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7 毫秒
1.
形成学力是学习和学业的目的所在,在学力形成过程中,多种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力。而在教育分层中,教师期待就是重要因素之一。教师期待的“标签性”、“互惠性”及“动力引擎”功能都会对中小学生学力的获得与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应采取相应的策略指导教师,使其期待有利于促进合理的学力结构的形成,并提升学生学力,更有效地学习。  相似文献   

2.
宁波市中小学生学习成就动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就动机被认为是学习动机中最重要的动机,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意义。人的成就动机由追求成功和回避失败两部分组成。通过对宁波市三所学校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抽样研究发现:中小学生学习的成就动机呈现不平衡,总体上更趋于追求成功;成就动机不存在性别上的差异;不同年级学生的成就动机差异显著;社会支持这一外部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就动机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业成绩关系的调查分析李金波一、问题提出学生的主导活动是学习,而衡量学生学习程度的最有效的外在标准是学业成绩。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学生的学习态度、成就动机、期望心理和情绪等。本文拟具体考察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成就动机、期...  相似文献   

4.
学生成就目标的效能及其教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学习效果是学生成就的重要标志。学习效果除了受学生智力水平的影响外,更多的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意志水平,而这两者是以学生的成就动机为基础的。因此,把握成就动机作用的规律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以往的结论表明成就动机水平越高,学习的效果越好,在进一步对成就动机的分析后发现不同模式的成就动机是影响成就的重要因素。研究者们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成就动机模型,适应性动机模型和非适应性动机模型。具有适应性动机模型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付出努力本身感兴趣,乐于寻求挑战,面对困难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成就动机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的成就动机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采用《成就动机量表》,以井冈山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发放问卷的方式对2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不同年级、地区来源、家庭经济水平的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存在显著差异,和父亲文化程度存在显著相关,与母亲文化程度不存在显著相关.结论:大学生成就动机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因素上差异不显著;不同年级大学生成就动机总分,不同家庭经济情况大学生在成就动机总分,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在避免失败动机和成就动机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父亲文化水平与大学生避免失败动机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大学生成就动机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运用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采用文献资料、心理测量、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影响体育运动学校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进行调查、归类和分析。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成就动机之间存在高度联系,"学习动力不足"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凡是进入中小学校的学生,一般而言,其智力水平相差不大,拉大他们距离的主要是非智力因素,成就动机又是非智力因素中的关键部分。中小学生的成就动机还没有完全成形,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成就动机的培养就有很大的潜力,因此学习如何被鼓励,成就动机如何被激发就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一、成就动机的影响因素1.家庭家庭是学校教育的摇篮,家庭教育对于个体的成长影响是深远的,家庭对于成就动机的形成也是很重要的。跨文化研究表明家长对于他们孩子发展成就动机有很大的影响。国内有研究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成就期望和独立性、成就性、依…  相似文献   

8.
班级环境是影响学生成就动机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班级环境与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学习负担因子除外);班级环境对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有预测作用;班级环境与成就动机存在年级与成绩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李爱芬  丁胜赟 《考试周刊》2013,(51):175-175
<正>成就动机水平是影响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和学习效率的主要因素,成就动机水平较高的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和学习积极性较高,他们即使遇到失败也不沮丧,竞争意识强;而成就动机水平较低的学生则反之。因此,成就动机水平的高低对于学生能否在学习工作中尽心尽力、坚持不懈并最终取得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各科教育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成就动机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是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打下牢固基础的教育,它是提高我国国民整体素质的基石。正在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的素质结构是多维的,其中,一定的基础学力和创新素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学力,从广义上说,是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多种能力及学问上达到的程度。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所达到的在知识、能力、技巧等方面的水平;二是指在现实水平上所具备的今后学习的潜力,即学习的实际可能性。学生的基础学力是通过后天学习和实践获得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的复合。一般而言,体现基础学力的体系是:认知因素,即学生对…  相似文献   

11.
Multifaceted Impact of Self-Efficacy Beliefs on Academic Functioning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This research analyzed the network of psychosocial influences through which efficacy beliefs affect academic achievement. Parents' sense of academic efficacy and aspirations for their children were linked to their children's scholastic achievement through their perceived academic capabilities and aspirations. Children's beliefs in their efficacy to regulate their own learning and academic attainments, in turn, contributed to scholastic achievement both independently and by promoting high academic aspirations and prosocial behavior and reducing vulnerability to feelings of futility and depression. Children's perceived social efficacy and efficacy to manage peer pressure for detrimental conduct also contributed to academic attainments but through partially different paths of affective and self-regulatory influence. The impact of perceived social efficacy was mediated through academic aspirations and a low level of depression. Perceived self-regulatory efficacy was related to academic achievement both directly and through adherence to moral self-sanctions for detrimental conduct and problem behavior that can subvert academic pursuits. Familial socioeconomic status was linked to children's academic achievement only indirectly through its effects on parental aspirations and children's prosocialness. The full set of self-efficacy, aspirational, and psychosocial factors accounted for a sizable share of the variance in academic achievement.  相似文献   

12.
Human behavior is directed by an implicit and an explicit motivational system. The intrinsic form of the implicit achievement motive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predict the experience of flow. Thus, this achievement flow motive can be considered an integral component of the autotelic personality, posited in Flow Theory as dispositional difference in the propensity to experience flow. As implicit motivation predicts long-term behavioral trends and flow predicts quality of performance, the achievement flow motive should be predictive of a long-term goal pursuit such as educational attainment. This hypothesis is tested cross-culturally to shed some light on the universality of flow: Participants from Cameroon, Costa Rica, and Germany were asked about the level of education they attained. To assess their achievement flow motive, the Operant Motive Test was employed. After measurement equivalence was established, analyses revealed that, across all three cultures, the achievement flow motive explained variance i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dependent of achievement values as measured by a scale of the Schwartz Value Survey. Consequently, as would be expected of an element of the autotelic personality, the achievement flow motive predicts long-term academic success.  相似文献   

13.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具有组织和执行达到特定成就的能力的预期。学生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动机性情感因素,它不但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目标的设定、努力的程度,还会影响学习策略的选择。自我效能感影响中等职业学生学业成绩水平,本身又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提高中等职业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关键是要采取适当的课堂教学策略,让学生敞开心扉,放飞思想,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乐学善思,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心理测量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60名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的成就动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成就动机水平不容乐观;高校青年教师的成就动机水平在性别、学历、职称三个纬度上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成就动机与学生学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成就动机与学习成绩有正相关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前提条件之一 ;学习动机与成功概率密切相关 ,布置适合学生实际的学习任务 ,让学生以适度的“成功率意识”去从事学习 ,可激发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6.
动机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成分,而成就动机又是动机的一个重要形式.当今成就动机研究几乎成了动机研究的同义语,关心学生成就动机的教育心理学家占据了动机研究的中心舞台.本文着重分析成就动机的涵义、影响成就动机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以及培养成就动机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7.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适中合度的动机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反之,动机不强或过强则会影响学习效率。专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受多种因素影响,普遍出现消极现象。因此,如何激起学生积极的英语学习动机成了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对此,从五个角度分析了专科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并提出四种激发思考。  相似文献   

18.
体育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自我效能感的原理和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了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女生成就动机水平显著地高于男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两个因子均与追求成功的动机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培养、激发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水平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去学习以满足其学习需要的心理倾向。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动机的核心是成就动机。学生的成就动机主要有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3种类型。学生的自我有效感由学习价值有效感和个人能力有效感组成。自我有效感既制约学习动机,又制约学习结果。它能使学生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努力程度;使学生发展平衡的控制结构;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把学生的自我有效感和学习动机联系起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职生成就动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成就动机量表(AMS)对245名高职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首先针对人口学特征在成就动机上的得分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成就动机的某些维度在年级和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差异。然后,对成就动机与心理健康之间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得出的结论为:成就动机某些维度与心理健康的人际关系、抑郁等因子存在相关。人际关系与敌对因子对高职生成就动机的影响是具有预测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