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文题展示]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著名诗人汪国真说:“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是啊,生活中.人们总想到远方去旅行。远方对我们的诱惑不仅仅是风光美景、人文历史.更多的是一种梦幻.一种精神的归宿,一种看不见的灵魂里涌动的向往。生活中近的是现实,远的才是诗。所以远方总像一簇圣火.在人们心头燃烧。于是我们总是期盼着远方……  相似文献   

2.
一.作文题目 法国诗人兰波有一个著名的诗句:“生活在远方。”在1968年法国学生运动期间,这一诗句曾被巴黎大学的学生们写在大学的围墙上,借以表达对远方的渴望。海子有句诗:“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有人认为,我们对远方的思念、空虚感、期待,这些思想本身可以延绵不断,比生命更长久。——人,要怎样行走,走多远的路,才能回到我们身心安宁的家?  相似文献   

3.
舒婷的诗始终体现着人性的觉醒,以火的热忱关怀普通人的命运。《惠安女子》就是一首饱含真挚人性内容的佳篇。“野火在远方,远方/在你琥珀色的眼睛里”,诗的第一段文字精练。“远方野火”和“琥珀色的眼睛”本是两个相去甚远的意象,但诗人以  相似文献   

4.
“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这是一个叫海子的诗人的一句话。其实在我们想象中,远方除了遥远还笼罩着神秘以及无数的期待。———女作家陈彤说“远方”。以上是《读者》杂志“言论”中的一则。海子将远方“一语点破”,似乎他早已把“远方”看透了。而我则偏爱陈彤的说法,因为她将“远方”抹上了神秘与期待的色彩。当然,我无意于评论他们说法的对错高下。事实上,这种评论是徒劳的。文学作品的可爱,包含着作者新颖独到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声音;而人生的可爱,包含着我们心中永远有各自的“远方”。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是的,那是…  相似文献   

5.
旁观不是生活。惠安女子,不是猎奇的旅游者凭着金钱肆意品评的那种,不是猎钱的官员凭着权力刻意展览的那种。走进惠安吧,走进舒婷心中的惠安,听听惠安女子的心声,听听女诗人为她们唱的美丽而苦涩的歌。“野火在远方,远方/在你琥珀色的眼睛里。”远方,多么迷人的字眼,那里有理想,有爱情,有希望,如野火一样迅猛的热情在远方燃烧,在她心中燃烧,美丽迷离的眼睛开始闪现着憧憬。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古老部落的银饰”——旧  相似文献   

6.
有些只言片语,并非圣人贤哲的名言,却会以一种让人着迷的方式存在于人的脑海深处,像出没在远方的一面摇曳的自帆。对我来说,电影《阿甘正传》里就有这样一艘言语的帆船,不是“生活就像巧克力”,而是阿甘回忆起越战经历时说的那句——“我见过各式各样的雨……”  相似文献   

7.
远方的朋友:你好!你生活愉快吗?你们的学校美丽吗? 远方的朋友,我写这封信的原因是:我们中队开展了“手拉手”活动.我想跟你做朋友。我先做个自我介绍吧。我叫阿尔曼江.今年12岁.是个聪明懂事的维吾尔族男孩。  相似文献   

8.
当一月在不经意间到来时,春天却还在远方尚未抵达。海子说,“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是吗?远方除了遥远之外,应当还有希望与期待。  相似文献   

9.
心灵的峡谷     
寒冬来临,燕子南飞,到远方享受生活。麻雀却未进化到如此程度,只能待在北方挨饿受冻,内心的愤懑自然难以平息,只好在寒风中从瑟瑟抖动的嘴里挤出“懦夫”二字,来填补心中裂开的缝隙。燕子虽然生活安逸,但对  相似文献   

10.
“蓝领”较频繁地出现于我国媒体,指称我国特定群体应该是进入新世纪最近几年的事。目前“蓝领”在与“白领”对立的语义场中,侧重指称企业工人,包括体力型工人和技术型工人(包括技工和高级技能人才)以及服务行业一般员工。“蓝颜知己”指称生活在女人身边或远方,关系介于情人与朋友之间的那样一种男人。  相似文献   

11.
远方有多远?     
只要你抬起头,远方并不遥远;只要你向前走,远方并不遥远;只要你坚持一个方向走下去,远方就是你前方的路就是你的追求就是你的梦想就是你憧憬的美好的人生。人生就是由无数个“远方”构成的:无数个走过的“远方”构成过去,无数个未走的“远方”构成将来,正在走向的“远方”构成现在。有一种无悔的人生,就是永远有能力看到远方永远有能力走向远方永远有能力走过远方。今天走过的路正是昨天梦想的远方今天实现的目标正是昨天梦寐以求的理想,又有能力为今天的远方去奋斗拼博,并有信心走过今天的远方,这种人生就是成功的人生。人应该…  相似文献   

12.
从词源的角度看,“远方”具有四个维度的含义。其一,“远方”具有空间维度,意指遥远的地方。师生的远方.既有实体的意义,更有心灵的意义。其二,“远方”具有时间维度.意指未来的时刻。基础教育的神圣之处.在于立足当下,为师生的美好未来奠定基石。  相似文献   

13.
远方     
……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谁在念着这样的诗句,是谁……黑衣人的脸上,露出诡异的笑容。双手在水晶球上飘忽不定地摆弄着,水晶球上,交织着变幻莫测的画面。“大人。”“又有一个?”“是一个小女孩。”小女孩?黑衣人的笑容,让人看不清。“……带她进来。”“我要去远方。”突然被带进一片漆黑的房间,小女孩显然有些被眼前的情景吓到。站了一会儿,适应了暗淡的光线,整整衣摆,她还是用坚定的语气说出了自己的愿望。“远方?是哪里呢?”多少人曾经这样对他说过,可是结果呢?过了那么多年,人类的愿望依然是去所谓的远方吗?黑衣人不…  相似文献   

14.
“不要问我从那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相似文献   

15.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怀着对远方神圣的热切向往,为了朝拜远方那心目中的圣地,我踏上三尺讲台,踏上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  相似文献   

16.
网购的书到了,一共六本,四本是游记,还有一本是封面上写着“一生不可不去的一百个地方”的旅行攻略. 像许多“90后”一样,我从小就有一颗不安分蠢蠢欲动想要起程的心.每每看到“远方”“行走”“在路上”这样的词汇就会兴奋异常.然而由于地理因素和客观条件限制,我每每不能成行,只能任由对远方疯狂的渴望发酵成梦想的棉线,一头在指尖缠绕,一头却穿越了太平洋的波涛、热带雨林的苍翠、喜马拉雅的雪线以及峡湾里的北极光,去了连我也无从预判的远方.  相似文献   

17.
习作要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一”:让我们策划一次和远方小学生“手拉手”的活动,然后以个人或小组的名义,给远方的小学生写信。习作法宝本次习作要求写一封信给远方的小朋友,与他们讨论“手拉手”建立联系,商量互助活动的内容。很多地方的城乡同学结成了“手拉手”的小伙伴,相互了解、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写给谁呢?你可以联系第一单元的主题,写给西部小朋友。还可以写给通过电视、网络、  相似文献   

18.
“流浪”,在这里是对知识女性所固有的生存处境和基本心态的典型概括.从台湾女作家三毛唱出“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到中国大陆当代女诗人伊蕾的吟叹“我在被囚中到处流浪,我在流浪中到处被囚”,现代女性寻求精神家园的呼声穿越时空,颇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9.
<正> 《日出》是一部很有特色的戏剧。它采取的是“人物展览式”的戏剧结构,侧重于生活“横断面”的描写。众多人物,多重矛盾冲突线,相对独立的许多“人生片断”和生活“横断面”皆以陈白露为中心联结,贯穿着陈白露心理矛盾冲突的曲折发展过程。然而这种联结贯穿不可能是机械的,而是犬牙交错、时断时续、相互穿插的。那么,剧作家是如何使众多的生活“横断面”有机地穿插组合而形成浑然一体的艺术整体的呢?稍作具体分析,就能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1、一个看上去是随意的穿插,不仅把另一种生活“横断面”巧妙地引入了剧情,而且对正在展开的矛盾冲突起到了突出和强化作用。如第一幕开头的一场戏。主要的戏剧冲突是陈白露与方达生。方达生听说多年前的女友堕落了,从远方的乡下匆匆赶来,亲眼目睹了陈白露  相似文献   

20.
练习五     
<正>学校拟召开“创造美好生活”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等的广泛(1)______,借助线上技术,“云生活”已悄()然而至。“云旅游”使我们对诗和远方触屏可赏,体味观赏游览趣味;“云赏艺”让我们体味传统手艺的魅力,提升审美素养;“云阅读”让我们在浩hàn______书海中徜徉,jí______取文学营养……同学们,让我们相约云端,(2)生活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