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武术:尴尬的境遇与发展的新策略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在文献资料查阅的基础上,运用文化社会学理论全面地梳理了在体育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及武术的发展境遇。文章指出: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入和迅速传播,在西方强势文化的裹挟之下,西方体育严重挤压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发展空间,以武术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瓶颈。进而提出,坚持民族传统体育的自信和自觉是应对西方体育强势文化影响的重要途径;选择“多条腿”走路的方式,全面实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武术文化的复兴。最后指出,在体育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着实遇到了西方体育的强势挤压。很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包括发展较好的武术遗存已经或正在远离我们的视野。所以,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出现危机的当代,我们有责任承担起这样的义务,唤起我们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意识,加快我们的实施行动。  相似文献   

2.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它与西方体育在其内涵与技术特点上有着本质差异,奥运精神是西方体育价值观的浓缩,武术必须尽快找到进入奥运的切入点,进一步促进武术与西方体育的融合,发展武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3.
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民族或地域所共有的健身、文化、精神的统一,没有巨大差别的运动方式。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曾提出继承、传承、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我国武术不仅是一种民族传统体育还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本文通过对中小学老师和学生的沟通了解进行分析,发现中小学武术开设课程不足,缺少文化精髓。本文试对中小学的武术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民族传统体育武术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进入中小学课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笔者运用文献法,比较广东、湖南的体育发展轨迹,发现不同历史阶段,影响体育发展的主因不同:军事斗争是推动古代、近代体育特别是武艺发展的主因;近代“强国保种”的救亡思想加速了西方现代体育的中国化,也影响了传统体育特别是武术的正常发展;现代西方强势文化特别是体育文化的入侵使得我国传统体育被边缘化,武术等传统体育在活动样式、价值体系甚至文化内涵都深受西方文化的侵蚀。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地域文化特征、地理位置等也是体育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和平年代犹显突出。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化发展多元化的背景下,构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体系尤显重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分类进行了辨析,认为目前的分类方法及标准有待商榷,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分为武术、中华养生术、中国摔跤术和民间民俗体育四类为宜。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基础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历史学、文化学和体育人类学的理论,阐述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机制演进过程、理论基础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并指出武术进入奥运会必将促进体育文化的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及其与现代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形态。21世纪中西体育文化的交融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在这一历史趋势中,必须理性的审视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要充分认识到文化的交融并不是民族文化的泯灭。中西体育文化由冲突、保持、借鉴吸收到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保持中国传统体育的相对独立性,本就是为世界体育文化的繁荣在作贡献。2008北京奥运,将为中西体育文化的交融和共同发展搭建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新时期武术的国际化传播进行研究;针对体育强国建设发展的目标要求,提出了新的武术国际化传播策略:优秀武术传统文化的保持、武术文化传播的与时俱进、加强武术国际间的交往、发挥明星效应、推进武术标准化建设等。以期对我国发展和普及武术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教师资格证笔试革新正式出台以后,使文化课基础知识本就薄弱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又增加了一道难过的门槛。随着促进杰出民族传统习俗文化春天的来临,面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现实困境与亟待补血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教师队伍,要调整思路,科学规划,政策引领,综合施策,吸引更多的优秀考生进入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中来,培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整体实力,为民族国家的建设与治理奠定民族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10.
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是中外文化交流中重要的文化媒介,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一直是我国学校体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华武术内容丰富、流派众多、表现形式独具特色,在发展和传播过程中与众多学科相互联系,为大学体育中武术项目的开展和武术文化的传播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武术在奥运之路的进程中面临了“保持传统”与“继续西化”的两难境地,在选择“文化之路”还是“体育之路”中,中国武术依然选择了“全盘西化”的“奥林匹克”之路。但武术是一个体系庞大的文化体系,在力争进入奥林匹克之时,一定要注重自身的文化特色和尊严,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渐进而行。鉴于武术的多元性,武术的发展也需要多条道路,既要重视“体育之路”,更要重视“文化之路”。  相似文献   

12.
全球文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邱丕相 《体育科学》2006,26(8):63-65,79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严重的流失,也包括具有丰厚历史底蕴的民族传统体育。以中国武术为例,从在文化碰撞的时代和域外武术项目对中国武术的冲击以及学校武术教育的角度,论述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消退与流失,提出应该建立对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的自信和自觉继承,并提出对当前武术发展中一些问题的见解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丁磊 《精武》2012,(17):71-72
古代,武术作为一种技击技术,同时也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现代,武术在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后,面对西方体育的冲击。中国武术由师徒传承,渐渐向学校武术教育转化。新中国成立后,正式确定武术为体育比赛项目,属于民族传统体育类。这样,武术进入比赛之后,以国家的名义推广,那么它的发展必然就空前了。就套路而言,它是以演练的形式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攻防技能,虽与实用的技击方法略有一些距离,但仍不失原意。当代武术运动发展应加强其教育铸承,促进武术运动的本土化教育。并把武术作为我国民族体育国际化的一个切入点,通过对传统式术文化的教育传承研究,架起技术层面和文化层面相联系的中间桥梁,在民族文化自信和认同中扮演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文化媒介,促进式术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相似文献   

14.
武术的当代发展与历史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丕相  马文友 《体育学刊》2011,18(2):117-120
对古今武术变化从多角度进行了梳理和阐述,认为武术进入学校是一种进步,但是不应局限在体育层面上发展,应站在世界之巅,从文化的高度上进行传承和弘扬。并提出了守护武术的精神家园,保持它的基本品格、风格和技术体系是当代人神圣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15.
少林武术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国内外久负盛名。由此可见,少林武术在现代社会依然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少林武术融入高校体育教育课程,不仅为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注入新内容和活力,而且对传承、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着重要意义。通过高校体育教育与少林武术特色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6.
体育强国视域下的武术发展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武术在体育强国战略指导下的发展方略,认为:应提炼武术文化的丰富内涵,形成独具魅力的中华体育文化,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武术健身的独特功效,弥补群众体育发展不足,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革竞技武术的表现形态,突出竞技武术的民族特色,为进入奥运不懈努力;建设完备的武术产业体系,加速中国体育产业化发展;加大武术教育实施力度,凸显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优势,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高武术国际影响力,发挥武术对中华文化传播的作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稳步推进武术职业化进程,推动中国职业体育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沛县武术传统文化分析,阐述了武术传统文化对当地农民体育发展的积极作用与束缚作用,从武术传统文化的视角,探讨了当前苏北地区农民体育发展的新思路,以促进江苏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竞技武术是在借用传统武术基本动作的基础上,融入了西方体育的游戏规则发展起来的,而传统武术和西方体育的文化内涵是有差异的,如果武术过分的被体育化,那么将会越来越偏离自己的文化内涵。一旦没有了自己的文化内涵,传统的武术就显示不出她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强项、我们的优势、我们的形象、我们的力量。因此,保持武术的本色才是中国武术发展的正途。  相似文献   

19.
大学体育教育是对学生实施阶段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针对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要求,大力加速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交融和碰撞是发展的必然。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具有东方文化代表性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存在着被西方文化完全同化的问题。为保证教育阵地传播民族文化、保持优良传统、维护不卑不亢的民族自主性和独立性,笔者认为将民族体育(武术、舞龙、舞狮、划龙舟、抢花炮、珍珠球、蹴球、扭秧歌等)充分纳入学校体育教育中,尤其在民族院校体育教材、教程中必须涉足民族体育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般体育项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习练武术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而且已经成为对外传播、宣传中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是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感情,增强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手段。文章是在建设文化与体育强国视野下,结合当今武术发展的工作重点,分析探讨武术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思路,探寻如何更好的传承武术文化,提升我国武术文化软实力,为建设文化和体育强国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