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武术推手的训练与竞赛是中国武术独有的徒手对抗训练方法和竞赛方式。中华武术体系中,许多拳种流派都非常重视推手训练,有的拳种虽然不叫推手,如叫演手、粘手、搭手、揉手、拆手、随手等等,虽然具体形式、方式、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部是大同小异、相类似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2.
武术推手训练与竞赛遵循健身与自卫的习武宗旨,必须遵守安全第一的原则。在互不伤害的前提下,武术各拳种流派的技击术都可以发掘进入武术推手训练与竞赛中。  相似文献   

3.
武术推手的训练与竞赛是中国武术独有的徒手对抗训练方法和竞赛方式,中华武术体系中,许多拳种流派都非常重视推手训练,有的拳种虽然不叫推手,如叫演手、粘手、搭手、揉手、拆手、随手等等,虽然具体形式、方式、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是大同小异、相类似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4.
武术交手训练从运动形式上可以分为推手与散手。从推手与散手的关系来看:推手是由基础训练向散手过渡的阶段,是进入技击实战的必要途径,是拳术训练过程中相对独立的单元,也可以作为竞赛运动的独立形式存在。从二者的  相似文献   

5.
太极推手是武术对抗项目之一,为了了解该项目发展的现状,预测太极推手发展趋势。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录像分析法、现场观摩法、比较法等方法对太极推手的现状与对策进行了研究,认为目前的太极推手比赛在竞赛一体化、技术的规范化、训练手段的科学化等方面均有不足,需要不断完善该运动项目的理论、技术、教学训练、赛制、科研等体系。  相似文献   

6.
薛少朵 《武当》2004,(4):35-35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武术这一优秀传统体育项目也加入到竞技体育大家庭中,由此,竞技武术从传统武术中孕育而生,形成了套路、散手、太极推手3方面内容的独立竞赛体系,被世界各国人民广泛接受,与传统武术并驾齐驱,构成中国武术的两道亮丽风景线。  相似文献   

7.
武术推手是徒手技击技法具体运用到交手实战的训练方式或方法,包括程式化推手和非程式化推手。程式化推手从步上看不仅有定步推手还有活步推手;定步推手有合步推手、顺步推手。从手上看不仅有单推手还有双推手;有上手而且有下手,有里搭手又有外搭手;从手的运动轨迹、方向上看,不仅有顺圆、  相似文献   

8.
武术意识是武术工作者常用的名词,尤其在武术教学、训练、竞赛中的应用更为广泛。现笔者根据武术教学、训练的经验体会,从武术套路的攻防动作和心理学的角度,谈谈武术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从1959年第一版《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出台,到2002版新规则的实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修改了8次。每次修改都会引起武术套路编排、动作构成、训练方法及内容等方面的变化。为了加快武术套路竞赛与国际接轨,2002年武术套路竞赛新规则(以下简称"新规则")出台,彻底打破了武术套路保持传统性的原有发展路径,使武术套路从最初以"精、气、神"传统武术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为主,发展为以难度动作稳定性、创新非武术类动作为主的训练模式。这种变化给武术套路的发展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各运动队更加注重难度动作的完成及其稳定程度,渐渐将武术的基本动作与技术丢弃,使整  相似文献   

10.
一氧化氮对国际长拳竞赛套路不同训练负荷的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不同级别武术运动员,不同负荷量国际长拳竞赛套路训练后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方法 通过对男子1级武术运动员10例,2级武术运动员20例,在调整期末、2、3、4、5个完整国际长拳竞赛套路训练后次日晨血清一氧化氮(NO)、肌酸激酶(CK)、血尿素氮(BUN)含量的动态检测,比较三者间的关系以及分别同运动负荷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武术界关于太极推手的讨论潮涨潮落,波澜迭起。继国家体委1992年5月在山东济南发起召开全国第一届太极推手观摩交流会之后,各地有关部门和民间武术组织更陆续举办了以太极推手竞赛为主题的各类活动,分别从理论上、  相似文献   

12.
竞技武术套路新规则的实施,在提高比赛难度和竞争性的同时,也必然影响到武术套路的训练。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以辽宁省队和沈阳体院武术队40名运动员(武 英级15人、一级40人)为研究对象。对竞技武术套路1996年竞赛规则与2003年新规则进行对比,并分析探讨新规则的实施对武术套路训练的影响,以及由此所应采取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国际武术套路规则对竞技武术套路运动训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国际武术套路规则的实施,在提高国际武术比赛竞争性的同时,也影响到武术套路的训练。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将2007年国际武术竞赛规则与2003年武术规则进行比较,探讨国际规则的实施对武术套路训练的影响,以及由此所应采取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武术竞赛规则》进行研究,对竞技武术套路规则提出设想,试图根据不同的训练阶段制定不同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同时建立评论机制,来进一步推动中国竞技武术逐步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现场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针对目前国内太极推手运动员的培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而构建太极推手运动员科学的培养模式,皆在促进中华武术太极推手运动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在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民间、高等体育院校与武术运动管理部门协同培养,通过形成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的人才输送方式,构建科学的训练体系等是培养武术太极推手运动员良好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我国竞技武术套路竞赛从其雏形发展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沧桑,它的出现使中国武术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实际对我国竞技武术套路的竞赛体制进行了清晰的梳理与深入研究。研究表明:我国竞技武术套路竞赛体制从其雏形发展到现在,用了170年的时间,分别经历了五个不同形态的发展阶段,即萌芽阶段、形成阶段、曲折发展阶段、逐步完善阶段和新型竞赛兴起阶段,从而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武术套路竞赛体系。  相似文献   

17.
桩上徒搏与夺桥徒搏来源于梅花桩和太极推手,但作为一项具有详细规则的竞赛项目却分别形成于现代的首届和第3届武术功力大赛[1].由于开展时间较短,普及程度不高,因此没有专门从事这方面训练的运动员与教练.  相似文献   

18.
竞技太极推手是太极拳运动的实践与升华,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理应得到持续繁荣发展,可实际情况却是经过二十多年后竟然退出了竞技场。本研究针对竞技太极推手运动的发展现状,从竞赛体系、保障体系、人力资源和训练体系等四个方面展开讨论,提出了竞技太极推手运动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利益均等、机会均等的竞赛原则是体育竞赛的基本原则。本文作者根据多次全国和地方武术竞赛编排实践,就竞赛日程如何体现这一基本原则,阐述制定武术套路竞赛日程的总体编排原则、方法和步骤。同时提出了六种竞赛日程模式,并就六种竞赛日程模式制定方法进行了阐述。文中强调制定竞赛日程要达到最佳,最佳的竞赛日程必须依据赛会所给各项具体条件,遵循总体编排原则进行研究设计,而合理的场地使用方法和合理的总赛程时间是制定不同模式竞赛日程的关键。在竞技武术走向世界、全民健身活动兴起,不同层次内容的武术竞赛活动蓬勃开展的今天,完善武术竞赛理论与方法并使之进一步科学性和规范化是本文的目的和宗旨。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方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阐述了武术竞赛规则的嬗变历程,重点分析了2003新规则在评分标准、动作要求上的变化。竞技武术套路训练应依据规则的导向作用,着重论述武术运动训练的内容安排、训练方法与策略,以适应新规则的要求,为科学化训练和竞赛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