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世界经济竞争模式已由资本竞争转变为技术竞争,高技术产业成为知识经济的支柱,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是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生命线。本文调查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效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张钟方  侯立军 《预测》2023,(4):58-65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本文立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产业化,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衡量地区数字产业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并利用2003—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和随机前沿方法,实证分析了数字产业化水平对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虽然各地区数字产业化水平均存在显著上升趋势,但多数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地区数字产业化水平有助于提升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同时,企业规模、技术密集度和地区市场化程度在数字产业化与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关系间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3)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尽管有所提高,但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且地区间存在显著的β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下我国高技术产业化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化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伲存在的主要问题,指我国高技术产业化应遵循的指导思想,探讨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化发展上台阶的的政策措施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技术企业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国际化是我国高技术企业成长必不可少的手段。在借鉴国内外高技术企业国际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技术企业国际化的现状,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和分析我国高技术企业国际化战略,提出我国高技术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模式选择建议,为我国高技术企业成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沿海开放区高技术产业化现状的调研,借鉴国外发展高技木产业的经验和教训,对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化的过程、动力、模式、途径、主攻方向、关键、企业文化、管理体制、风险投资、法规等十个方面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探讨的意见。试图从高技术的产业化与世界新的产业革命的联系上,进一步阐发世界面临一场新的产业革命的深刻根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资源学派的内涵谈起,由企业与企业间独自拥有的资源特性引申到行业与行业间的特性,进而引申出高技术企业“六高”的特性是区别于传统企业的独特资源组合,并且针对高技术企业“六高”的特性,从理论上对高技术企业战略思想平台的建立及实践意义进行了论述,在战略管理思想平台的支持下对我国高技术企业存在的问题与障碍进行了剖析,总结出了我国高技术企业管理中的不足,在总结我国高技术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的基本上得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思想平台,是中国高技术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中科院研究所在推进高技术产业化和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作为;对研究所履行高技术产业化前端和源头的职责中存在的政策、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风险投资公司支持系统辨识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投资公司是专门经营风险资本的非金融性企业,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离不开风险投资公司,这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进而导致了全球的发展热潮.风险投资公司的支持系统是指确保公司创立、发展和良性运营及与风险企业协同共生的各种相关条件的总和.当前我国亟待认真探求风险投资公司的支持系统,针对薄弱环节,制定政策,加大发展力度.这对解决我国风险投资公司发展难点问题,迎接全球性高技术激烈竞争的挑战,不仅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同时必将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化发展和跨世纪经济腾飞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韩兵  苏屹  李彤  万民 《科研管理》2018,39(3):11-19
高技术企业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等特点,是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在国家发展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根据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在考虑时滞效应的基础上构建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两阶段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应用动态两阶段DEA模型对两个阶段的绩效进行评价,通过对我国27个省域2012-2015年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评价,全面分析各省高技术企业在技术研发以及技术转化两个阶段的效率。研究表明:我国各省之间的高技术企业在技术创新水平上存在很大差距,而且大部分地区的高技术企业存在重视中间成果而忽略商品化产出的问题,需针对不同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差异性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对策。研究成果为更客观的评价我国不同地区间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供了工具,为不同地区制定相应的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纵观历史,重视科技成果产业化一直是世界竞争发展的需要。硅谷的神话并非不可复制。在上个世纪60年代。当我国尚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就认识到科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在进入21世纪市场经济时代的今天,经济的竞争愈来愈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表现为科技成果(特别是高技术成果)的转化数量、质量和转化速度的竞争,科研成果与企业结合仍是推动产业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高技术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高技术企业还存在很多不足,作者通过实地调研,就高技术企业发展提出对策,同时从政府的扶持及引导方面提出了建议,为高技术企业的发展及政策相关部门的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技术创新已成为制约我国高技术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积极探索灵活有效的技术创新手段成为摆在高技术企业面前的重大课题.鉴于国际上基于三重螺旋的官产学合作已成为高技术企业最灵活的技术创新手段,针对三重螺旋理论在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战略选择与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3.
张振辉  樊群  达庆利 《科研管理》2001,22(3):108-113
本从技术与市场的角度研究高技术企业的组织创新,并针对我国高技术企业的发展现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技术产业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化过程,本文时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化问题进行了思考。认为在进行高技术产业化的时候,应该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在认识技术生长周期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化;二是应考虑高技术产业化时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三是要建立高技术产业化的外部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5.
叶明  鲁咏梅 《科研管理》2000,21(4):91-96
倪光南、王选被“炒”、彩电价格大战、伟哥开泰被禁等事件使人们日益认识到高技术企业伦理的深远影响。高技术企业伦理是其成长中与资本、技术、制度同样意义重大的方面;它把企业伦理学的研究落到实处,延伸到高技术企业;它与经济学研究中人精神回归的趋势相呼应,我们对企业伦理关系的研究是从高技术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及企业与社会之间三个方面进行的。  相似文献   

16.
民营高技术企业发展的障碍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高技术企业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民营高技术企业的发展也遇到一定困难,如融资渠道狭窄、税赋负担沉重、高技术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政府部门应该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和创新,改善民营高技术企业的生存环境,促进民营高技术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林莉  周鹏飞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2):232-234
高技术企业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但其面临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和市场环境,企业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其成长问题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文章阐述了基于知识观的企业理论,从知识的视角论证了知识联盟与高技术企业成长的内在一致性;分析高技术企业的生命周期与成长要素,剖析了基于知识联盟的高技术企业成长机制并提出知识联盟视角下我国高技术企业成长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8.
肖元真 《软科学》1992,6(2):40-43,55
<正> 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和高技术产业化是发展高技术的关键。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只有加强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并使之产业化,才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我国已把跟踪世界高技术研究和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技术成果商品化过程中新企业衍生的微观机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冯玲  陈林奋 《科研管理》2001,22(2):46-54
本研究高技术成果商品化过程中新企业衍生的微观机制问题,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给出了当前我国衍生高技术企业主要企业创业动机的详细描述,反映了我国高技术企业创业动力的实际情况,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本还对我国学术型高技术企业衍生过程的要素组合模式进行了理论总结和分析,较全面地反映了在新企业衍生过程中各要素主体相互作用的各种方式。  相似文献   

20.
<正> 推进高技术企业走向世界,实现其生产经营的国际化,这是中国高技术企业在世纪之交所面临的新课题,也是中国高技术企业成长的必然趋势。由于高技术及其产业将是21世纪世界经济竞争的焦点,是世界各国竞相争夺的战略制高点。所以,鼓励高技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对于我国未来社会和科技发展,经济、国防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