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到一个山区贫困乡采访一户种果树致富的农民,中午他非要为我杀一只羊,他家养有四百只羊,我制止了,苦口婆心说服他们,我吃不了"手把肉",我一盅酒也喝不了,连烟也抽不了,我的习惯就是你家园子有什么菜吃什么菜,家里有什么粮就吃什么饭,我出身农民,最愿意吃农家饭,咱们快点吃完就介绍情况.  相似文献   

2.
写下这个标题是缘于听了一位乡党委书记的一大段“议论”。他是这样说的: 那一年,你们县报的一位记者到我们乡的一个山村采访,我也一同前去。找到了采访对象——一位老农民后,那位记者拿出笔和笔记本,并用比较纯正的普通话开始发问:“请问,一亩田能打多少粮?”从没见过世面的老农民一看这架势,慌了;加上他听不懂普通话,结果慌得一句话也讲不出  相似文献   

3.
读到一条“善哉”消息,标题如下:《善哉!粮管所卖皇冠车杜绝白条》。请看这则“善哉”消息的内容:“5月4日,湖北省枣阳市吉河乡粮管所以25万元的价格将本所一辆崭新皇冠牌轿车对外开价出卖。至此,该所今年夏粮收购工作中近20万元缺口资金有了着落。”不管您怎么看,我读了这则消息是一点“善哉”的感觉也没有的,倒不是我刻意地要“反弹琵琶”,而是想到一些实在的问题。这辆皇冠车既然“崭新”,可知是刚刚买来或买来不久。卖的时间是5月4日,想必买的时间当在今年之内。记得春节之前,从上到下兑“白条”是大动了一阵干戈的。同时,又颁布了一系列“精神”和“政策”,明确宣布,要减轻农民负担,再不许打白条。然而这个粮管所又胆敢在夏粮收购款并无着落的情况下先把车买来,而且是价值数十万元的“皇冠”。  相似文献   

4.
<正>2008年8月5日,丘北县平寨乡粮管所下岗职工李正刚同志风尘仆仆,怀着焦虑的心情来到丘北县档案馆查寻个人档案。李正刚说:"我1968年入伍并参加援越抗美作战,转业后经丘北县安职办分配到天星粮管所工作。1977年11月调平寨粮管  相似文献   

5.
1988年9月,胡士华在湖北省孝感市花西乡帮助搞秋收秋播时,天天看见许多人到乡粮店吼叫着要把粮食挑回去,骂乡粮店乡政府是“骗子”。 这是怎么回事呢?胡士华和乡党委副书记童松青来到乡粮店乡农行了解情况。原来,乡粮店收购中稻时无钱付给卖粮农民,截至9月23日止,共收购中稻220万斤(原粮),打出白纸欠条一万多张,共欠卖粮农民现金60万元。 在调查走访中,胡士华还了解到:农民种田投资大,借帐多,  相似文献   

6.
读到一条“善哉”消息,标题如下:《善哉!粮管所卖皇冠车杜绝白条》。请看这则“善哉”消息的内容:“5月4日,湖北省枣阳市吉河乡粮管所以25万元的价格将本所一辆崭新皇冠牌轿车对外开价出卖。至此,该所今年夏粮收购工作中近20万元缺口资金有了着落。”不管您怎么看,我读了这则消息是一点“善哉”的感觉也没有的,倒不是我刻意地要“反弹琵琶”,而是想到一些实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台1991年8月份在潍坊市坊子区埠头乡组织了一次“百户电视观众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城乡结合部的农民观众。下面我们对这次调查作些简要的分析: 坊子区埠头乡工业占有较大比重,但农民是这个乡的主体,农业成分也比较高。特别是这个乡人民的生活习惯,对电视的收看行为、心理感受、欣赏兴趣等与城市居民相  相似文献   

8.
在众多的友人当中,我有一位“白条”朋友。 1989年阳春三月,我赴北京出席全国首届农民优秀通讯员表彰大会。与我同住的就是享誉全国写“白条新闻”的湖北专业作家胡士华同志。 晚上休息时,胡士华半倚躺在床上给我讲起他写“白条新闻”的故事,那是1988年9月,他到孝感市花西乡调查秋收秋播情况时,看见许多农民兄弟围在乡粮店门前吼叫着要把粮食挑回去,嘴里还骂乡粮店是“骗子”。  相似文献   

9.
2002年,陆良县有关单位成功解决了两起大面积的土地权属纠纷,档案在解决纠纷中可谓居功至伟、功不可没。(一)陆良县马街粮管所驻彭家村粮点仓库,共有土地面积4858平方米,地面附着物有土木结构畜厩房15间及其他房屋。由于此块土地的使用权是由彭家村转让给粮管所的,但年代久远,且粮管所和彭家村现任领导均不是过去转让土地的当事人,彭家村领导凭记忆认为这块土地是村委会的,双方发生争议。后来在档案中查到记载有“双方财物相抵,由粮管所一次性补给乙方(彭家村)金额壹万元”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此事才没再起纠纷。老档案为粮管所保往了4858…  相似文献   

10.
我们从事广播这一行的,对采写稿件都有这样的体会:七分采访三分写。在采访中,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今年1月13日上午,我在乡机关大院碰到了来乡党委开会的白石村党支部书记宋志发。他告诉我:顾编輯,有件事挺不错,我们白石村瘸子沟里有三户姓孙的农民,孙辉方,孙正德,孙洪英,都是老农民,但却知道注重供孩子念书,在1986、1987、1988这3年中,这三家的孩子都先后考上了大学本科、专科、中专和高中。宋书记又向我一一地进行了详细介绍。我说:“好,我明天去采访一下。”“不必了,你就尽管写吧,保准错不了。”下午,我又看到了乡文教助理,他又向我提供了这个素材,同宋书记讲的差不多。从手头掌握的材料上看,可以动笔写一篇很好的通讯。但,作为一名新  相似文献   

11.
“我的牛、我的羊、我的房子我的粮,女儿的嫁妆儿子的床,全都送进了蚯蚓缸。”这是安徽省亳县农民养殖蚯蚓上当受骗后的血泪控诉。安徽省毫县农民在“蚯蚓热”中被骗走一百二十多万元;山东省莒南县演马乡张维连盲目卷入“蚯蚓热”弄得倾家荡产,该乡因养殖蚯蚓损失十五万多元。河北省文安县  相似文献   

12.
1997年8月14日至21日,陕西日报在一版刊登了系列报道《陕北农民石光银和他的治沙公司》(一组四篇,合写)。此组报道被评为“陕西新闻奖”一等奖。 笔者是这组报道的参与者。回顾石光银治沙报道的全过程,真可以说是历尽艰辛、绞尽脑汁,苦苦求索五年间,得来都是苦功夫。 1992年,我刚到榆林驻站时,就听到定边县海则梁乡农民石光银的许多传奇事迹。他联合几户农民治沙,成效不错。后来,我特意去定边采访了他,但写稿子时,总觉得没有新意,如何报道石光银的问题一直搁在心里。 一年后,又到石光银治沙的地方走了一回,采…  相似文献   

13.
前些时,我们发现这样一件事:一位业余通讯员写了一篇题为《干部推空车,群众跑断腿》的小评论。文中引了一个故事作论据,说的是某乡有位农民承包的耕牛死了,想重新买牛,却短六百多元款子,于是他去申请贷款。  相似文献   

14.
"村村通"返盲现象透视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以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这项工程的实施惠及了山区农民,对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群众无不拍手称快。几年过去了,“村村通”成果巩固得怎样?农民群众是否能正常收看到电视节目?带着这个问题我对全县的“村村通”现状进行了调查: 一、“村村通”现状山西省代县位于山西省中北部的雁门关脚下,全县11 个乡(镇),384个行政村,约21万人,65000多户,属国家贫困县。其中山区村庄152个,9200多户,23000多人,  相似文献   

15.
有人讲,写赞扬性稿件写过头没关系,可我采写的一篇歌颂性的稿件却给我惹出了小小的麻烦,使我至今感慨。大前年,朝阳区一位女青年农民被北京摄影家协会吸收为会员,成为北京市第一位女农民会员。我和《北京日报》的编辑打了招呼,骑自行车跑了十几里,去采访她.一见面我就把来意说清楚,要报道她。这位女农民喜形于色,滔滔不绝地向我介绍了她如何买相机学照像,和组织乡农民摄影学会的经过。我当时奇怪,她一个在农村土生土长的人,  相似文献   

16.
宝丰县小店乡20个行政村,村村都有通讯员,在乡中心通讯组率领下,全乡重要新闻都能及时上报。马街北村通讯员周良把猪饲料添加剂的用法、效果传授给群众,收到良好效果。他及时写稿送县广播站,向全县推广。马街周梦果交售万斤粮,该村通讯员怕写不好,邀附近几个村的通讯员联合采访,共同写作。不仅电台及时播出,也锻炼了大家的写作能力。乡棉纺厂厂长王全生是一位成绩显著的农民企业家,为介绍他的风采和经验,乡中心通讯组率领大家联合采写,系统地作了报道。  相似文献   

17.
刘庆鹰 《新闻窗》2015,(2):10-11
30年前的春夏之交,新华社贵州分社记者刘子富深入到赫章县偏远山区农村采访,发现由于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加之受干旱、低温灾害,不少农户缺粮断炊。作为党和人民喉舌与心声的新闻工作者,刘子富以强烈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连夜发出《赫章县有一万二千多户农民断粮》的急电,向党中央如实反映了各族农民贫困交加的情景和不埋怨党和国家、责怪自己"不争气"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8.
在清代,每逢缺粮之时,贫苦农民强借强搬富户米谷,或乡村自行组织起来,禁止外来商人籴买运出本地粮食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本专题选录了反映乾隆六年夏广东和乾隆八年春江西、湖南、福建、浙江等省抢米遏籴情况的史料,或于研究者有益。本专题史料均选自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  相似文献   

19.
我采访伽师地震的日子虽已过去,但伽师感受引发的思绪却久久难以平静,使我不能不拿起笔,把难忘新几个片断告诉关心伽师地后的朋友们。记者赶巴扎4月14月,是和夏瓦接乡的巴扎,这是我来伽师后碰到的第一个巴扎天。当天中午,我就搭便车赶到了沂夏瓦提乡。巴扎上人很多,要女老少足有三四千人,细一打听,大都是来自本乡和队近乡村的农民,他们有的买生产资料,有的实重建家庄的苇席、木头,有的买急需护生活用品,还有的是纯粹予巴扎凑凑热闹。这天的巴利和以往没什么两样。走在巴扎的人流星,此起彼伏的叫卖声,牛羊马驴的嘶鸣声,构成…  相似文献   

20.
一次闲谈中,听说:信用社的主任,把送给他的两瓶酒和两包糕点如数退还给贷款户,这引起了信用社职工的议论。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想:这可是一篇好文章。当时,正是农民串换种子,买化肥,备耕的高潮。可手中没钱,什么也办不成。他们就去信用社要求贷款,可信用社的资金有限,不可能都满足要求。于是,心眼活的人送上点“东西”,往往能如愿以偿。我想:信用社主任退礼的事,正是对信用社的个别信贷员利用手中的权力,勒索贷款户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