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持有本科文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者,优先录用”,“参加面试请带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及相关资料”,“诚聘通过高等教育和职业资格考试的专业人才”等等。如今在许多城市的就业市场上,写着上述字样的招聘广告越来越多。经高层次人才招聘市场统计信息显示,那些持有大学毕业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人才”始终受到各用人单位的青睐,其求职成功率达到80%以上。随着“双证书”人才走俏就业市场,为求职人员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提供教育培训服务,已逐渐形成了一个颇具投资潜力的行业。近年来一些民间创办的秘书、推销员考证培训学习班学员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企业高薪招聘高级工、技师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这些拥有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职业资格证书、被称为“高级蓝领”的技术工人开始在人才市场上陡然走俏。工人经过职业技能水平的严格、规范鉴定后,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在我国还是最近10年来的事情,是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结果。什么是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从一般意义上说,按照某一职业的要求,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进行评价和认证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职业技能鉴定。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存在类似的制度。在我国,职业技能鉴定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  相似文献   

3.
周国添 《中国培训》2006,(11):39-40
一,鉴定质量关系三个“利益”、两个“形象”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进入就业岗位的凭证,因此,证书的质量,亦即持证人的实际技能水平,关系三个“利益”,两个“形象”。三个“利益”:一是关系考生利益。名副其实的,能促进就业,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和规范管理;名不符实的,即使被招聘,终究被辞退,用人单位不会因为他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不能胜任岗位工作也把他供养起来。考生花了钱,拿了证,被招聘,又丢了饭碗,工资拿不到,又享受不到相关政策待遇。甚至会导致考生上访、投诉。二是关系到消费者利益,特别是面对广大消费者的…  相似文献   

4.
时下,社会上的一些学子和各从业人员都在忙于即将于10月份举行的全国司法考试和全国注册会计师的考试,让笔者不仅想起了几年来的各种“考证热”,很多人都热衷于参加各种考试,希望拿到认证证书。听人说手里握有导游证、律师证,还有驾驶证等等众多的证书,好像已经不是什么多新鲜的事情了。如今,社会上有一批人忙着奔波于各考试场,各种考试证流行也颇多,笔者在此略介绍一二,看看您手中已有几个“考试证”,也许以下的证书中就有您为自己定立的下一个目标。  相似文献   

5.
所谓“两证教育”是指传统的学历文凭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职业资格证书是反映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一它反映劳动者从事这种职业所达到的实际水平.是社会对劳动者产权和质量的认证。《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制订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逐步实行公开招聘,平等竞争,促进入才合理流动”。这就说明职业资格证书具有与学历文凭同等重要的地位,拥有职业资格证书,可以使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上占据主动地位。目前,职业资格…  相似文献   

6.
王一澜 《文教资料》2011,(26):187-189
20世纪末,我国高校中出现的本科生考证热潮,如今已蔓延到硕士生群体之中。考证行为背后,硕士们有着何种初衷?用人单位对他们所考取的证书又持有何种态度?文章通过分析华东地区99家用人单位在2010年12月份发布的招聘信息,发现:用人单位更加注重的是人才本身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7.
女大学生的就业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女大学生在毕业求职的过程中都会遭遇性别歧视。虽然社会各方一直都在呼吁就业市场上的男女平等,可一些用人单位仍然我行我素。在大大小小的招聘会上,各种奇怪现象层出不穷。迫于压力,女大学生们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招聘会上出现奇怪现象1.用人单位注重“能喝善舞”如今,把“能喝”作为招用新人条件的一个“附件”,甚至是“必须条件”,公然在招聘市场上广而告之的已十分普遍。一位女大学生到某人才市场应聘时,因为不会喝酒跳舞而被拒之门外。一位负责招聘的人事主管对此“解释”道,在吃喝风盛行的今天,不会喝酒…  相似文献   

8.
陈骁 《上海教育》2002,(18):22-24
“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新“亮点”是出现了一群怀揣“双证”的求职者。讲求学历和技能并重的“上海市高校学生职业资格鉴定制度”,曾在去年年末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在今年的就业季节,大学生手中的职业资格证书是否能经得起市场的考验?  相似文献   

9.
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职业资格证书”。根据北京市劳动力市场调查的报告 ,今年上半年 ,北京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更为重视。上半年用人单位对所招聘职业 (工种 )有明确的技术等级要求的占用人单位总量的 2 9 5 % ,除了学历证书在求职过程中发挥作用 ,求职者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在求职过程中已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半年北京劳动力市场对大学本专科及以上学历者的需求仍呈供不应求的局面 ,尤其是研究生 ,普遍被用人单位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看好。  有关人士称 ,用人单位对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视 ,已连续 14个月呈上…  相似文献   

10.
“人才市值倒挂”原因何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报道,近来,在东部发达地区的一些人才市场上,出现了大学毕业生比职业学校毕业生求职还难的现象。有的大学毕业生多次求职失败后,为早日就业,又回过头来到技工学校去学习技能;有的地方还出现了用高于招聘博士生的待遇招聘技术工人的“怪事”。曾几何时,大学文凭曾是求职者在人才市场讨价还价最主要的筹码,“大本”以上毕业曾是用人单位的首选。那么,为什么现在会出现这种所谓“人才市值倒挂”的怪现象呢?难道现在的“大本”毕业生的素质和使用价值就真的不如职业学校毕业生了吗?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  相似文献   

11.
用人单位看重“职业资格证书”根据北京市劳动力市场调查报告,今年上半年,北京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更为重视,上半年用人单位对所招聘职业(工种)有明确的技术等级要求的占用人单位总量的29.5%,除了学历证书在求职过程中发挥作用,求职者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在求职过程中已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半年北京  相似文献   

12.
紧张激烈的BEC考试已经结束,其中有浪难的付出,也有喜悦的收获。这收获不是来自于结果,而是来自于为结果而奋斗的过程中。当初接触BEC,是凭着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以及BEC证书的独特扭力。而今天,当我发觉自己在为努力获得证书过程中,不知不觉已实实在在收获了许多,那证书本身已经并不那么重要了。这也许就是“奋斗的过程更重于结果”的真谛吧!BEC证书考试,是全方位地考核一个人的商务英语水平,如今已被许多外资及合资企业作为招聘、评价外语人才的重要标准。但代表你的英语水平是你对英语真正学懂了,会用了。当你拿着BEC证…  相似文献   

13.
千里马证书     
国王看坐骑死了,就叫伯乐帮着挑一匹千里马。伯乐说:“好,我这就去。”伯乐来到千里马交流中心,租了一个摊位,挂起一条横幅,横幅上红底白字大书:“国王招聘千里马,待遇优厚。”应聘者立刻蜂拥而来,把伯乐的摊位围得水泄不通,纷纷递上证书。伯乐接过证书,一一翻开,戴上老花眼镜仔细端详,每一本证书上都写着“千里马”三个字,还盖有又红又圆的公章。伯乐自言自语:“咋这么多千里马?”众马齐声说:“以证书为准嘛。”伯乐说:“我要验验你们的证书是真还是假。”他用手指蘸了一点儿口水,正要往一本证书上抹去,有一匹马就喊:“干什么?”伯乐说:“…  相似文献   

14.
“就业准入制度”“就业准入制度”是在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的一项规范劳动就业与职业岗位关系的国际通行制度,它是对求职者进入职业岗位而提出的一种专业技术、技能要求,具体表现形式为“职业资格证书”,它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它和学历证书一起被社会所重视,被称作“双证并重、双证并举”,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就业准入制度”不只是对大学毕业生而言的,它适用于所有的求职者。大学生“就业准入”制大学生“就业准入”制是专对大学毕业生而言的。所…  相似文献   

15.
如今社会上人才竞争日益激烈;还在校园里的学生们也不禁感到一丝丝紧迫。有人曾说“21世纪将是职业证书的时代”;职业资格证书不仅是进入职场的“通行证”.同时也是职场中人获得晋升及扩展事业的重要砝码。随着职业资格证书日益走俏.针对考证而开办的各种培训班异常火爆.对于这些为了考证而奔忙的学生来说;这两个月与其说是暑假.倒不如说它是“第三学期”。为了今后找工作方便.一些职高学生纷纷投入到考证的行列中来。  相似文献   

16.
如今招聘人才已经不比从前,除了使用一些传统的常规方法,如看简历、面试、笔试、试用之外,用人单位还常常会别出心裁  相似文献   

17.
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在招聘高校毕业生时,用人单位奉行“博士生求之不得、硕士生双手欢迎、本科生考虑考虑、专科生免谈免谈”选人标准,一味追求候选人的高学历、高学位,不顾这些拥有高学位、高学历的毕业生的使用成本,不管本单位能否为高学历、高学位人才提供充分释放才能的空间,不管这些高级人才能否真正为自己的单位创造财富。用人单位  相似文献   

18.
当前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把合理使用高校毕业生人才资源作为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我省高校近几年在省教育厅的直接领导下 ,先后开展了大规模的全省大学生招聘现场会近十次。深有感触的是 :当大学生到用人单位应聘时 ,前两年招聘单位问的是“什么学校毕业的 ,学的是什么专业 ?”而近两年问的是“什么学校毕业的 ,学的是什么专业 ,有哪些技能证 ?有荣誉证书吗 ?”不同的问法 ,体现了不同的需求 ,是质的飞跃。说明当今社会 ,不但重视知识 ,而且还重视学生的素质 ,那么培…  相似文献   

19.
谭唏 《广西教育》2008,(15):14-14
往年这个时候,用人单位主动去招聘大学毕业生可能要奔走千里到大学校园才能与毕业生进行面对面地洽谈,而现今,用人单位如果想招聘玉林师范学院的毕业生,可以足不出户,通过该校的远程招聘视频面试系统就可以与毕业生进行“面对面”洽谈和面试。  相似文献   

20.
声音     
《成长》2005,(3):4-4
“只要能吃苦的,坚决不要懒的!”——在扬州大学举办的的一场招聘会上,不少企业喊出了这样的招聘口号。来自苏北的学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现场30多家苏南地区的用人单位中,有九成多都将与苏北学生的自荐材料囊入了自己的人事招聘档案袋中。很多用人单位言之凿凿:“我们只要苏北的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