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类叶升麻具有毛茛科中最对称和最原始的核型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以前的报道,类叶升麻 Actaea asiatica  Hara具有10条大型的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6条较大     的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其核型在毛茛科中显得最为对称和原始,而类叶升麻属的其他种类具有10条     大型的中部着丝点染色体、4条较大的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两条没有短臂的染色体。在毛茛科中,同     一属的染色体形态通常十分相似,因此上述类叶升麻的核型分析结果十分可疑。本文重新检查子该种     的染色体。结果表明其核型与该属其他种类的核型没有明显区别。与升麻属其他4属,即 Beesia,     Anemonopsis,Souliea,Cimicifuga相比,类叶升麻及该属其他种类都具有两条没有短臂的T染色体,因     此类叶升麻属 Actaea L.的核型不对称性程度在升麻族中显得最高,其核型在该族中也可能最为进化,    这两条T染色体可以作为类叶升麻属的细胞学标志,据此可以将该属与升麻族其他4属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2.
利用火焰干燥涂片方法制备染色体玻片标本。  比较了栽培一粒小麦和野生一粒小麦     10个不同材料的核型。细胞学观察表明,它们的核型很相似,可能同属小麦的A染色体组。它     们都具有7对染色体(2n=14),  即5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两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所有材料的第5对染色体都带有随体。  相似文献   

3.
利用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GISH)技术快速鉴定了栽培稻与野生稻的天然异交种的基因组组成.分析了该杂种在减数分裂中期I的染色体配对情况.根据根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现该杂种是具有36条染色体的三倍体;通过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的配对研究.发现该杂种染色体很少发生配对,绝大部分染色体以单价体形式存在:结合GISH技术的分析.证实该杂种是由A、B和C3个染色体组组成.因此该杂种是栽培稻和小粒野生稻的天然杂交种.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我国特有植物白穗花(Speirantha gardenii(Hook.)Baill.,百合     科)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并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取材于安徽黄山的白穗花     为一个二倍体物种,它的体细胞染色体2n=38=22m+6sm+10st。其中第     9对染色体为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在短臂的近着丝点处具一次缢痕,是19对    染色体中唯一的一对随体染色体。  相似文献   

5.
 首次发表假橐吾属Ligulariopsis Y.L.Chen的核形态研究结果。染色体间期为复杂型,前期染色体为中间型。染色体长度从2.70μm到4.70μm,平均长度为3.62μm,无明显的二型性;核型公式为2n=58=34m+18am(2sat)+6st,核型类型属于2A  。假橐吾属的核型和蟹甲草属与橐吾属相似,但假橐吾属具有较多的亚中部、中部着丝点染色体。  相似文献   

6.
葱属粗根组5种材料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葱属Allium粗根组Sect.Bromatorrhiza Ekberg五群材料的核型。多星韭Allium   wallichii Kunth有两个类型:第一类型是二倍体,染色体组公式为AA,核型公式为K(2n)=2X=   14=2m(SAT)+2m+10sm,属2A型;第二类型是同源四倍体,染色体组公式为AAAA,  核型公   式为K(2n)=4X=28=2m(SAT)+6m十20sm,属2A型。宽叶韭Allium hookeri Thwaites有   三个类型:  第一类型是双基数同源异源三倍体,染色体组公式为AAB1,核型公式为  K(2n)=2X+   x'=22=(12sm+2t)十(1m十45m+1st+2t),  属3A型;  第二类型也是双基数同源异源三倍   体,能配对的两个染色体组染色体大小和形态与第一类型大体相似,不能配对的一个染色体组染色体   大小和形态与第一类型有明显区别,其中至少有两条染色体发生了罗伯逊易位,出现一条很大的染色体    和一条很小的染色体,染色体组公式为AAB2,核型公式为K(2n)=2x+x'=22=(12sm+2t)+   (3m+1sm十2st+2t),属3A型;第三类型相当于第一类型染色体的自然加倍,是双基数同源异源   六倍体,染色体组公式为AAAAB1B1,核型公式为K(2n)=4X十2x'=44=(24sm+4t)十(2m+   8sm十2st+4t),属3A型。  相似文献   

7.
人类两种单基因性状或疾病的遗传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预期它们的传递规律时,重要的是要考虑控制它们的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即非同源染色体上,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传递;如果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遵循连锁与互换定律传递。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次用电脑图象分析手段对芸苔族5属13种植物进行了核型分析。其中蓝花子Raphanus;sativus var.raphanistroides、白芥Sinapis alba等植物的核型分析结果,都是国内外首次报道的。笔者建立了十字花科芸苔族植物的染色体数据库,这是国内外第一个专科性的植物染色体图象分析数据库,并且首次将染色体图象分析数据库应用于分类学研究。例如,比较分析芸苔族植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和分类地位,以及探索物种之间的演化关系,得到了若干新的核型论据。笔者认为,植物染色体图象分析数据库在植物分类学研究中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云南西部和西北部分布的腋花扭柄花Streptopus simplex的4个居群进行了细胞学研究。生长在云南西北香格里拉县(原中甸县)碧塔海和小中甸冷杉林中的腋花扭柄花两个居群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x=18,而生长在高黎贡山的福贡县片马和贡山县的灌丛中的植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则为2n=2x=14。2n=14为腋花扭柄花一个新的染色体数目,x=7为扭柄花属一个新的染色体基数。香格里拉碧塔海和小中甸两个居群的核型公式分别为2n=4m+8sm+4st和2n=8m+2sm+6st,染色体逐渐变小;贡山和福贡片马两个居群的核型公式分别为2n=14=4m+10sm和2n=14=7m+7sm,其中第一对中部着丝粒的染色体显著大于其余染色体。由于x=8是扭柄花属最常见的染色体基数,因此可认为x=8是腋花扭柄花的染色体原始基数,x=7的数目是衍生的;x=7居群染色体的一条大染色体可能是由x=8的染色体的两条st型染色体的着丝粒发生了罗伯逊易位而来。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我国沙棘属植物4种5亚种的核型,对各种之间进行了比较,它们的染色体   数目都是2n=24,全由中部着丝点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所有种类,只有Hippophae   thibetana第8对染色体有随体,H.rhamnoidea ssp.sinensis和H.rhamnoides ssp.  mongo-  lica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比例为0,为2A型,其余各种均为2B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根尖细胞为材料,观察了黑藻属Hydrilla植物的染色体核型。  它由两群染   色体组成:1—5 为长染色体,6—8 为短染色体。  染色体基数x=8。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L. f.)Royle为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2x=16;  雌雄之间既无染色体数   目的差别,也无异型染色体存在;核型公式为2n=2x=16=6m+6Sm十4St。  罗氏轮叶   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 var.roxburgbii Casp系同源三倍体;  染色体数目为2n=3x=24;   核型公式为2n=3x=24=9m+9Sm+6St。  相似文献   

12.
据韩国联合通讯报道,韩国研究机构日前宣布.第一个完整的韩国人基因组图谱已经绘制成功。这是人类染色体碱基序列第四次被完整破译,这项成果是由韩国嘉泉医科大学和韩国生命工程研究院的两个研究团队通过共同研究取得的。研究的目的是建立韩国人标准染色体数据库。研究人员期待,在染色体碱基序列图谱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韩国人特有的遗传特性.有助于探明韩国人种发病率较高的遗传性疾病的病因,找到后基因时代的解决办法。研究还发现,金圣镇的染色体具有323万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我国黑龙江产桔梗科沙参属的10种1变种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对其中     7种作了减数分裂行为的观察。  其中6种1变种为首次报道,并发现2n=68的4x种。该     属染色体基数多为17(x=17),但Adenophora trachelioides和A.remotiflora的基数为18     (x=18),为该属独特基数。核型的共同特征是:小型,以中部(m)、近中部(sm)着丝点     染色体为主,至少具一对近端着丝点染色体和一对随体染色体。该属染色体的演化处于二种     水平:  数目变化(包括多倍化和非整倍体变化)和结构变异。  多倍化是该属物种形成的主要     途径之一。结合其它性状讨论了这些种的分类,并确立1个四倍体新种(A. amurica)和1个新组合(A.pereskiifolia ssp.alternifolia)。  相似文献   

14.
国产十种乌头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我国产毛茛科乌头属的10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  根据该属染色体基 数为8(x=8),可将这些种归为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和八倍体种。  10种乌头的染色体在数目、大小、结构上表现出相关性。其中具根状茎而多年生的种多为二倍体,染色体形态较大,第3-7号多为近端着丝点(st)染色体, 具块茎而二年生的种多为多倍体,染色体形态较小,第3-7号多为近中着丝点(sm)染色体。染色体演化方向可能是二倍体→多倍体、大→ 小、st→sm。这进一步证明根状茎种较块茎种原始。根据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又可将这些种的染色体分为两类。这进一步支持了目前分类学上的牛扁亚属和乌头亚属的划分。本文还讨论了这些种的有关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15.
标准的遗传算法一般只有一个适应度函数,文章对标准遗传算法进行一些改进实验,大胆引入了α染色体和β染色体,规定进化过程中α染色体只能和β染色体进行交配,并把改进后的算法运用在图像增强上。经过实验,在某种程度上,该算法用在图像增强上有一定的效果,改进的遗传算法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6.
自动提取植物染色体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染色体特征参量的提取是实现植物染色体计算机自动识别和分析的关键,本文首先对原始植物染色体图像进行图像分割、边界搜索、背景噪声滤除等处理,将各条染色体从图像中提取出来。然后,提出采用边界的高阶方向链码来判定染色体边界上明显凹凸点的分布,又根据染色体的细化中轴,自动判定出染色体着丝点的位置。进而,测量得到描述染色体特征的主要参量。经对植物染色体图像进行实验,其结果表明这一系列处理方法对植物染色体特征的自动提取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资讯     
<正>酿酒酵母活性染色体成功合成中国科学家利用化学物质合成了4条人工设计的酿酒酵母染色体,标志着人类向"再造生命"又迈进一大步。中国也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具备真核基因组设计与构建能力的国家。相比于原核生物基因组合成,动物、植物、真菌等真核生物具有多条线性染色体,生命形式更为复杂丰富。研究人员利用小分子核苷酸精准合成活体真核染色体,首次实现  相似文献   

18.
 用Giemsa显带技术研究了北京所产之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Mill.)Druce.)根尖   染色体,结果表明:它与Tanaka[8]所研究的P.odoratum(Mill.)var.Peuriflorum(Miq.)   Ohwi的染色体C-带带型是很不相同的。  此外,也讨论了玉竹染色体C-带带型的特征和显  带技术。  相似文献   

19.
干细胞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再生人体组织和器官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之为“万用细胞”。提取病人的干细胞,把相关疾病的基因用健康的基因替换,再把这种携带健康基因的干细胞移植到人体中,干细胞就会分化产生出新的健康组织,修复因基因缺陷而坏掉的组织和器官。传统的基因技术只能把有限的基因加进干细胞染色体中,稍有不慎,还会把原有的染色体破坏,或者导致身体出现其他意想不到的疾病。目前,生物技术出现了新的突破,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制造出了人造染色体,让人造染色体携带大量的健康基因。人造染色体可以作为独立的染色体…  相似文献   

20.
<正>端粒是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质复合体,它与端粒结合蛋白一起构成了特殊的"帽子"结构,其作用是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和控制细胞分裂周期。由于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大学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美国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卡罗尔·格雷德和美国哈佛医学院的杰克·绍斯塔克获得200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然而,发现端粒和端粒酶只是人类认识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