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对王夫之“读者以情自得”的诗歌接受理论进行挖掘和总结。文章认为,王夫之提出的“读者以情自得”的理论命题对读者在诗歌接受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予以高度的重视和强调,并赋予读者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它本身已具有接受理论方法论的意义;同时,王夫之提出的“读者以情自得”又要求读者的自由创造必须以作品的思想蕴涵作为依据因而富有辩证意味。文章还对诗歌接受过程中“读者以情自得”实现的主客观条件作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诗的本体——“情气”着眼,解读著名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对这一诗学细胞中所包涵的“情、象、意”等诗的基本要素,作了深入的“细读”;同时,本文还从诗学的审美心理和创造心理、从语言学的语言传承、语言传达、读者接受等角度,对王安石这一诗性创造作了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一个词的战争——重读王国维诗学中的“自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国维诗学中的“自然”观念是利用中西两种诗学传统的思想资源建构起来的。他在建构自己的“自然”观时,面对的是中国传统和西方nature两种不同意义上的“自然”,这两种“自然”观并不具有对等性和同质性,西方浪漫主义时代的原始主义、有机主义、非理性主义等三种自然观构成了它的理论主体。而“自然”一词在中国古代诗学中负载的种种意义或遭受压抑,或被放逐到边缘的位置。因此我们与其把王国维笔下的“自然”看作两种诗学传统的融合,不如看作在特定历史语境的知识/权力关系中二者对符号意义的争夺。正是通过对现代中文里许多类似“自然”这样词汇的符号意义的占领,西方思想在中国现代思想中的权威地位才得以牢固地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4.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曾对中国诗学中的一个古老的范畴“兴”作了重新的诠释。以往的研究者往往只从审美接受论的角度来解释船山诗学中的“兴”范畴,其实“兴”在王夫之诗学中更具有生成性意义。王夫之认为“兴”生成了主体的创作动机与理想境界,同样生成了诗歌审美意象与形式。  相似文献   

5.
“韵”的流变与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韵”是中国古典美学史上的一个原生本土范畴 ,它既具有本体论意义 ,又具有特征论意义。“韵”已成为一诗学和美学传统 ,在中国文艺美学史上有着自己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穷而后工”作为中国古典诗学中的一个普遍原理,已被广泛承认,但很多人都只停留于承认它是一个中国古典诗学的术语而已。其实,“穷而后工”的原理不仅在中国古代诗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它的美学学理机制适用于整个艺术史。“穷而后工”理论的提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在深入讨论中国古典诗学的现代转换过程中,认真探求其学理机制,从而确定其在世界美学理论中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孔子在《孔子诗论》中立足文本以情论诗,已触及诗歌的本质属性,在诗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他时刻注意引入礼来规范与制约情,使诗歌评论初步呈现“发乎情,止乎礼仪”的理论倾向,所有这些均具有深刻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8.
关于诗文的文与质、情与采的看法 ,构成中国古典美学和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历来是古典诗歌创作和诗学研究所重视的一个问题 ,对此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曾通过对“文与质”这一传统哲学和诗学命题的重新阐释 ,并结合古典诗歌史的发展实践 ,对“情与采”这对美学范畴也提出了新颖精到的独特看法 ,提出了一个“本色”与“绮丽”兼美的诗学命题 ,从而把中国古典诗学的文质观与情采观研究提高到了一个带有总结意义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1990年代以降,“中国审美学派”抓住有重大意义的时代问题,提出了新理性精神文论、文化诗学和审美超越论,弘扬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与现代美学传统,有着鲜明的实践品格;在指导当今文学创作和批评实践、提升民族人格修养与道德境界、有效参与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等方面,“中国审美学派”及其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诗学中“志”与“情”有着复杂的关系,熊十力先生从哲学的立场提出“以志统情”的观点。志是心之所存主;情虽缘物而生,若能体现本心之德,则须与志相协。以志统情既是对宋明理学性情观的统合与发展,又体现了熊十力先生作为哲学家的独特诗学观。  相似文献   

11.
黄侃先生是中国近代杰出的一位国学家,他在经学、文学、哲学各个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尤其在传统"小学"的音韵、文字、训诂方面更有卓越成就。在他所涉猎的广泛领域中,当属训诂学取得的成绩最为卓异。他所提出的一些富有创见性的主张以及他卓越的训诂实践,使得传统训诂学向现代训诂学发展,为系统化和理论化的训诂学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本论文旨在论述黄侃对现代训诂学理论建设所做的几项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它的精华在滋润现代人生和塑造现代人健康心灵方面的价值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3.
作为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现代知识分子,巴金对传统孝道进行了辩证的思考,既揭露和批判了孝道的专制、残忍与虚伪,又继承了传统孝道重视亲情的合理内核,并注入了自由、平等的现代观念,实现了现代性的转化。这种思考和探索对于如何批判的继承传统家庭伦理文化,构建和谐家庭伦理亦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部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本质的趋同性,西部民族传统文化发展个性的张扬,正是其在现代化的征途上生命力的展现,现代化并未否定民族传统文化本色的东西,富有生命力的东西;西部各地区现代化建设是否成功有效,是否可持续发展,从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充分吸纳传统文化发展中富有生命力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冯契“平民化自由人格”理论的现实意义、困境及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契"平民化自由人格"理论是对中国传统哲学人格理念及近代培育新人理念的继承与超越。在其理念中,"平民化"与"自由"的概念是极富时代意义而又内涵丰富的。文章强调在理想人格的塑造中把自由个性与历史必然性、社会责任和谐统一起来,这构成了构建和谐社会在人格塑造方面的一个重要的主体性条件。  相似文献   

16.
进出口贸易模拟实验室建设探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入世后,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要求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现代进出口贸易专门人才,而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使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该文就此形势阐述了我国高校建立进出口贸易模拟实验室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表现主义是现代派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对美国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美国戏剧的产生与传统戏剧的关系"、"现代派文学对美国戏剧的影响"、"美国戏剧中的表现主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认为美国戏剧中的表现主义是对传统戏剧的反叛,同时也是在传统戏剧基础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尤利西斯》是对传统现实主义反拨的现代主义小说,在其文本中在场的展现中有许多不在场的描写,正是这种在场和不在场为阐释者缔造起一个巨大的阐释空间。同时在文本构架上用古今对照的结构,这种结构围绕的是一个空缺的中心,使得阐释在古与今之间徘徊,从而产生无限的意义生成可能性,使得文本的阐释具有了一种开放性。  相似文献   

19.
传统文化与现代广告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文化为现代广告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现代广告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并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习俗、传统文学艺术、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广告都有着不解之缘。现代广告离不开传统文化,正是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使得现代广告事业发展的更为迅速和强健。  相似文献   

20.
:仁智论是现代新儒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探讨的是道德和知识的关系,并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本文详尽地论述了唐君毅的摄智归仁,牟宗三的转仁成智,以及徐复观的仁智互成的观点。认为他们的观点虽然不同,但目的都是吸收西方文化推重科学知识的精神,以充实中国的传统文化。比较而言,徐复观的仁智互成论要比唐牟二位的观点全面和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