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辽宁省部分学生耐力素质下降的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辽宁省学生体质抽样调查结果,针对辽宁省学生的耐力素质连续15年下降这一现象,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对影响辽宁省学生体质发展中的耐力素质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以便能为增强辽宁省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提供一些帮助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农村学生1985与2001年体质健康状况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志敏 《体育学刊》2002,9(4):90-92
通过对1985年与2001年辽宁省农村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比较研究,发现2001年辽宁省农村学生的形态呈增长趋势,机能、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5年间六次全国学生体质调查数据为依据,对辽宁省7~18岁青少年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等体质状况进行动态分析与探讨,了解辽宁省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变化趋势,研究他们体质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探讨改善和增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措施和途径,为辽宁省乃至全国制定体育卫生政策、为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育改革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2002年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辽宁省2003年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各组别学生的各项指标得分对总评分的贡献进行排序,从而比较准确地反映辽宁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杜尚勇 《辽宁体育科技》2010,32(3):45-46,57
根据辽宁省2005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采用百分位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加权积分法来制定辽宁省中学生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获得辽宁省各高校2007、2008及2009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运用数理统计法及对比分析法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中与健康体能对应的测试项目的测试结果加以比较分析,以了解辽宁省大学生健康体能的变化特点和规律,并应用访谈调查法了解辽宁省高校体育教学的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7.
自1980年以来,我国学生体质调查已形成制度,辽宁省也自1985年先后进行了4次学生体质调查。定期对学生体质状况进行检测,对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生体质的现状、特点,系统地连续观察其生长发育规律,有针对性地指导学校体育工作,会及时提供科学的依据。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参与1999年辽宁省体质健康调研测试的全省14个市6~18岁年龄段的78050名中小学生,各年龄段城男、城女、乡男、乡女四个组人数分别是22897人、22477人、16349人、16342人。1.2 研究方法为了使14个市中学小生各年龄组的各项指标具有可比性,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S…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大学生体质状况动态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秀芹 《体育学刊》2003,10(3):47-49
以200l年辽宁省大学生体质调研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测试统计数据为依据,与历年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揭示辽宁省大学生体质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9.
本文借助1995年辽宁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有关数据,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别从性别,城乡等多个角度对不同地区的中小学生体质状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辽宁省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研究,观察其进行运动干预前后的身体变化,来探讨运动对其体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辽宁省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和研究。深入分析《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各高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旨在为有关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体育局、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决定,2007年6月至10月期间在全省范围内举办学生"三对三"篮球比赛,并将此次活动作为辽宁省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赛事之一。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比较研究、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辽宁省与广东省大学生健康素质的现状进行比较,揭示他们之间的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提高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王东 《辽宁体育科技》2009,31(3):55-56,62
为充分了解辽宁省教育工作者的体质情况,对辽宁省部分中小学教育系统工作人员共计3594人进行了体质监测。对其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各项指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辽宁体育科技》2014,(3):F0003-F0003
正辽宁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隶属于辽宁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现有工作人员6人,其中博士1人,研究生3人。主要工作职责是掌握辽宁省国民体质现状及变化规律;促进辽宁省国民体质健康发展;拟制辽宁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指导、监督、检查省内各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编印全省体质监测工作简报;对辽宁省青少年运动员进行科学选材;青少年儿童的骨龄鉴定及预测身高。今年是全国第四次国民体质监测测试年,沈阳、丹东和朝阳是国家定点监测城市,其他11个城市是我省的监测点。本次国民体质监测对象为3至69周岁的中国国民,分为幼儿(3~6岁)、成年人(20~59岁)和老年人(60~69岁)三个年龄段。每个城市测试2880人,全省共测试40320人。为了使测试数据更加准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中小学生体质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采用对比分析法,对辽宁省中小学生的体质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探讨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体质下降的原因,提出了重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等改进对策,为学校体育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辽宁省大学生 1990 - 2 0 0 0年 10年间情况的身体素质变化以及与 1985 - 1995年 10年间的比较 ,说明辽宁省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下降的趋势 ;学校体育工作改革应以增进学生健康 ,增强学生体质为根本 ;提出了加强高校体育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郗琳  魏华忠 《体育科学》2001,21(5):65-65
为深入了解辽宁省高校大学生体质的现状,并使其纳入到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网络中,1999年10月~11月,由辽宁省4部委(教委、卫生厅、体委和财政厅)统筹安排了辽宁省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在选取样本时,以辽宁大学和辽宁师范大学作为本次监测的主要单位.以年级分层,以班为单位,随机整群抽样,抽取19~22岁城乡男、女16个年龄段的1759名学生.调查的主要指标是形态类指标(以体高、体重、胸围3项为主)、机能类指标(以肺活量为主)和素质类指标(50 m、立定跳远、立位体前屈和男1000 m或女800 m).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均是在Microsoft Excel 98程序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测量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辽宁省医药类大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评价与分析,并从社会学的角度进一步的剖析,探讨家庭、社会以及生活方式对体质健康的影响程度,揭示其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旨在为促进干预对策,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是高校体育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在政策监督、教学实施、评价与反馈等环节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使得高校体育并没有真正帮助体质弱势学生实现自己的体育教育目标。文章对辽宁省20所大中专院校进行调查,掌握学校针对这部分学生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实现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接受平等的体育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