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龚编辑信箱     
《中华武术》2004,(7):60-61
一、争鸣与探讨 宁夏中卫市读者徐玉和给本刊来信,就当前向外国人传授武术的现象,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现在我们编发这封来信,希望广大读者踊跃来信、来稿,就“对外传授武术是发扬光大中国武术,还是出卖国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龚编辑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从中泰两国的传统文化入手,深入分析泰拳与中国武术的技击风格形成的特点。得出结论:在一定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泰拳的技术和风格,值得武术学习和借鉴;中国武术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武术可持续性发展和对外推广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3.
王岗 《搏击·武术科学》2009,6(12):F0002-F0002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中国武术与泰拳之争的言论一直占据着各大媒体体育版的重要位置,在媒体的炒作下,广大的中国民众群情激奋,通过各种渠道对泰拳口诛笔伐,为中国武术呐喊助威。一些武术高手、武林门派也纷纷请战,欲将泰拳的嚣张气焰打压下去,以此来捍卫中国武术的辉煌。  相似文献   

4.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被列为国粹,但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及推广却大大不如泰拳、跆拳道、瑜咖等外来武术,这不得不能上引发我们对武术国粹市场推广的深思。正如少林方丈释永信所言“商业化仅仅是一个手段面不是最终目的”,本文就中国武术的市场推广展天论述,提出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5.
2001年,中国武术和泰国泰拳进行了四次交锋,一是中国国家散打队和泰拳进行了主客场两场对搏;二是中国前卫体协与泰拳进行了两场比拼。结果是互有胜负,平分秋色。今年5月4日,中国武术和泰拳再次决战澳门,这场濠江对决是今年8月即将在广州举行的中泰武术泰拳对抗赛的前哨战,备受国内外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名家信箱     
《中华武术》2002,(5):54-55
本刊从今年第一期开始设立“名家信箱”栏目后,陆陆续续接到许多武术爱好者的来信。这些来信除了表示欢迎建立这样一个和武术名家沟通、联系的园地外,还提出了许多问题。有些武术爱好者还提出,希望能公布这些武术名家的通信地址和联系电话。当我们把这些问题反馈给武术名家们后,他们为广大武术爱好者的习武热情深深感动,非常愿意解答武术爱好者们的问题。但是,名家们平时的社会活动很多,恐怕没有过多的精力处理大量的武迷来信,因此,他们还是希望通过本刊这个栏目,解答武术爱好者的疑难问题。 来信请寄:北京体育馆路8号《中华武术》杂志 “名家信箱”栏目 收 邮编:100661 ——编者  相似文献   

7.
王耀 《福建体育科技》2011,30(6):33-35,40
本论文从泰国泰拳与中国武术散打的竞赛规则为切入点进行对比分析,重点研究两者技战术体系特点及竞技风格的差异性,为科学认知泰拳运动与武术散打运动及如何借鉴先进经验以促进武术散打运动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功夫战泰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9月8日(原定8月18日,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8月在京举行,此战再次延期),在北京工人体育馆,将上演一场世纪决战——7位中国武术散打好手将迎战前来挑战的泰拳高手。至此,酝酿已久的中国武术与泰拳对抗赛擂响了战鼓,世人在欣赏了这场精彩的世纪决战之后,也将解开埋藏在心底的谜团——武术和泰拳到底谁更强?  相似文献   

9.
我们已很少听到武术与其它拳种对抗性交流的消息了,自李小龙之后。 当世界其它拳种,如泰拳、空手道、自由搏击热衷搅和在一起“比试”、过招时,中国的武术似乎已渐渐地远离了这一群体,在独立发展自己的体系。 “中国武术能不能与其它拳种对抗?”这似乎应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因为过去历史上,这类“切磋”早已有过。二十世纪初,东西方拳术最初撞击时,互有胜负:西洋拳击最早打败过泰  相似文献   

10.
名家信箱     
《中华武术》2002,(2):54-55
为了满足广大武术爱好者的要求,本刊今年第一期开始设“名家信箱”栏目。各位戏迷朋友在习武时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疑惑,尽可向本刊”名家信箱“求助。——编者 本期出场名家:杨振铎、陈正雷、康戈武  相似文献   

11.
一位自称“合气道道主”的读者问: 坤青先生,您好!李小龙曾被国际权威武术杂志《黑带》列为世界七大武术名家之一,那么其余六位是谁?他们各擅长什么武术?请告诉我。 答:据本人翻查李小龙被《黑带》武术杂志列入“武英殿”世界名家,先后有三次: 一、1972年年刊。李以性格、活力  相似文献   

12.
名家信箱     
《中华武术》2002,(3):56-57
为了满足广大武术爱好者的要求,本刊从今年第一期开始设“名家信箱”栏目。各位武迷朋友在习武时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疑惑,尽可向本刊“名家信箱”求助。  相似文献   

13.
散打泰拳优势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武术和泰拳同是世界上悠久的搏击术,二者都曾与拳击、空手道、跆拳道等搏击项目进行过较量,而且胜多负少。如今,两种国粹也几经交手,互有胜负。可以说,泰拳是我们武术散打的主要对手。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为此研究泰拳的技术及规则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泰拳并准确制定对抗策略和对抗规则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中华武术》2002,(11):17-17
柳海龙,中国当代散打至高荣誉的代表。曾获得:1999年中美对抗赛亚军;2000年全国锦标赛75公斤级第一名;2000年度中国武术散打王:2001年九运会75公斤级冠军;2001年中国功夫对泰国职业泰拳争霸赛冠军;2002年中国武术散打王;2002年全国武术锦标赛80公斤级冠军;2002年第一届世界杯散打比赛80公斤级第一名;2002年第二届中国功夫对泰国职业泰拳争霸赛冠军。  相似文献   

15.
应广大读者要求,我刊将推出“武术世纪老人”专题,陆续向广大读者介绍为中国武术事业奉献一生、功勋卓著,至今仍为武术发展奔走的武术老人,回顾他们过往的光辉岁月,探访他们晚年的幸福生活。他们从一个个偶然踏入武术之门的少年,到当今中国武术界的泰斗级人物,在风雨兼程的长长来路上,尽情书写着各自的武术人生,而当这幅壮美画卷铺展开采的时候,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不仅是这些世纪老人的近百岁人生,也是中国武术的百年历程。  相似文献   

16.
宋琰琪  盛世勇 《武当》2000,(7):21-24
泰拳虽然雄踞世界拳坛,有“称霸世界五百年天下无敌”的神话,但试观泰拳技击术,究其搏击方法,亦与我国武术外家拳的技击术大同小异。但是我国武术大多没有泰拳精炼。  相似文献   

17.
名家信箱     
《中华武术》2002,(4):54-55
本刊从今年第一期开始设立“名家信箱”栏目后,陆陆续续接到许多武术爱好者的来信。这些来信除了表示欢迎建立这样一个和武术名家沟通、联系的园地外,并提出了许多问题。有些武术爱好者还提出,希望能颂这些武术名家的通信地址和联系电话。当我们把这些问题反馈给武术名家们后,他们为广大武术爱好者的习武热情深深感动,表示愿意解答武术爱好者们的问题,帮助武术初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从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角度对中泰两国武术格斗理念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促进中泰两国文化交流和武术传承。主要结论:中国武术格斗的理念体现了浓厚的人文精神色彩,注重养生修炼,以制服对手为主,护人护己;泰拳格斗的理念体现立体式进攻,通过强烈的取胜欲望换取生存的权利;中泰两国武术都受佛教影响较深,注重礼仪,道德观念强。  相似文献   

19.
坤青信箱     
贵州安龙县龙山镇纳赖六组杨胜杰问: 1.您是泰拳专家,泰拳和散打可以结合训练吗?如果可以,像中泰拳赛是否可以运用? 2.您能不能告诉我中国大陆地区详细的泰拳学校? 坤青答:1.泰拳当然可与任何拳术结合训练,如功夫、空手道、跆拳道等。事实上近十年来,世界各地的职业搏击高手,不论出身或标榜是什么派系,百分之九十已把泰拳的打法与科学化训练模式吸纳入其个人或门派系统之中,而最后,整合的技术能否发挥得天衣无缝,得心应手,则要看个人的造诣、修为了。  相似文献   

20.
燕侠 《中华武术》2001,(5):19-19
2001年6月和7月,将在中国北京和泰国曼谷上演两场中国武术散打和泰拳的对抗赛,这将是古老的中国武术与堪称世界最凶狠的泰拳的首次正式较量。这是记者日前在中国武术——泰拳交流与合作签字仪式暨发布会上获得的消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