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清人陈鑫在《学拳须知》中强调,“学太极拳先学读书,书理明白,学拳自然容易。”太极拳艺术大师杨禹廷说:“打拳打个理。”这是先辈拳人给我们后继学子的至理名言,不可不悟。太极拳博大精深,拳理源于老子、易学,不理解拳理,难于练好太极拳。一般健身无须过高苛求,如果深入修练必须读书,懂得拳理。笔者认为,习拳有一个公式,“认识──理解──明白──懂。”认识,可以到各公园看人练拳,这是直观认识;还可以问拳师,请都教练,这是听中求认识;读太极拳理论书、拳书、以及对名拳师专访的纪实类文章,从中体会太极拳的拳理拳法,…  相似文献   

2.
卡拉特拳师为什么一掌能将又厚又硬的木板或混凝土板击断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F等人因此对卡拉特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F是一位物理学家,近年来,F不仅参加了卡拉特拳的学习,还把探讨卡拉特拳的奥秘作为一项重要的科研任务。一次,F在卡拉特拳师的指导下击断了一块木板,不由地沾沾自喜起来;可是,接着一个刚满九岁的小孩也击断了木板。这该作何解释呢?  相似文献   

3.
平遥信拳属于全国稀有拳种,文章在20世纪八十年代全国武术挖掘整理成果的基础上,以平遥本地拳师对信拳流传的谚语为切入点,将二郎神信仰的产生年代与流传地域的史料和南少林产生年代的考证相结合,认为平遥信拳有可能产生于明中期的福建南少林。  相似文献   

4.
程元江 《武当》2014,(3):61-61
2014年1月13日,菏泽市洪拳协会年终座谈会隆重召开。协会名誉主席马守义、主席陈勇、秘书长赵效合及各县洪拳协会主席,和部分老拳师参加了这次座谈会。  相似文献   

5.
李昌  刘海峰  冀潜 《精武》2008,(3):52-54
蒙古拳是一个稀有的拳种,在武术界流传面很小,但由于一个特殊的机缘,却使我们和蒙古拳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我随马雷石先生习练心意六合拳时,马先生在教到滑步掌时说道:“此法就是蒙古拳的核心步法——滑步。乃是我师水普慈先生在镇平老家时和蒙古族拳师王俊三先生交流换艺而得来。”  相似文献   

6.
黑虎查拳又称黑虎查(cha),是查拳中最有实战性的一套拳法。以一百单八掌著称,是败中取胜的套路,破武林界誉为“查拳王”,是查拳师们的看家拳,轻易不  相似文献   

7.
贵州黑虎拳是南派少林拳,广泛流行于与湖南、广西二省交界的黔东南地区。该拳短小精悍,实用性强,既防身又健身。由于该拳的拳论、拳理、拳谚分散在民间,没有完整的文字记载,故虽有拳理拳论,却未形成系统的文字资料。本文通过考察21位老拳师手中的资料,采用分套路总结,求同不存异,归类合并,保持原貌的方法,首次将民间资料汇总总结。并...  相似文献   

8.
泰拳的拳法分为五种,综述诸如: 一、刺拳;二、直拳;三、摆拳;四、屈臂勾拳;五、重击拳。泰拳的拳术,分为大招式与小招式两种。其中大招式有十五套,小招式亦有十五套。不少泰拳名师都以脚上硬功夫而著称,如全泰第二号拳师乃沙玛,号称“飞将军”,浑名“穿心腿”;老冠军狄西利,号称“通天膝”,1985年应邀赴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比赛,美方拳师因畏惧其脚上功底坚实而拒赛,结果他只能和同去的徒弟“小超人”差莫碧登擂台作示范表演。泰拳中的拳、脚、膝、肘都是招招凶狠的杀着,特别是坚硬的膝盖和肘  相似文献   

9.
拳谚新解     
熊征 《精武》2008,(7):16-18
拳谚是老一辈拳师经验的总结,是传统武术宝库中的精华。它们多为一些提纲挈领、言简意赅的短句,却提示了很多习武者应当注意或避免的关键。后辈习武者倘若能够以此为律,在练武的过程中不断品味、求证,将会少走一些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但是,如何去吸收和接受这些拳谚中的营养,  相似文献   

10.
鹤拳     
少林派的鹤拳在台湾被称之为“国术”.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后,大陆武林高手纷纷赴台.其中有位叫王大鹏的拳师擅鹤拳,初在一富户做保镖,立足之后招徒授艺,所传弟子多有成就,素有台湾鹤拳鼻祖之称.  相似文献   

11.
江淮武术     
建国以来,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和重视下,安徽武术活动得到了迅速提高,群众性武术日益普及。最近,省体委进行了武术挖掘整理工作。使古老的九华山拳、叉拳、晰阳拳、东乡拳、五禽戏、石头拳、五童气功拳、岳王锤等又焕发了青春。参加这次武术挖整工作的老拳师有三十余人,最大年龄93岁,共献出各种套路  相似文献   

12.
婷婷  良良 《精武》2010,(6):22-23
宗锡元先生,自幼在家人支持下步入武坛,师从著名拳师郑崇亮先生,习武十余年。又师承李氏查拳一代宗师、著名武术家刘东海先生,习练查拳。在刘先生精心培育下,不仅较全面地掌握、继承了查拳系列的真传技艺与精华,而且练就了一身过硬的真功夫,成为李氏查拳一代很有名望的传人。1994年,随全国著名武术家、武术教授康戈武先生习八卦掌。冬去春来,  相似文献   

13.
指东慢拳     
指东慢拳,又称指东太极拳,是我国明代就已出现并流传的拳术。它由陕西省宝鸡市指东拳老拳师苏太和继承传授。1981年,苏太和的学生在哈尔滨举行的全国铁路职工武术观摩表演大会上,以古典  相似文献   

14.
冷冷 《精武》2009,(12):20-22
发源于天津市静海县独流镇的太祖门独流通背拳,可谓是静海县的“土特产”,也是天津市土生土长的地方拳种。其起源是清朝乾隆年间一僧一道两位太祖拳师云游至独流,将太祖门拳法传至独流。在长期的流传中吸取了当地流传的通背拳还有少林拳以及其他拳派的精华而形成的一门风格独特的拳法,有“太祖拳通背劲”之说。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个拳师,他20岁迷上了鸭子,至今已有28年的历史。他能维妙维肖地模仿鸭子的各种形态、动作,还能演练一套十分罕见的“鸭拳”。这套鸭拳曾使他名噪一时,因而他得了一个“活鸭子”的绰号  相似文献   

16.
郭贵志,1933年生于山西省怀仁县。10岁开始跟随外祖父朱国选先生在有武术之乡美称的吴家窑村习武,曾经练过金刚拳、八法拳、太祖拳、弹腿等,精于单刀、双刀、虎头钩、枪、棍、绳鞭等器械。当时朱国选老先生已经是怀仁、左云一带有名的拳师,俗称拳棒手或拳把式。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功夫与西洋拳击的擂台交手,在今天只不过是一场别出心栽的体育竞赛。然而,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则被视为有关民族草严的“战斗”。本文所介绍的这位至今健在的“神拳大龙”,他同西洋拳师比武的故事,或许会有助于年轻的读者理解那个时代武术传人的心态。  相似文献   

18.
《精武》2010,(5):F0002-F0002,I0001
傅仁东,1949年4月12日出生在山东省平度市马戈庄乡小营村。自幼跟其父傅广鹏(字程九)在村拳房习武,1958年随父来沈阳,于1959年拜沈阳拳师张万成为师学练武当地宫鸳鸯拳,1964年参加沈阳市武术比赛,获少年组拳术第二名、双刀第二名。  相似文献   

19.
中州精武馆由省查拳名师,著名散手搏击教练付再庆任馆长,并有少林名拳师,查挚名拳师,陈式太极名拳师执教。武馆办学严谨、讲求实效,先后在短时期内培养了一批武林新秀。两人在全国级武术散手擂台赛中获得冠军。受训一年多的学生张俊勇在对香港的搏击擂台赛中一拳打败香港拳王。在省、地市级比赛中成绩卓著。一、武馆学制两年(四个学期)每期六个月,两年学  相似文献   

20.
王卓 《精武》2009,(4):12-13
李玉琳,字润如(1885-1965年),在我国武术界享有很高的威望。他出生于武术之乡——河北任邱县圈头村一个农民家庭。受家乡尚武风气的影响,从小就拜著名拳师郝恩光(字海鹏)为师,学习少林、形意、八卦诸拳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