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国内对马克思哲学最流行的曲解是将马克思哲学混同于一种近代理性哲学,同时,把马克思哲学歪曲为一种解释性的实证主义哲学。殊不知,在现代哲学对近代理性哲学或本质主义发起革命的思潮中,马克思哲学的批判是最为釜底抽薪的。马克思哲学以生存论为基础,以统一了思维和存在的实践哲学实现了对近代理性哲学的超越。正因为是一种实践哲学,马克思哲学就决然和解释性哲学、实证主义哲学相对立,而专注于对现实生活的干预、批判,并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
研究儿童哲学主要围绕“什么是儿童哲学”,“儿童如何学习哲学”等问题进行。国内对儿童哲学的研究倾向于将儿童哲学融入其他学科中,缺乏独立的理论基础,其实践层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献综述从儿童哲学的理解和定位、对儿童哲学发展的梳理与剖析、对儿童哲学研究的反思三个维度展开论述,进而找出国内儿童哲学发展的不足,以期对儿童哲学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哲学与哲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陷入困境的原因在于我们以非哲学的方式教授哲学,哲学有自己的特点,哲学的特点就是沉思和分析。哲学本身是一种本体的或形而上学的思;哲学是一种面向前提的思;哲学是一种面向生活世界的思。哲学应体现出对智慧的追求,对人的价值、意义的思考,以及对时代的关注,应引导学生学习哲学的思维方式,进入哲学活动的世界。  相似文献   

4.
对哲学的不同理解将导致对数学教育哲学的不同理解。将数学教育哲学置于公开的科学争论中,一般认为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即本国所特有的各种文化传统和不同的哲学观。本文从哲学的视角出发,通过一则隐喻对数学教育哲学是什么进行了反思,分析了哲学、数学哲学、教育哲学对数学教育哲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造成的善与恶的二律背反,是文化哲学兴起的深刻历史条件。将文化哲学视为对以传统本体论哲学和意识论哲学为标志的思辨哲学的超越和反叛,是西方哲学对文化哲学的基本理论定位。中国的文化哲学兴起和发展相对较晚,但学者们对文化哲学的理论定位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哲学的概念入手,通过对哲学、哲学研究活动的特点以及哲学的价值和意义的分析,阐明哲学在现实生活中对我们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哲学教学与素质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哲学品格、哲学态度、哲学精神和哲学思维几方面素质的培养 ,从而体现出哲学的辨证智慧。教师在教学中 ,要充分体现出哲学的品格。哲学在相当意义上是一种生活态度 ,因而 ,学习和研究哲学 ,更需要培养哲学的生活态度和哲学的精神。学习哲学的关键是学会哲学思考 ,学习和研究哲学的过程 ,就是培养和训练哲学思维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分析哲学通过对命题意义,即可传达性的强调,以及对康德的先验范畴所进行的语义学改造,实现了对主体性哲学的某种超越。然而,分析哲学虽然否定了作为主体性哲学之前提的关于主客体之间的对立或者人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对立的假定,但却保留了康德哲学中的形式与内容的对立。也就是说,分析哲学对主体性哲学的否定是不彻底的,并没有放弃对绝对确定性的寻求,仍保留有康德哲学的残余,只能说是对主体性哲学的半截子超越。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经济哲学的发展进程的总结,阐述了经济哲学与经济学结合的必然性,以及科学哲学对经济哲学的影响,认为经济哲学是推动经济学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0.
李俊英 《考试周刊》2014,(20):27-27
<正>人们谈话时,常提到"人生哲学""处世哲学""营销哲学""爱情哲学"等诸如此类的词,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哲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处处有哲学。何为哲学?从哲学的本义来讲,哲学就是爱智慧和追求智慧。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的概念好像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很远,但哲学包罗万象,从古至今,哲学就在生活中发挥不同一般的  相似文献   

11.
哲学教育“无用论”和“取消论”源于对工具主义和效率主义逻辑的崇拜,是对哲学及哲学教育的“本性”的误解.哲学的本性是“爱智慧”和“爱自由”,哲学教育也因此具有它的“哲学性”.哲学教育必定是自由的、开放的和创造的,任何好的课堂哲学教学都必须将哲学教育的哲学性贯彻始终.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及其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过程中难度较大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前提、根据和必要条件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 ,并以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说明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产生和确立的依据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对待中国传统哲学的科学态度和原则的说明 ,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作用的分析 ,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学界对于马克思是否哲学终结论者这一问题,已形成了一场争论,其症结在于没有对"哲学终结"中的"哲学"进行具体的界定。从作为哲学形态的哲学、作为意识形态的哲学、作为文化形态的哲学三个层面对马克思的哲学终结思想的内涵进行了澄清。  相似文献   

14.
生活哲学的提出源于哲学家对以往的哲学的不满,对现实生活的批判立场,和对某些哲学家的功利行为的反思.生活哲学的内涵有两个内容:一是哲学向作为总体的生活回归,而不是某种生活回归;二是哲学要对生活持批判态度,并促使其自我超越.但是生活并非一眼望去便知,西方现代哲学的存在主义虽坚持哲学向生活世界回归,但却不懂得真正的生活.只有坚持马克思所提出的,从物质生产生活出发来理解生活和改造生活,才是科学认识生活的路径.因此,需要按照这一路径来系统认识我们当今的生活,发展马克思哲学和生活哲学.同时,要解答对生活哲学的种种质疑,才能使生活哲学这场哲学运动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哲学是什么”的回答和学科界定及历史梳理,系统论证了哲学的功能。对哲学和哲学功能的一些误解作了合乎逻辑的澄清和驳斥。本文认为哲学功能主要体现在思维力的训练、人格教化等方面。把哲学的还给哲学,把非哲学的从哲学中驱逐,只有找到自己恰当的位置,才能发挥真正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对西方政治哲学研究和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日益深化,由此而引起对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思考,使得人们不能不重视邓小平政治哲学的研究。文章主要对邓小平政治哲学研究状况的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邓小平政治哲学探索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17.
法哲学和法理学应当是不同的学科。法哲学是以哲学的方式从体制外反思、讨论法律根本问题或难题的学科,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法理学是以科学即经验的方式从体制内对法律的解释、分析的学科,是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法哲学是哲学和法学的交叉学科,是以哲学的方法研究法律问题的学科。因此,对法哲学概念的理解关键在于对哲学概念和法律概念的理解。法哲学就是具有形而上学特点的关于法律的思想或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中,要区别两个不同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理解的对象,是确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方式是理解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由于理解者内在的差异和理解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方式是多样的。区别这两个基本问题,有利于分清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有利于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方式。  相似文献   

19.
在马克思哲学发展中,伊壁鸠鲁哲学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马克思早期记述了大量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和评论,涉及到古希腊罗马哲学的基本问题和精神实质。他的博士论文更是突出了伊壁鸠鲁哲学不同于德谟克利特的特别之处。毋庸置疑,马克思的这些研究为他以后的哲学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基本构架。因此,结合马克思早期对伊壁鸠鲁哲学的研究文本,我们试着从哲学的生活意蕴、人的本性及自由的论证三个方面探讨马克思对伊壁鸠鲁哲学的领会。从"哲学史"的层面,把握马克思对伊壁鸠鲁哲学的传承与超越,从而彰显马克思哲学的不朽价值。  相似文献   

20.
哲学与生活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与生活的辩证关系历来是哲学界所探讨的热门话题。新世纪伊始,当各种学科对其传统价值进行审视的时候,哲学也有必要对自身做出总结与探讨。本文将着重展开哲学追问、哲学构建、哲学方式、哲学现状、哲学回归等问题的研究性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