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电脑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给人类带来说道不尽的便利和幸福,电子文件却始终没有取得可以充当法律凭证的合法地位.原因是,现代技术尚无法对电子文件的原始性和真实性作出准确鉴定.出人意料的是缩微制品因其具有准确还原可视信息的优长,在档案文献领域独领风骚.由于声光电技术的带动,新的缩微制品已具有不可更改的发声功能,能通过电子技术远距离传播,并由电脑进行解读、检索.其法律凭证作用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档案界开始发出一种声音,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节省空间,对占用了大量空间的纸质及其他可视文件进行缩微处理后,大部销毁,其留存率不超过现有保存数的千分之三.  相似文献   

2.
缩微设备的保养和维护是缩微工作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缩微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制取合格的缩微品,抓好缩微品的质量问题始终是缩微工作的中心任务,而保养与维护工作做得好,将可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减少因设备故障而造成的缩微品的质量问题.同时,良好的保养与维护也保证了缩微设备技术性能的稳定,为保质保量的完成缩微品生产提供可靠的物质技术保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必须重视这项工作,为提高缩微工作的效率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缩微"是高倍缩小的意思.文献的缩微技术包括缩微印刷技术和缩微摄影技术.缩微印刷是用印刷的方法将普通的文献缩印成缩微印刷品;而缩微摄影技术是利用光学成像原理,把图书、情报、档案等文献资料缩小记录在感光材料上,经过冲洗加工得到稳定的借助于放大设备用视觉器官可读的缩微品的一门技术.缩微复制技术正在广泛地应用于图书馆中.  相似文献   

4.
缩微品发行工作是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发行目录是发行工作的必备工具.20余年来,随着缩微品种类及数量的增长,作为缩微品发行工作的依据一一发行目录亦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本文仅就缩微品发行目录的演变做一简单陈述.  相似文献   

5.
<正> 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大学图书馆都或多或少地购买了缩微设备.其中不少单位购买了从翻拍、冲洗到拷贝、还原一整套缩微设备系统.这说明我国图书馆在应用缩微技术方面有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有了一定数量的人员配备.可以肯定在今后几年,我国图书馆应用缩微技术将会有较大程度的发展.这是值得高兴的一面.但是,应当看到缩微设备在我国  相似文献   

6.
在图书馆古籍工作实践中,缩微标版与古籍版本管理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两部分都在图书馆业务工作和古籍管理与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古籍缩微作为保护、研究古籍的重要工具,发展前景广阔.如何优化古籍缩微的流程,探索缩微品标版制作的格式和标准,和古籍的版本管理密不可分.本文通过缩微古籍标版制作详例,对特殊古籍著录情况作了一定分析,并对如何管理古籍缩微标版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档案馆于1984年开始档案缩微摄影技术研究与应用工作,并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缩微品制作系统.到目前为止,已先后购置了十五万美元的缩微设备,建立了以16mm银盐卷片为主,35mm银盐卷片和平片为辅的缩微拍摄、冲洗拷贝、质量检测、阅读复印还原等一整套较完善的缩微品制作系统.  相似文献   

8.
随着企业技术改造工作的进一步深化,企业的图纸管理工作开始发生变化.大中型企业相继引进缩微照相技术,底图缩微化正在那里成为现实.但是,由于底图易破裂且多半粘贴有透明胶带,日久胶带老化污染,形成明显的“补痕”,胶带“补痕”干扰底图的缩微影像,给一线生产与科研带来了很大麻烦,其效果并不比利用原件更好.因此,有些企业对缩微望而怯步,缩微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受到了限制,可以说补痕干扰是底图缩微面临的一大障碍.为了消除“补痕”干扰,恢复底图的原貌,我们在缩微底图的实践中,摸索出一条克服补痕的途径;权且称之谓“底图补痕缩微消隐术”.通过对哈尔滨汽轮机厂万张底图的复制表明,该法简便易行,对底图的缩微补痕确有一定的消隐作用.下面就对此项技术加以系统的介绍.1.补痕消隐术的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9.
缩微技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其存储密度大、标准化程度高、可长期保存、具有法律效应等特点,使之在档案机构中广泛应用.我国的<档案法实施办法>还明确指出:各级各类档案馆提供利用的档案应当逐步实现以缩微品代替原件.这充分肯定了缩微技术的地位.但是在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光盘技术以其存储容量大、检索速度快、共享强等优势,在信息存储和提供利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对缩微技术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因为相比光盘技术,缩微技术存储容量更小、检索速度慢、共享性不强.在注重效率与利用的今天,光盘技术成了宠儿,而缩微技术越来越不被看好.甚至很多人开始怀疑,缩微技术是不是过时了?缩微技术是不是即将被光盘技术所取代?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0.
缩微文献是利用缩微摄影技术设备,以不同的缩率把档案、情报资料和文献等在缩微胶片上而形成的.因此,缩微文献具有文献和缩微品的双重特性.  相似文献   

11.
缩微技术,也称缩微摄影技术,是指采用专门的设备,把经过编排和整理好的原始文件(如图书、报纸、期刊、图纸、单据、计算机输出纸带等)缩小拍摄在感光胶片上,然后再经过冲洗,拷贝制成缩微品,最后通过检索、阅读、复印等手段,提供给读者利用,并对缩微品进行妥善管理的一门技术.作为对文献原件的一种再生性保护措施,缩微技术已越来越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在本世纪40年代,法国的档案系统就已将缩微技术应用于文件保存和保护管理工作.日本政府已把政府文书档案制作成缩微品进行收藏.美国已把收藏缩微品资料的数量作为评价高等院校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2.
档案缩微品既要提供利用,又要长久保存,还要保证影像性能稳定,信息完整,清晰可读,便于拷贝、阅读和还原,所以缩微质量至关重要.要想获得高质量的档案缩微品,必须排除影响缩微品质量的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一、利用缩徽品的方法 对于查阅档案的利用者,我们首先将利用者提供的线索输入计算机进行查询.如果利用者需要调阅的档案已缩微复制,我们将向利用者提供档案缩微品.通过计算机检索,获知利用者所需信息的缩微号,调阅缩微品提供利用.在单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缩微品计算机辅助检索系统(CAR系统)查询所需信息,从而提高查阅档案的效率. 直接查阅缩微品,对于大多数利用者来说比较陌生、不习惯.这就需要我们向利用者耐心讲解注意事项,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直到利用者可以独立操作为止.如果遇到机密性强的缩微品或利用者急需的情况,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查找所需文件.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国公共图书馆缩微文献工作的管理实际,分析我国公共图书馆缩微文献的建设利用进程及其存在问题,探讨加强缩微文献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缩微摄影技术从50年代末开始在档案界进行尝试,在8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80年代末90年代初,档案缩微技术的应用又处在停滞阶段:有的单位由于随大流,盲目引进缩微设备,至今缩微设备闲置在仓库里;有的单位由于机制不健全,管理不完善,人事关系没有协调好,造成了大量人才的流失,使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资金的缺乏使缩微工作无法正常运转;计算机技术和光盘技术的快速发展,办公自动化的广泛普及,也对缩微工作造成了很大冲击.档案缩微工作要发展,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6.
缩微摄影技术在我国已得到较为普遍的发展.目前,绝大多数省级以上的档案馆及一些大型的专业性档案馆,都配备了缩微摄影、冲洗、拷贝、阅读复印等设备.随着缩微摄影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技术上,它面临着如何提高和完善的问题.另一方面,它还面临如何为社会提供服务,为自己带来经济效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国家图书馆缩微文献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缩微技术的产生,缩微品的保护及保存条件,以及缩微技术对文献保护所起的作用。简单介绍了国家图书馆缩微文献阅览室的馆藏,分析了国家图书馆缩微文献利用率低的情况,提出了关于文献补藏、改善阅览环境和强化宣传的一些建议。最后借鉴国外缩微技术的发展现状,阐述了缩微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关系及缩微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一)所谓缩微档案,就是通过缩微摄影技术拍摄在缩微胶卷、平片或卡片上的档案.它是档案工作现代化的标志之一.缩微摄影是从英国人丹赛开始的.丹赛(J.B.Dancer,1812—1887)是一个理化教师,后来专门从事光  相似文献   

19.
论文从三方面对西部公共图书馆缩微文献信息资源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设西部公共图书馆缩微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缩微"一词,是缩微摄影技术的简称,亦叫"缩拍",属行业用语.缩微就是采用一种特殊结构的照相机,把纸质档案文件,按照一定的缩率拍摄在35mm或16mm胶片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