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科技创新基地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第一梯队,高校是科技创新基地的主要依托单位,但少有研究以实证分析回答科技创新基地的建立能否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发展这一问题。本文采用2008-2017年间中国394所高校的混合截面数据和典型的科技创新基地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科技创新基地建立对于高校科技创新水平的影响,并根据高校所在地区、隶属部门的不同进行了异质性检验。实证表明:第一,整体上科技创新基地的建立显著提升了高校科技创新水平;第二,西部地区科技创新基地的建立对高校科技创新水平影响最强,中部地区效果次之,而东部地区无显著影响;第三,科技创新基地对不同隶属部门高校科技创新水平均具有积极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基地对于高校科技创新水平的导向作用;因地制宜加强布局建设,尤其是西部高校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进一步推进西部高校科技创新发展;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保障科技创新基地高效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带动高校科技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知识管理的本质,探讨了知识管理和创新的关系,指出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和知识管理战略,并以知识管理为核心构建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剖析高校科技创新的有关因素,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深入研究“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今后高校科技工作的发展战略,并建立起了一个普适性的高校优秀学术论文及科技成果奖励办法。  相似文献   

4.
地方高校与科技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新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在体制改革、学科建设、科技合作、科技资源竞争、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的特点,分析了地方高校在科技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新世纪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高校科技产业工作的重要性,并对高校产业工作的发展提出了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主攻方向、建立科技创新体系、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大力发展校办科技企业等几点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知识、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为高校科技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分析高校科技创新现状和优势,探讨建立高校科技创新管理的对策,抓住机遇,加强科技创新管理,营造一个创新的环境,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是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管理的主要目标。高校科技创新管理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一流水平大学,提高教育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教育的发展水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以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加强自主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高校承担着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的双重任务,多年来,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取得了大量科技成果,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高校现行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高校必须进行科技管理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高校科技事业也呈现出快速的发展趋势,其科技实力和竞争水平均有大幅度提高。论述了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高校科技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提出了高校实现科技创新的改革思路,为进一步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9.
地方科技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阐述了地方科技发展战略的内涵,分析了地方科技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提出了地方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布局、战略任务与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0.
基于科技信息化战略的高校科技管理能力创新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科技信息化战略的实施是高校科技管理创新的内在要求,也是科技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科技信息化战略符合国家科技发展需求与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要求,不但能有力推动高校科技管理战略思想、管理目标、组织结构等创新,更重要的是推动高校科技管理创新能力建设和科技战略联盟建设,促进高校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产学研合作共建研发(R&D)实体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共建研发实体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方式.合理的R&D投入不仅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而且也是大学和科研机构取得研发成果的重要保障.运用博弈论分析了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共建研发实体的模式,论证了产方投向学研方的研发投入补贴对学研方总体研发费用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博弈模型.  相似文献   

12.
大学、企业研发与首都区域创新的局域空间计量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吴玉鸣 《科学学研究》2006,24(3):398-404
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空间变系数回归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在全国31个省级区域创新系统的大背景下,着重对首都区域创新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空间计量经济分析。全域估计结果发现:中国31个省域创新能力的贡献主要是由企业研发投入实现,大学研发对区域创新能力没有明显的贡献,大学研发与企业研发的结合也没有对区域创新表现出显著的作用。局域地理加权回归计量分析结果显示:首都地区的企业研发能力和人力资本对首都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首都强大的研发成果没能近距离扩散,对首都创新能力的形成没有提供应有的贡献。寻求建立大学研发与企业研发之间的技术转移渠道及相互作用机制是目前首都地区大学、企业研发与区域创新联动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郭惠  刘航 《科研管理》2021,42(9):184-192
    “官产学研”融合是新时代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有效释放政府研发资助的调节红利至关重要。本文借助理论模型阐释高校创新活动与地方创新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揭示政府研发资助对高校创新溢出的调节影响可能存在较为复杂的动态机制。采用Hansen的门槛回归方法以及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高校创新能力提升对区域创新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但在不同水平时影响弹性系数有所差异,高校创新能力处于(0.275 3 0.560 3\]区间的溢出效应最佳。政府研发资助对高校创新溢出具有动态调节作用,当资助强度高于0.085 3门槛阈值,高校创新才会释放正向溢出的“挤入效应”,并且随着研发资助强化,溢出轨迹呈现出边际递增规律。相应研究启示在于,定位高校创新溢出的最佳区间,跨越政府研发资助的约束门槛,才能有效撬动“官产学研”的内生驱动,加速区域创新转型。  相似文献   

14.
不同机构类型的R&D效率DEA评价与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DEA方法对1996-2001年间科研院所、企业和高等院校三类机构的R&D效率进行了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1996-1998年间高等院校的R&D效率最高;科研机构R&D活动无效率,但在1999年之后有所改善;企业的资金和人员投入最多,但效率却最低且随着投入的增加无明显改进,说明投入不足并不是造成R&D效率低下的关键因素。最后对企业R&D效率的改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包含创新部门的新经济地理增长模型,分析发现知识溢出和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选取2004—201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动态面板杜宾模型并采用系统GMM方法,在结构视角下考察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效应;空间维度上,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具有外部性特征,高校基础研究经费内部支出、高校应用研究经费内部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且知识溢出和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不同区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从政产学协同的视角出发,将R&D投入划分为政府扶持、企业投入和高校科研人员投入。基于长三角62所高校数据,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分别从政府扶持和企业投入两条路径出发,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步骤来分析R&D投入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结果表明:R&D投入难以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起到积极的作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外部R&D经费投入对高校科研人员投入的正向影响显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研人员投入对外部R&D经费投入的正向冲击明显。基于此,提出应提高并保障科研人员福利待遇、完善科研绩效分类评价制度、强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regions in the analysis of innovation and the pressure on European universities to interact with their environment justify this article. It argues that faculty support for the objectives of university-industry relations (UIR) does not vary across disciplines and does not respond to university encouragement in a region with low absorptive capacity. These results are in contrast with those obtained in studies of technology leading countries like the USA. Furthermore, incentives for UIR may generate unpredicted dynamics while instruments to cooperate are not significant. Finally, support for the objectives of UIR should not be confused with the degree of R&D cooperation. The former is sensitive to university age while the latter is sensitive to gender, discipline, commitment to R&D and university encouragement. Empirical evidence is obtained from a sample of faculty from the Valencian Community (Spain) and analysed through a set of models for discrete choice.  相似文献   

18.
The ‘triple helix’ of the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hip and habitat are accepted as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However, empirical explorations of the effects of these variables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hips on regional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are highly limited. To fill this gap, 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triple helix system and habitat on birth and death rates of U.S. firms at the state level. As expected, we find that industrial R&D expendi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regional firm birth. However, university and government R&D also generate a synergistic effect that indirectly influences regional firm birth rates. In addition, we find that the synergy between university and industrial R&D enhances the sustainability of firms, whil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1) university and government R&D and (2) government and industrial R&D are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 in firm death. Other factors linked to mor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firm formation include higher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a region, lower tax rate, and habitat factors affecting quality of life, such as lower housing prices and higher rates of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In regions with high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we find positive synergistic effects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1) university and government R&D and (2) university and industrial R&D on firm birth rate, suggesting that university R&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as an ‘entrepreneurial mediator’ among the three spheres in the triple helix system. In low entrepreneurial regions, the only triple helix system factors significantly influencing firm birth rate were tax rate. This finding suggests that the independent and interdependent components of the triple helix system and habitat are less powerful in low entrepreneurial regions.  相似文献   

19.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是提升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水平、推动重大原创性科技创新的有效载体,其发展历程体现了创新逻辑、学术逻辑和教育功能逻辑的不断演变。与一般意义上的产学研合作不同,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强调高校系统内外因素的互动和支撑作用,主要体现为高校与企业共建协同创新平台、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建研究院、大学衍生企业、大学科技园等多种模式。鉴于多模式的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在产学研教等领域具有协同性、灵活性相统一的特点,做大做强高校新型研发机构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政府顶层设计、调动高校积极性、提升高校新型研发机构自身建设能力,通过调动相关因素的积极性,激发共同推动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合力和动力。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innovation strategy influences firms’ level of involvement with university-based research.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firms with internal R&D strategies more heavily weighted toward exploratory activities allocate a greater share of their R&D resources to exploratory university research and develop deeper multifaceted relationships with their university research partners. In addition, firms with more centralized internal R&D organizations spend a greater share of their R&D dollars on exploratory research conducted at universities. In contrast to other external partners, we find evidence suggesting that universities are preferred when the firm perceives potential conflicts ov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