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锦 《新闻传播》2023,(8):59-61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日常接收的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字增长,人与外界交换信息的层面、频率大大提高。全媒体时代对传统科普期刊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传统科普期刊编辑工作要加快转型创新,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全媒体时代发展要求。本文研究分析全媒体时代对传统科普期刊的影响,探讨新形势下传统科普期刊编辑工作的转型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2.
全媒体时代对档案编研工作提出新要求,需要加强高质量内容建设、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顺应技术发展革新编研工作并关注用户信息新需求。“中央厨房”作为传统媒体应对时代发展要求转型的路径之一,对生产档案编研全媒体成果具有参考意义。因此文章试构建档案编研“中央厨房”模式,以一体化编研流程提高效率、提升效益,以总编研协调中心对全媒体编研工作和技术支撑工作的实时调控实现高质量成果产出、促进全媒体成果传播。  相似文献   

3.
友言在先     
孙大东 《兰台世界》2019,(11):10-10
全媒体时代,档案用户的需求不断向多元化、个性化发展。2012年,毛天宇、常杰在《档案管理》杂志上发表了《全媒体时代档案宣传的新思路——以BTV“档案”栏目为例》一文,是我国出现最早的专门探讨档案全媒体应用和传播的文章。此后,相关研究逐渐丰富,研究深度及广度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从档案全媒体的具体应用到全媒体在档案、图书情报领域信息资源的整合策略,从全媒体背景下电子档案管理和档案管理平台建设到信息传播中的档案受众,从全媒体在档案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到全媒体档案信息资源的组织与服务……全媒体为档案信息资源、档案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方式,在这种背景下,用户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未来,如何满足用户的多元性、个性化需求将成为档案全媒体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全媒体为档案工作带来颠覆性改变的同时,也对档案工作者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全媒体时代的档案工作转型,档案工作者需要有较高的技术学习和运用能力、构筑社会记忆的大局意识“、人本思想”的服务精神和价值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5.
对档案全媒体研究成果进行批判性总结和反思,有助于研究的深入开展。本文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发现已有的研究主要围绕全媒体时代档案管理、档案信息化以及档案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几个方面展开,并进一步分析了其成就与不足。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未来的研究需加强理论基础研究;从传播方式着手研究档案全媒体;重视档案全媒体负面影响的研究;重视档案全媒体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等。  相似文献   

6.
随着传媒界"全媒体"传播概念的提出,我国传媒界也吹起了一股全媒体发展之风,并引发了理论界的高度关注与研究。显然,传媒界的全媒体转型在当下中国已然成为各界主流媒体的发展趋向。档案文化的充实与传播,也随着媒介的发展、更迭不断地更新、演化。本文旨在通过对全媒体概念进行进一步剖析,对全媒体演进进行简要梳理,进而展现全媒体时代对档案文化内涵的充实以及对档案文化传播的促进,同时分析了全媒体时代下所增长的部分不实信息对档案信息采集造成的干扰,综合各项影响,力图得出全媒体时代与档案文化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全媒体时代下,建立全媒体时代档案展览评价体系已是大势所趋。论文引入“四全媒体”理论,分析该理论对于档案展览的可移植性,从档案法制、用户需求、全媒体技术三方面,分析了全媒体时代档案展览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目标和原则。通过构建“四全媒体”框架下的档案展览评价体系,推动档案展览水平、档案展览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科普展品是科技馆进行科普教育的基础.是构成科技馆的基本要素。科技馆科普展品档案是科普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内容.又是促进科技馆科普展品发展和利用的基础材料.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档案.在科技馆工作中具有保存信息,传承历史,启迪后人的作用。本文就如何更好地收集、保管、开发、利用展品档案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正科普特效影院作为现代化科技馆的亮点,通过科普特效影片的放映,可以传播科学知识,展现科技内涵,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科普影院档案管理工作是科技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科普影院档案管理工作,必须立足于科普影院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优秀的档案管理研究成果和现代化档案管理技术,不断适应科普影院档案管理的新要求,逐步完善科普影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一、科普影院档案的重要性(一)影院档案是科普影院正常运行和开展科普工  相似文献   

10.
4月21日至22日,江苏省档案学会在南京召开档案科普工作座谈会,南京等部分市档案学会的代表应邀参加会议。会议就开展档案科普工作以及组织编写档案科普读物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廖进到会讲话,省档案局副局长顾祖根作会议总结。廖进同志指出,开展社科普及工作是是科学社会化、大众化的有效途径,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公共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开展档案科普工作,  相似文献   

11.
王青 《档案与建设》2020,(4):60-62,68
当前,高校档案服务社会化趋势日益突出,用户需求主导下的档案服务创新模式逐渐成为高校档案服务利用与开发的主流。为提高高校档案服务社会创新水平,推动高校档案服务持续、多元发展。笔者以全媒体为切入点,介绍了全媒体背景下高校档案服务社会创新的主要应用和重点难点,并从丰富档案服务内容、打造档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双向反馈机制的角度提出了全媒体环境下高校档案服务社会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科技档案科普化开发面临连续保管和增值开发的挑战,而数字管护框架为其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论指导。文章在厘清数字管护与科技档案科普化开发两者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科技档案科普化开发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依据。同时剖析其内外开发环境和社会需求,识别科技档案全生命周期管理与科学普及工作的业务融合点,进而提出数字管护视角下科技档案科普化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郭艳 《兰台世界》2016,(20):77-78
全媒体时代高校档案图书情报信息资源整合势在必行。本文阐述了全媒体的定义,分析了高校档案图书情报信息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媒体时代高校档案图书情报信息资源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14.
科普档案是记录和保存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技术普及、生产活动的科普文件,同时也是促进知识创造和科普成果转化的重要资源,具有较高的再利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如何加强科普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科普档案价值的最大化,使增量档案信息资源与存量档案信息资源都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成为当下广大档案管理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一、积极总结科普档案管理新经验,加强科普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力度科普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是科普档案实现科学管理的基  相似文献   

15.
科普图书作为科学普及的重要载体和形式,对于开启民智、振兴国力发挥了重要的传播作用.新时代,为了在全媒体科普语境中发掘更优质的作者团队、传播更精良的科普内容、营造更良好的科普氛围,科普图书出版应从选题、作者和内容3个方面建立把关机制,保障优质科普内容的传播.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依据,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档案文化全媒体传播行为、动机及其需求满足情况三个方面展开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用户对档案文化全媒体传播的总体需求比较高,但各方面的需求满足结果各异,其总体需求的满足情况也不太乐观,呈现出偏低态势。鉴于此,本文认为应从调整信息内容结构和提高用户对档案文化的认同感两个方面着手提升档案文化全媒体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化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支柱产业,又是非常敏感、公众关注度高、舆论生态十分脆弱的行业,本文以化工行业为例,阐述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推动化工科普工作的认知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时慧 《档案与建设》2021,(10):68-69
科普展示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延伸,对档案编研、开发和利用有独特意义及价值.近年来,南京机场高速公路管理处(以下简称"管理处")策划设立具有鲜明特色的档案管理多媒体品牌展示室和宁宣绿色循环低碳公路科普展示馆,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展示档案文字、图片、实物、模型等,为探索档案管理创新和提升档案价值进行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科普图书的出版总体呈上升趋势,无论是引进版科普还是原创科普,在绝对数量上都是增长的。在这种看似乐观的现象背后,却是一些严峻的现实:科普出版仍然存在着好作者难找、形式单一、目标读者不买账等问题。随着广播电视网络、电信网络的技术升级和无线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我们共同进入一个被"数字化"和"互联网化"的全媒体时代。"全媒体"的"全"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资讯的全部感官,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原创科普绘本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开发原创人工智能科普绘本的体验,对原创科普绘本的发展策略提出几点思考:一是:克服题材的同质化倾向,要拓宽视角;二是避免空洞的说教和灌输,提升趣味性;三是突破传统的表现手法,画面有创意;四是关注科学人文素养,重未来:发展.同时谈到全媒体时代对科普绘本编辑提出了新要求,原创科普绘本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