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对当代汉英词典有所了解的人,都不免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已经够多了,还有什么必要再出一部呢?为了适应使用者,编者将使出什么前所未见的招数呢? 说得实在些,在出了林语堂的《当代汉英辞典》、(北京)商务版的《新时代汉英大词典》、吴光华的《汉英大词典》、高教版的《汉英实用表达词典》之后,再出一本什么,可以在翻译用的词典群里另树一帜呢?在出了吴景荣的《汉英词典》、译林版的《新汉英词典》、外研社的《现代汉英词典》之后,再在这一学习参考性词典里出一  相似文献   

2.
产品采购     
《出版经济》2005,(1):42-46
《精选英汉汉英词典》 《精选英汉汉英词典》(第三版)对旧版进行了修订,增补了许多新词新义。这些新词新义反映了当代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最新发展变化。汉英部分收录了不少新词新义选自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语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新词语词典》。这个规模宠大的英语语料库是牛津所有英语词典的主要语料来源。英汉部分的修订还得益于《牛津英语大词典》网络版。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汉英大词典》是在我国著名学者、原《汉英词典》的主编吴景荣教授和外交部英语专家程镇球的主持下,由十多位活跃在当今英语界的专家、教授通力合作、呕心沥血十余年编纂而成,是商务印书馆外语编辑室十数名编辑夜以继日、连续奋战一年半,六易其稿才得以成书的。作为国家“九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新时代汉英大词典》博采众长,后来居上,在汉英工具书的出版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本书编者在吸收国内编撰汉英词典的经验和汉语辞书界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之上,跳出以前汉英词典语文辞书的范围,加强词典的百科性,刻意求新、求确、…  相似文献   

4.
夏立新 《出版科学》2011,19(2):23-27
对我国改革开放后汉英语文词典编纂和出版进行考察和研究。总结这一阶段汉英词典编纂和出版的总体情况,包括词典出版的数量、词典编纂的特色等。重点分析汉英词典在提供学习型信息方面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我国汉英词典编纂和出版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2003年辞书质量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举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抄袭(一)抄袭情况1.封面《中华辞海》封面几乎完全抄袭《新华词典》(见下页附图),《新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封面模仿《中国大百科全书》。许多语文词典、字典的封面模仿《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甚至连商务印书馆的馆标(像一本打开的书的图案)也模仿,并放在同样的位置上。2.正文多数语文词典抄《现汉》、《新华字典》;其中的成语则抄自《中华成语大词典》等成语词典;英语词典则抄《朗文当代英汉双解词典》、《汉英词典》、《新时代汉英大词典》等。有一本《汉英词典》抄外研社的《汉英词典》达90%以上。3.插图《中国儿童百…  相似文献   

6.
工具书二强 商务印书馆:《新华字典》这部伴随着新中国一起成长发展的语言圣典,培养了老中青几代人,成为人们启蒙教学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和必备的语言工具书。为了使《新华字典》成为世界性的工具书,在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的精心策划组织下,30多位英汉语言学界及辞书编纂界的专家共同翻译编纂了集汉英两种释义于一体的《汉英双解新华字典》,《辞源》、《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和《英华大词典》的修订出版,确立了商务在出版语文工具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汉英语文词典出版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繁荣期.据不完全统计,这一阶段国内出版的汉英语文词典有30余部,这些词典在编纂宗旨、编纂方法等方面都逐渐成熟,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词典大都采用音序排列、双重宏观结构、收词立目以<现代汉语词典>为蓝本,并注意收录新词新义,词典例证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8.
2007年1月5日,由牛津大学出版社授权在中国大陆出版的全球规模最大的英汉双解词典——《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出版发行。2013年6月2日,《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第二版出版发行。该项目早在2001年即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启动,历时六个寒暑,耗资数百万元,成功推出首版。第二版的修订工作从第一版出版不久即着手进行,同样历时六年,同样付出了巨大而艰辛的努力。辞书编纂出版是外语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将大型英语原版词典编译成英汉双解版  相似文献   

9.
《汉英大辞典》评介张泉宝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吴光华主编的《汉英大辞典》(上、下卷),1500万字,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部规模最大,融文、理、工多学科于一体,兼有普通汉英词典和科技汉英词典的双重功能、方便而实用的大型汉英词典。同已有的汉英词典相比,...  相似文献   

10.
继承和创新,是辞书编纂的生命力所在,也是语典编纂的生命力所在。兹以同是温端政主编的《中国歇后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和《新华歇后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8年11月第一版)为例,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新华歇后语词典》在立目、释义和开辟"知识窗"上,都继承了《中国歇后语大词典》的一些做法,页又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大中型汉英辞书的修订近年来如火如荼,但表面的繁荣下面还隐藏着不少问题,辞书的质量也因此而受损.有鉴于此,本文以2010年版的一本较为权威的汉英词典为例,探讨目前国内大中型汉英辞书在修订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修订重点有所偏移、修改原版体例失当、错改原版例证及其英译、误改原版条目的译文、为条目和例证增加译文不当、不太实用的创新举措、编辑错误较多.探讨的目的在于使后来者以前车为鉴,进一步促进我国汉英辞书编纂事业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双语词典的语种和门类非常多,而英汉、汉英类双语词典是在国内最有代表性的,也是种类最多、应用最广的。对这类词典编纂出版的发展趋势作一分析,对进一步加强这一类图书选题的建设和发展是非常必要的。第一,从宏观上看,中国的改革开放,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这些都直接反映在语言文化的新发展和新要求上,进而必然影响到英汉、汉英这类双语词典的编纂。近年来,这类大中型词典之所以走俏,诸多出版社为此逐鹿中原,正是这种国内外大环境变化的体现。确实,目前英汉、汉英双语词典每…  相似文献   

13.
辞书的出版是一项科学、艰苦且复杂的劳动。新疆人民出版社编写出版的《汉维大词典》(第三版)正是这一过程孕育出的精品之作。这部词典是在以往词典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使其更加完善,对以前词典上的错误和缺点也进行了改正。  相似文献   

14.
王亚光 《中国出版》2016,(10):71-71
2015年8月,由复旦大学教授陆谷孙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汉英大词典》(上)在上海书展首发,这部词典的编撰历时15个寒暑终于问世,并有诸多创新之处。字的释义丰富。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中华汉英大词典》释义非常全面,不仅收录常用的词性和义项,还对该词在文学、宗教等领域并不常用的用法也尽可能穷尽,这确保了该词典的查得率。字是有历史的,字的含义也会随时间发生流变,  相似文献   

15.
评“汉英大辞典”张泉宝我国第一部规模最大、融文理工多学科于一体、兼有普通汉英词典和科技汉英词典双重功能、经济而实用的大型汉英词典《汉英大辞典》已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该辞典在著名英语专家杨宪益、许孟雄、陈羽纶、王氓源及著名学者钱伟长、翁史烈...  相似文献   

16.
编辑加工《英汉汉英铁路词典》点滴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汉英铁路词典》(2005年,中国铁道版)的编辑加工过程,可以说是一个不断去粗取精、规范统一的过程。1·依据词条的收录原则词典的编纂是以大量的文字资料为基础的,其中词条的确立是一项核心的工作。在浩繁的科技词汇中,哪些词条能够并且应该收入该词典呢?哪些词条为长词条,哪些词条为短词条呢?这就需要依据组稿工作中确立的词条收录原则。编辑加工人员要自始至终坚持这些原则,并且从编写之初就介入词典的编纂工作,同编纂者一道,做好词条的取舍工作。强调针对性。《英汉汉英铁路词典》定位为一部“针对铁路科技人员的专科词典”。它的受…  相似文献   

17.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41种分卷本(以下简称分卷本),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组织国内6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分别负责各卷的编纂,著名语言学家李荣教授担任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负责投资和出版。分卷本总字数多达2200万字,规模宏大。它的出版填补了我国大型辞书编纂和出版的一个空白,成为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和出版界的一件大事。我国具有调查和研究汉语方言的悠久历史传统。汉代扬雄所著《辅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方言语汇集。但是为某一方言编纂词典,却是最近一百多年的事情,特…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刊物如林,木秀于林的《辞书研究》双月刊以其10多年来在辞书学和辞书编纂领域不断开拓、创造、深化的业绩,取得了其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 1979年,《辞海》、《辞源》修订出版,《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等大型辞书的编纂也开始走上正途,加速了编纂进程,正在编纂或即将上马的中小型辞书更数以千计。  相似文献   

19.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近期出版了由倪宝元教授主编的《汉语成语实用词典》。倪宝元教授有多部关于成语的著作和词典(有些是合作和主编的)出版,比如《成语辨析》、《成语辨析续编》、《成语例示》、《成语九章》、《成语范例大词典》、《汉语成语辨析词典》、《最新汉语成语词典》等。这部新出版的词典是在1993年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汉语成语九用词典》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增补完成的,增加了1000余个成语条目,改换了原书近1/3的用例,改正了原来的错误,另外还增加了一些新的注释项目。笔者认为,这部词典至少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收条标准比较…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来.汉语成语词典编纂出版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冷到热的发展阶段。在21世纪来临的时候,读热切期盼着化学术界能推出一部以学术性见长、具有权威性的高质量的大型成语词典——它应该既是总结性的,又是前瞻性的,既能集以往之大成,又能导新世纪之先路一在这样一种形势下,武汉出版社于1999年8月出版了名语言学家朱祖延先生主编、湖北大学古籍研究所集体编纂的《汉语成语辞海》。它的编纂出版,体现了编纂对这一理念的自觉追求和努力尝试,是继朱祖延先生主编的《汉语成语大词典》之后,对我国汉语成语词典编纂的又一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