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秦军 《教育革新》2010,(2):31-32
“学困生”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当中都会遇到且又普遍感到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又常常忽视学困生,导致过早地出现了两极分化。作为弱势群体的学困生,在课堂上跟不上教学的进度,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越积越多,学习信心不足,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以人为本,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因材施教,多角度、全方位地帮助学困生。  相似文献   

2.
1.1主体性原则.探究性教学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真正主体,以学生生动、活泼、主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当然也不能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实际上,只有教师恰如其分的“导”才能使学生在深层次的“做”与“悟”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与创造.[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能容下学生,才能教育学生,面对一班学生,教师有容乃大。素质教育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向全体学生。其实“面向全体”是具体的?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耿长松 《教师》2012,(20):38-38
学生是具有内在能动性的社会存在个体,具有能动陛、积极性、主动.陛等方面表现,但由于受自身能力水平、数学思想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因人而异”的学习效果和“参差不齐”的学习效能。在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和制约下,教师针对“少而精”的“个体”学生,采取“精英式”教学方式,导致“两极分化”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叶青发 《物理教师》2006,27(1):25-26
1问题的提出 教师和学生的主客体说,从20世纪80年代争到90年代.“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到“双主体说”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90年代末,学生的主体地位才得以凸现.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学改革成为最迫切的任务.但另一方而,有很多教师对创新教育的理解和接受存在着两个极端化倾向:一是拒绝接受,他们有很多理由,“教无定法”,“师道尊严”,“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等.二是把创新教育理解为花样,教法越“花”,越是创新.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教学要“以生为本”“面向全体”,我们的课堂要“顺应学生”“因材施教”——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求知欲望、经验基础和个性差异等。可是在平时的听课、研讨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上课时屡屡发生“柳暗花不明、预约不出彩”等学生游离课堂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有“趣”、有“动”、有“情”的课堂,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课堂,是学生所追求的课堂.因此如何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其变成具有活力的课堂,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怎样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呢?我们认为必须还给学生“四权”.  相似文献   

8.
在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初中阶段是学生英语学科最容易发生“两极分化”的时期。学生们在刚开始学英语时,一般都满怀信心,兴趣很浓,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非常高。但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知识难度的加深,学生们就会逐渐表现出对英语学科消极、灰心、厌烦,甚至放弃学习,形成大面积掉队的“两极分化”局面,使英语学科成了很多学校的弱科。教师们常常为学生不学而生气,抱怨英语难教,学生们也常常为英语难学而苦恼。目前,这种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已成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亟待我们去解决。[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前些日子.参加了一个名为“你心目中的理想课堂”的教研沙龙。活动结束肘.组织者用了诸如“真实”、“情趣”、“对话”、“常态”、“问题”等一些关键词进行了总结.笔者颇以为然。但我想.理想的课堂、理想的教育,教师还应体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让学生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之中。  相似文献   

10.
“快乐体育”在教学中强调情感兴趣、创造个性和能力的培养,把面向终身体育视为自身目标,同时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为中介,使学生在教学中主动学习,健康发展。“快乐体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如何在“快乐体育”中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1.
教育需要面向全体学生,然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两极分化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是教研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在一个学校里,在一个班级中,总会有“差”的学生和“好”的学生。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之下,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即教师在关心“优生”的同时,也要关心“差生”。所谓的“差生”,即是指那些成绩差、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对于这类学生,在班上的人数虽然并不是很多,但却是班上的消极因素,他们不但会影响一些处于中间状态的学生和先进的学生,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班级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对于教师教学工作的提高起到了制约作用。因此,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教师当务之急的任务。“差生”的转化对于树立良好的班风,维护良好的班风,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盾量县有+分蚕萼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课堂教学也有它的局限性。因为全班同学使用同一种教材,按照同一制度,显然不利于因材施教。怎样使课堂教学能够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符合现在素质教育的目标,实践证明:课堂教育应以“诱”“思”为基础,具体做法是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为内容,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攻”。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习能力,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英语教学中,使“学困生”尽快走出困区,是摆在每一位英语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在初一上半年,大部分的学生学习兴趣浓,能学得好,而且学习成绩比较优良,但到了初一下半年,由于词汇量加大、内容难度加深及其它因素,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学困生”成绩上不来,要增加英语教学课时是不可能的,如何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我体会到只要树立信心,正确对待,付出耐心和爱心,采取必要的措施,“学困生”肯定会慢慢赶上来,教学质量就有提高的希望。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渠道,因而,加快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优化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智力、能力的发展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所谓“学案导学”是指在着眼于学生阅读“学案”的前提下,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过程.它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式”的教师,学生成为“教师式”的学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此.我校把“学案导学式”教学引入物理课堂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现在小学直升初中不是择优录取,而是所有学生都能升入初中。这样就出现了升人初中的学生良莠不齐.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这些学生如果在统一的教学要求下进行学习,势必导致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使“优更优,差更差”。而且现在有些学校班额过大.使得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更是难上加难。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和基层学校的教师一起探索出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分层教学模式。概括来说,这种分层教学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7.
1问题的提出 作为从“传统教育”时代过来的教育工作者,在多年的摸爬滚打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比如我国的“双基”、“启发式”和“变式教学”就很宝贵),但也经历了不少挫折,走过许多弯路.回首过去,反思得失,我们在实践中究竟为学生做了些什么?学生不愿听课怎么办?成绩下滑了怎么办?两极分化怎么办?说到底,  相似文献   

18.
作为教师都希望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对教师的教学流程反应怏.“对话”自然而平等,自如而平行.有效而沟通,显然学生也无小希望课堂轻松些、活泼些。看来课堂教学的生命重在“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在学校中。和谐教育的重点是和谐教学。适应、协调、促进发展.即和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活动,即教学。什么是“和谐教学”呢?教师以“和谐的方式”.让学生主动、生动、健康地得到“和谐的发展”.即是“和谐教学”。  相似文献   

20.
吕小英 《新疆教育》2012,(17):14-14
素质教育,其本质也是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现代教学应是“学生为主体”与“教师为主导”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