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李红艳 《教育文汇》2013,(23):24-24
语文分值由150分增加到180分,英语由150分减为100分,其中听力5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北京市高考英语改革方案引起不小的震动。某门户网站调查显示.70.4%的网友支持高考降低英语分值。  相似文献   

2.
<正>最近,各大媒体都在讨论高考英语改革方案。北京2016年起高考英语由150分减为10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2016年起中考英语卷总分值由120分减至100分,其中听力50分。北京是如此改革的话,那广西也有可能改革。总之,不管怎么改革,英语还是要学,且听力考试的分值越来越大,这是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高考,语文分值将由150分提高到180分;英语分值由150分降低到100分,并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北京市推出2014年至2016年中高考改革三年"路线图",其中降低中高考英语分值、提高语文分值的做法受到众多关注,其力度之大,对各方都是震撼。山东、江苏等地也拟推出以降低英语权重为内容的高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校招生》2009,(5):12-13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近日举行,全省53.2万考生参加考试。 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实行等级计分,分为4个等级,用A、B、C、D表示。必修科目考试只要有一项科目为D等者(信息技术考试不合格视作D等),将不能填报高考普通类志愿。第一次报名参加必修科目考试单科成绩每得到一个A等级,则可在2010年高考总分中加1分,如得4个A,则可以加5分。  相似文献   

5.
“英语分值大幅度降低”“重点高中名额向一般中学倾斜”“控制特长生招生比例”……10月21日,北京市发布〈〈2014-2016年中考中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和《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从2016年起,北京市高考英语卷总分值由150分减为100分,语文由150分增至180分。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从原先的300分提至320分,数学分值不变。针对中考,北京市将英语卷总分值由120分减至100分,听力占据50分;语文由120分增加至150分。化学卷总分值由80分减至60分。数学卷总分不变。物理卷总分不变。在学科设置方面,2016年起,将物理、化学两门考试安排在同一个半天。中考时长由原来的两天半缩短为两天。  相似文献   

6.
近段时间,各地的教育考试部门似乎都在为高考改革大动脑筋。自然,高考关乎国计民生,涉及千家万户,所以各地高考改革也就难以推出尺度过大的动作,充其量不过是些“小修小补”——比如考试科目的更动、部分分值的调整等等。这当中的很多改革似乎都是冲着外语而去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两家:一是北京。不久之前北京市已经作出决定,将外语分值由原先的150分降至100分,而将减去的分值加给语文和综合。再就是江苏,虽说江苏省2016年高考方案尚未正式出台,但当地媒体已多次“有意无意”地透露出一些风声,这就是将外语考试的分数改为等级,且一年两考,考生可选择最佳成绩作为高考成绩。  相似文献   

7.
一、江苏高考综合考试概况江苏2003年起实行“3 +2”高考模式(“2”为选修的两科) ,使用全国卷 ,高考时间定在6月份 ;同时在当年元月10日上午分别进行高三文理综合考试 ,由省内命题。综合考试分数可作为高校录取时参考分 ,但不计入高考总分 ,也可作为高中生毕业水平的成绩。文科综合卷满分为150分 ,分值为 :政治和历史各50分(其中一年时政占5分) ,地理35分 ,三科综合内容为15分 ,显然学科内综合占90 %;题型分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 ,分值比为1∶1 ;难易度 :基础题、稍难题与较难题比为7 :2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理科综合卷中物理和化…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之友》2005,(7):60-60
美国的“高考”是一个常年不断的标准化考试,每年有7次SAT考试,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参加任何一次甚至每一次考试。成绩两年内有效,大学看你所考得的那个最高的分数,因为他们认为:这表明你有这个能力。对美国的高中生来说,如果想上大学,得时时惦记着成绩。考试算分,平时作业算分,做实验算分,课堂讨论算分,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2019—2021年广西体育高考综合成绩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总结出广西体育高考的一些情况:综合成绩的计算比例有所侧重,考生体育专项成绩和文化成绩难以均衡;部分体育专项报考人数甚少,考生选择考试项目过于集中;压线考生与临线考生人数接近,二者成绩差距不大。继而,文章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及改进措施,为优化广西体育高考综合分计算提供理论基础:维持综合成绩的相对稳定,逐步均衡体育专项成绩与文化成绩的计算比例;优化体育高考考评标准,促进体育高考考试项目设置多样化;优化征集志愿录取条件,可考虑双降分后按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相似文献   

10.
招考信箱     
一、参加此次模拟演练和正式高考(不含对口)的考生文化总成绩是如何组成的?参加此次模拟演练和正式高考(不含对口)的考生文化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门选择性考试成绩组成,满分为750分。统一高考科目的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均按原始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100分,其中,首选科目(物理、历史)成绩按原始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成绩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  相似文献   

11.
正教育心理学专家认为:"高考,四分考实力,六分考心理。"高考是一场智慧的考试、难度的考试、速度的考试,更是心理品质的考试。越是临近高考,心态调整越关键,学生考前心理调节成功与否,将会极大地影响到考试成绩。案例1:小明是一个高三生,平时的成绩在中游,看着高考倒计时牌上的天数一天天变少,他的压力越来越大,各种缓解压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几乎每所中学在高考前都会有模拟考试。模考作为高考的预测考试,其预测效果如何?本文对河南省某高中2011年高中应届毕业生的三次模考英语成绩与高考英语成绩做对比,结果显示,模考成绩对高考成绩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部分科目一年多考是高考改革的重要议题。本文将武汉市高三年级调考视作高考,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武汉市蔡甸区实验高中高三学生2013年2月和4月的两次调考成绩进行回归,发现同一学生的连续两次考试成绩并不具备强相关性。特别是文科学生,2月调考成绩只在41%的程度上决定了4月调考成绩。因此,笔者建议,应尽快启动高考部分科目一年多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年多考,将学业水平考试单科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以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高考公平和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自主招生考试,特别是清华、北大、复旦等名校的自主招生考试悄然升温。考生如果顺利通过了某名校的自主招生考试,通常可以获得该校在高考成绩上加20~30分投档录取的优惠,如果高考不出大的意外,该名校则成"囊中之物",这对优秀学生来说,简直是难以抗拒  相似文献   

15.
647分!2008年广西高考考生黄迪舟查到自己的高考分数时,乐了。这个分数比她自己的估计要高出20多分。加上20分政策照顾分,黄迪舟的高考成绩达到了667分。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之友》2005,(12):61-61
尽管托福考试得了高分,但国内高中毕业生不能直接进入美国前30名的大学,因为他们几乎不可能向名校提供美国高考成绩。事实上,托福考试仅仅是一种英语水平测试考试,并不是进入美国大学的高考成绩。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高中进入大学的考试,即高考。美国的高考形式则灵活许多,美国大学理事会组织的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每年组织7次考试,SAT考试成绩被称为美国第一高考成绩;  相似文献   

17.
朱继承 《语文天地》2013,(10):64-65
作文,一直以来都是各类语文考试中的重点,占有高考语文试卷的60分。所以,作文写作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学生高考的整体成绩。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必须重视作文教学,引导学生掌握作文的写作技巧,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一、精心设置文章题目和开头  相似文献   

18.
高峰 《河北教育》2011,(7):36-37
澳大利亚:改变一考定终生 澳大利亚首都区10年前取消了会考制度(相当中国的高考),改为以学生高中两年的综合成绩加上一次地区的“全澳等级考试”成绩来综合评定学生的大学录取分,而不是以一次考试的成绩作为大学录取的标准。这样就避免了偶然性,突出了平时学习的重要性,受到学校、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9.
一次成功的考试其成绩应服从正态分布,高考作为一次重要的考试,其成绩更应该服从正态分布。为检验高考成绩是否服从正态分布,从某中学随机抽取一个普通班作为来自总体的样本,然后根据样本的经验分布和所假设的理论分布之间的吻合程度来决定是否接受原假设。  相似文献   

20.
在国人的强烈呼吁中.英语高考改革终于实现了破冰:北京公布将要降低中高考英语分值,由120分、150分降为100分,并准备推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