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英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巩固所学知识的必要方式。《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教师在  相似文献   

2.
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资源包括英语教材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报刊杂志等。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广,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引起一线教师的极大关注。《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它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特别是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等”。由此,初中荚语课程资源对于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方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角度来探讨荚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方法及途径。  相似文献   

4.
英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巩固所学知识的必要方式。《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教师在  相似文献   

5.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英语教学的特点就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运用语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除了要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外,还应该积极使用其他课程资源,特别是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纸杂志等,以期优化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6.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其他所有材料和辅助设施。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现行牛津版小学英语教材涵盖的内容广,知识外延大,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课程资源。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树立崭新的课程资源观,  相似文献   

7.
高文英 《考试周刊》2011,(75):137-137
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应用。生活化的英语教学即捕捉藏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融英语教学与生活为一体,用生活的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大课堂,真正发挥英语的交流作用。  相似文献   

8.
开发和利用英语课程资源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拓展课程的知识是一种开发,挖掘蕴藏于课程的内在信息也是一种开发;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一种开发,学生能动地学习也是一种开发。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在"Go For It"教学中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刘静 《山东教育》2007,(6):35-35
外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而外语听说能力的强弱又是衡量学生外语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英语教学中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接触和学习英语.感受和体验英语,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为了帮助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提高教学效果,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  相似文献   

10.
开发和利用英语课程资源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本文从英语教材、教师、学生、课内与课外、网络与生活等课程资源出发,阐述了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及英语课程资源观下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开发和利用英语课程资源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本文从英语教材、教师、学生、课内与课外、网络与生活等课程资源出发,阐述了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及英语课程资源观下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课程资源是实施课程的前提和保证。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师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本文通过阐述小学英语教学中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和改革对策,旨在为如何有效开发小学英语课程资源提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诚然,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英语课程资源呈现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但是,开发英语课程资源并非多多益善,我们要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需要有的放矢地开发与利用一切有益于英语教学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4.
开发和利用英语课程资源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拓展课程的知识是一种开发,挖掘蕴藏于课程的内在信息也是一种开发;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一种开发,学生能动地学习也是一种开发。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在Go For It教学中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积极开展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应该积极利用其它课程资源。把英文报刊引入课堂,充分利用它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自觉开发。  相似文献   

16.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其他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在英语教学中,根据新课程理念,我校进行了英语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构建了以创设课内情境为主线、以开展实践活动为延伸线、以营造校园氛围为补充线、以打造家庭环境为辅助线的“四线结合”英语教学体系,让学生在浓厚的英语氛围中学习英语、感受…  相似文献   

17.
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除了有效使用教科书外,还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其他课程资源,例如: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网络资源和报章杂志等,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英语新闻内容丰富,语言简洁准确,集实效性、真实性和重要性为一体,是很好的英语学习辅助资源。笔者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对利用英语新闻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了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尽可能地使学生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堂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外,我们还应积极开发利用其他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9.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其他所有材料和辅助设施。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现行牛津版小学英语教材涵盖的内容广,知识外延大,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课程资源。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树立崭新的课程资源观,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  相似文献   

20.
<正>《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因此,多媒体教学引入英语课堂,是英语教学发展的趋势和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