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3 毫秒
1.
第31届奥运会中,中国男篮小组赛5战皆输无缘晋级.中国男篮中锋在进攻与防守能力上存在许多问题:个人的进攻技术水平不够全面,身体对抗能力差,战术配合意识比较薄弱、移动速度慢、作风不够硬朗、防守比较积极但犯规过多等.建议加强中国中锋的对抗训练,提升战术配合意识.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中国男篮在第16届世锦赛6场比赛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男篮各位置球员较年轻;前锋队员身高已接近世界水平,中锋队员身高具有绝对优势,后卫队员身高显示不均衡;与世界强队相比中锋队员实力较强,前锋队员在2分球与3分球投篮次数及命中率、篮板球抢获次数和助攻与对手相比有较大差距,后卫线整体进攻能力依然是中国男篮的薄弱环节。针对中国男篮在快节奏、强对抗比赛中进攻侵略性不足和防守攻击性不强,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第27届男篮亚锦赛中国男篮中锋和5个对手的中锋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后移动长城时期中国男篮中锋进攻能力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本届中国男篮中锋身高、体重在亚洲篮坛依然拥有优势,老中青结合,年龄结构基本合理;投篮得分能力与对手相比拥有较大优势,不过2分球、罚球命中率和对手有一定差距。队内中生代、新生代中锋球员远投能力远弱于老队员,要提高远投得分能力;助攻和前场篮板球能力远强于对手中锋,队内新生代中锋助攻策应能力弱于老队员,前场篮板球拼抢能力已超越老队员;在减少失误方面和对手中锋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从触觉产生机理入手,并与中锋各种进攻技术相结合,探讨了触觉信息在中锋进攻技术中的应用,期望对提高触觉对中锋一对一对抗中的作用、提高中锋技术水平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志向 《精武》2013,(17):24-25
运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我国女篮中锋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比赛中的进攻技术统计,分析我国女篮中锋运动员在低位背对球篮时的技术特点,找出我国女篮中锋运动员在进攻时技术特点的优势与不足,为今后的日常训练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亚锦赛中国男篮9场比赛中球员技术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后卫球员得分能力不足,犯规较多;前锋球员进攻方式单一,以投篮为主,缺少突破;中锋球员表现较好,具有一定优势;中国队整体对篮板球控制较弱。  相似文献   

7.
李振明  王璐 《体育师友》2011,34(3):24-26
篮球运动不是一个人的运动,虽然中锋在篮球比赛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还要靠集体的力量赢得比赛。现实中存在着很多中锋队员在进攻中无法处理好个人和全队关系的现象。文章通过对中锋个人进攻技术和全队技战术的分析,结合笔者多年篮球教学和训练经验,就中锋如何更有效地将个人进攻融入全队进攻,如何更好地将本队进攻合理分配、调整战术,掌握好进攻战术的节奏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对比分析研究法,对我国男篮与取得本届世锦赛前4名的西班牙、希腊、美国,阿根廷男篮在比赛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男篮中锋队员身高具有绝对优势,后卫和前锋队员身高已接近世界水平,各位置队员较年轻;与世界强队相比中锋实力较强;后卫和前锋队员的3分球有了很大提高,但在强对抗,快节奏比赛中,中国男篮队员进攻侵略性和个人防守攻击性不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朱宁海  张琴 《体育世界》2007,(11):87-88
现代篮球中锋的投篮技术是一项强对抗的进攻组合技术,它是由抢位、接球和投篮组成的,它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意识和抢位的对抗性,接球的攻击性和投篮的应变性,针对中锋在比赛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职责,对现代中锋进攻特点加以研究为今后中锋教学和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男篮的"中锋"谈及中国男篮的训练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男篮的部分比赛技术指标的统计,从对中国男篮现有中锋的身体条件,攻防技战术打法的分析,提出我国男篮在28-29届奥运会上要取得令国人满意的比赛成绩,在训练过程中要抓紧培养与中锋相匹配的后卫,注重内、外和攻、守都要平衡的训练策略。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第9届全国运动会女足第二阶段决赛中进攻情况的统计与分析,及与第8届全国运动会女足比赛相关数据的对比,结果表明:九运会女足比赛进攻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传、接球失误,与八运会女足比赛的统计结果基本相同。说明加强传、接球训练仍是当前提高我国优秀女子足球队进攻质量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第15届世锦赛中国女排一攻与防反战术运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录像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第15届世锦赛中国女排11场比赛的一攻与防反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国外女排强队相比,中国女排强攻不强、一传和拦防能力的差距,造成快攻战术运用次数少,效果差,难以发挥快速多变的特长。中国女排应进一步提高一传质量,加强强攻环节和拦防整体配合以及各种快攻战术的运用,提升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中国女子手球队技战术训练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女子手球队在第28届奥运会获得较好成绩。研究运用观察统计法,对中国女子手球队技战术训练组织实施和方法手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奥运会比赛中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统计,探讨中国女子手球队技战术训练的特点及效果,为提高我国女子手球技战术训练水平和其它同场对抗性球类项目备战大赛的技战术训练安排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表明,中国女子手球队技战术训练以提高比赛能力为宗旨,技战术训练安排层次清楚、针对性强;中国队在雅典奥运会比赛成绩与赛后技术统计结果基本适应,体现了技战术的要求和原则,初步形成了快速、灵活的技战术特点。  相似文献   

14.
运用观察统计和对比分析法,对中国男篮在第15届世锦赛上整体的攻防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内线的优势和外线相对有效的攻击能力所构筑起的进攻体系,表现出一定的整体进攻实力;进攻中的失误偏多,完整进攻次数不足,阵地进攻过分依赖内线,快攻次数很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的进攻质量和效果;个人综合防守能力的不足和全队整体防守战术运用的较大差距,导致攻防体系的综合控制能力较低;防守体系整体结构比较松散、防守漏洞较多、防守攻击性较差等问题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西班牙队与对手比赛的后场篮板、犯规、抢断、盖帽、得分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班牙队防守强悍牢固,能有效阻止和中断对手的进攻,在比赛中占有明显的优势,这是西班牙队获胜的重要保证。而中国队在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表现不好,说明中国队跟世界强队之间还有一定差距,尤其在防守上不如对手。  相似文献   

16.
吴涛 《体育科技》2006,27(2):46-49
本文旨在分析中国女子手球队备战奥运会过程中体能训练的一些特点,发掘和揭示同场对抗性运动项目体能训练特点和规律,为手球和其他同场对抗性球类集体项目的体能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中国男排落后的技战术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录像统计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男排近3年在第10届世界杯男子排球比赛等世界大赛进行了技术统计,发现了中国男排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各项基本技术的基本功比赛对手较差,战术能力上与世界各强队的差距较大,力量素质较差。  相似文献   

18.
第9届世界杯中国女排夺冠的制胜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3年第九届世界杯女排夺冠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国队发球、防守反击具有明显优势,拦网和一攻基本与世界水平保持一致;教练的指挥艺术、队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精神是中国女排夺冠的制胜因素;一些国家女排实力的下降也为中国这次夺冠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第28届奥运会与中国女排交锋的美国、多米尼加、古巴、德国、俄罗斯、日本6支队伍的比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认为,中国队在发球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扣球、拦网和防守基本与世界水平保持一致;快速多变的技战术打法、严密的防守体系和教练的高超指挥艺术是中国女排夺冠的主要因素;队员年龄结构的合理搭配、科学化的训练、队员稳定的心理素质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也是中国女排夺冠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中外女子篮球快攻特点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篮球比赛要求“积极主动、勇猛顽强、快速、灵活、全面、准确”。其核心是快速和准确,快速是手段,准确是目的,快速是创造、寻找和掌握、利用战机达到完成动作的手段。快以准为标准,准以快为手段,快准结合才有质量。快捷神速的围绕得分目标缩短攻守转换过程是篮球运动发展的内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