会现象和人生经历的大彻大悟,形成了在自然平和、飘逸洒脱的人生态度下极富独特内涵的音乐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5.
田明 《兰台世界》2011,(11):11-12
嵇康是魏晋时期著名的音乐家、文艺家和哲学家,精通音律,善于弹奏古琴。嵇康通过音乐这一特殊语言形式来表达他对社会现象和人生经历的大彻大悟,形成了在自然平和、飘逸洒脱的人生态度下极富独特内涵的音乐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中国南宋婉约派词人兼音乐家姜夔,工于诗词,精通音律,仕途不济,但却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大乐议》代表当时宋代音乐领域的最高水平,为后人在音乐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7.
李珊 《兰台世界》2014,(10):7-8
中国南宋婉约派词人兼音乐家姜夔,工于诗词,精通音律,仕途不济,但却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大乐议》代表当时宋代音乐领域的最高水平,为后人在音乐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8.
唐代登高诗以感叹人生、忧时伤事为主要内容,感慨、感喟、感怀、感伤为情感基调。唐代文人普遍具有社会关怀、民生关怀,他们的诗作体现出古典诗歌的悲怆美、意境美、音律美,具有较高的艺术魅力及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
唐代山水田园诗以其真情的绝唱、隽永的神韵、灵动的色彩,卓然特立,永远闪烁着璀璨夺目的艺术光辉。而在唐代山水诗的创作群体中,王维又是我国最负盛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他精通音乐,又擅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假日制度,始于距今2000多年前的西汉年间。只不过当时的假日因官员都要沫浴更衣,故称“沐休”。汉代规定,朝中官员每天返家沐休,称为“五日休”。有点类似今天的五天工作制。到了唐代改为旬休,官员每十天可以休息一天。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历史上所有的君王中,唐玄宗李隆基是其中少有的音乐天才.李隆基拥有多种音乐技能,对作曲、指挥和演奏等均十分精通,史书对他的记载是"性英断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就是说他是一位英武多才,以音乐和书法最为擅长的全才.  相似文献   

12.
叶玲 《兰台世界》2016,(4):132-134
唐代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高度繁荣的一个朝代,除了实行开明的统治政策外,还进一步强化各种制度的建设,尤其注重对官吏廉政管理制度的建设,既有完善的三省六部制,又有严格的官员选拔制度,还有细致周密的监察制度作保障,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唐代的政治清明,国富民强。  相似文献   

13.
唐代中央政府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甲历库和南曹加起来至少有10个。其管理人员大致可分三类:主管官员、专知官员和一般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4.
在武术长时期演变发展中,逐渐受到唐朝老百姓与皇族的重视与喜爱,唐朝官员为选拔优秀的军事人才,创立唐代武举制度。本文主要分析与探讨唐代创立武举对我国武术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北宋行政假期制度沿袭唐代而又有发展。不仅休假日较唐代增加,而且在假期除谒、假日修务等方面还有发展。休假制度既是国家行政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宋代统治者对官员予以奖惩,借以缓解冗官问题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由于受到古代封建政治制度的制约与影响,皇帝按照规定发给官员的俸禄不能满足其需要,"隐性"收入便成为官员的众矢之的。本文针对唐代官员的隐性收入进行了分析,并归纳出了非法获取"隐性"收入的社会政治背景和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由于受到古代封建政治制度的制约与影响,皇帝按照规定发给官员的伟禄不能满足其需要,“隐性”收入便成为官员的众矢之的。本文针对唐代官员的隐性收入进行了分析,并归纳出了非法获取“隐性”收入的社会政治背景和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8.
北宋女词人李清照有一篇辞锋锐利的《词论》传世。《词论》明确提出词“别是一家”,对北宋许多重要词人都提出了批评。《词论》的诗词分野观,后世争论很多,而且以否定的意见为主。事实上,如果能对《词论》区别诗词的用意作进一步廓清,并分析一下它何以在北宋时代由一位女词人明确标举,就很可以避免过分绝对化的论断。 论者一般认为,《词论》提出了关于词的五个标准:一、协律;二、铺叙;三、典重;四、情致;五、故实。但《词论》文义的核心在“协律”。所谓“铺叙”、“典重”等标准都  相似文献   

19.
在唐代,具备相当的文学素养是文官任职资格中的重要条件。唐代礼官的选任之所以看重文才,与唐代政治文化背景、所强调的参政之"文"的性质以及礼官的职事内容均密切相关。礼官任职资格中的文学因素,因礼官职能及官员品阶而不同。以礼官职能而论,礼部礼官较太常寺礼官更为重视选任者的文学才能;以官员品阶而论,低品阶礼官较高品阶礼官对文学才能要求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广播电视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经常要碰到口语和音韵的问题,并且要求处理好,因为这些将直接影响听觉和视觉的效果。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出身于世代书香之家,从小受到父母文化学术修养的熏陶,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工于诗词,长于文赋,精通音律,善于作画。李清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