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劳动是一切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在不同社会制度或不同的经济关系下,劳动者的劳动动因(或称动机)是根本不同的。劳动者劳动的不同动因通过劳动者对劳动的不同态度,即劳动者对劳动道德意义的理解、认识以及基于对劳动的认识,劳动者个人在对社会对他人履行各种劳动义务的方式和行为中体现出来。在不同的社会制度或不同的经济关系中,劳动者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劳动态度,对此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情感劳动是区别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劳动形式,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分析情感劳动者角色冲突的形式特征及问题,分析情感劳动者角色冲突的性别差异。破解情感劳动者的角色冲突危机,要明晰情感劳动者的"情感"边界;提高情感劳动者的自我觉察能力;关注女性情感劳动者的角色意识:增强女性情感劳动者的角色界限意识,优化女性情感劳动者的社会支持结构。  相似文献   

3.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我国劳动法调整的主要对象是劳动关系,即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与劳动者有着直接的联系,其当事人一方劳动者...  相似文献   

4.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绝大多数普通劳动者的内心感到和谐与幸福。社会不公致使很多的劳动者内心还"不和谐"。劳动者化解内心"不和谐"因素的有效方法是端正自我心态,正确认识自我的劳动成就。以成长性动态标准来衡量个人的职业发展状态,处理好奋斗过程与奋斗结果的关系。端正劳动成就观念,做一个快乐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要存在和发展,不能不进行物质生产;而要从事物质生产,就要培养和训练劳动者具备一定的适合社会生产需要的生产劳动能力,并注重发展科学文化,这是众所皆知的。但是,培养与训练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发展科学文化,窍竟是不是整个社会生产的组成部分呢?它们与物质生产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这些非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不创造价值?又应如何计算这些价值呢?它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又是怎样的呢?本文试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社会正义与劳动之间存在三重关系:在理想状态下的人类社会,通过"生命活动"——劳动,人与自然、自己、社会之间生成一种应然的社会正义;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生命活动的异化(异化劳动),人与自然、自己、社会之间呈现一种异化的关系,各种直接的社会关系被异化为各种物的关系,各种"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的社会条件"统治、支配劳动者;在共产主义状态下,随着人的"生命活动":劳动复归为一种自由、自觉的联合劳动,自由、全面发展的个人结成直接联合体,与自然之间保持一种生态的平衡,不再与自身相异化、不再受到异化物的统治,共同支配各种社会条件和生产力。因而,人与自然、自己、社会之间彰显为一种直接、整体、实然的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7.
建设和谐社会,从本质上讲,就是要构建和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劳动关系是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中最普遍、最基础、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和谐与否,不仅关系到劳动者和家庭的幸福安康,更关系到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协调的劳动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要想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从劳动关系生成的市场环境入手,从劳动关系主体双方的博弈对比力量出发,通过政府、劳动者、用人单位及工会组织各自发挥主规能动性,这样才能变为现实。劳动关系足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它作为生产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就业促进法》规定社会组织在维护劳动者劳动权中要发挥其作用,这既是社会组织自身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也是有效维护劳动者劳动权的需要。要发挥其作用,必须通过建立和完善传统的劳动权利状况的调查机制、信访分析机制、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矛盾预警机制和司法、社会的等部门的协商机制,尤其要参与国家劳动立法和政策的制定,以及在维权机制,特别是新型维权机制-公益诉讼中发挥维护劳动者劳动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寻找社会实在的点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思考的最初目标。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只希望自己劳动者的身份能被社会所承认,同时社会其他成员能够来效仿他们,这样社会就会有平等的状态。这种虚拟的劳动者存在状态给予他们一种崭新的、勇往直前的气概。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们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资本主义最基本的劳动方式中去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面对着无可选择的劳动状态,劳动者选择自己和别人一样地走入劳动过程的深层次活动中去,人在无可选择的前提下所做出的仅有的选择行为使人自己变成了物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的后大众化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应当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分析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发展原则和相应措施十分重要。多样化是国际上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也需要多样化的人才,人们终生学习也需要多样化的教育。实行各类高校协调发展,在发展中保证教育主客体的公平,促进教育资源效率提高,力求多样化与本土化相结合,是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伦理思想是一种完善论思想,这种思想体现在他对劳动的目的、生活中最高的善以及衡量社会进步尺度的看法中。马克思指出人的劳动有两种目的,即满足生存需要和实现本质力量,其中实现本质力量是高于满足生存需要的超功利目的。马克思认为对人而言最重要的是人自身的发展,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是生活中最高的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作为善是完善论意义的善,亚里士多德的完善论思想也包含这种善的观念。马克思把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社会的完善标准,用以衡量和评价各个社会的善恶。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依据不是某种正义论,而是追求人的发展的完善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马克思是从人的本质及其存在方式出发去理解历史的。因此,只有回到人本身,通过对人类劳动、交往及其基本前提的分析,才能真正揭示人类历史演进的机制。劳动和交往作为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二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分工作为人类自然差别在其活动中的表现,一直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历史。劳动、交往和分工三者作为人的活动及其表现形式,统一于人类发展进程之中。正是由于分工导致的异化和私有制,才使人类社会的发展表现为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共产主义则是对分工导致的异化的积极的扬弃,是在消灭私有财产的基础上人的劳动和交往的真正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劳动力商品存在条件理论受到的挑战,并不仅仅来自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同样来自于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国家。从更一般的意义上来看,只要劳动力所有者具有人身自由,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就完全具备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一般条件,而劳动力所有者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所必需的东西,只是非自愿的、被迫的将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售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力商品的本质区别主要表现在劳动者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5.
试论学习型社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习型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人学习,终身学习,学习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学习的意义得到升华,形成了较完善的社会学习组织结构。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和人力资本作用的大大增强,人的全面发展愈益成为社会发展的目的和主要内容。构建我国学习型社会,近期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共建学习型社会;大力推进教育体制创新;努力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而提供服务的活动。在多样化发展的今天,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形式因其倡导者、参与者、参与方式和参与媒介的不同,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从而直接关系到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7.
学术类科技期刊编辑社会角色定位的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期刊编辑的社会角色定位问题,近30年经历过“无定位”、“杂家”、“学者化”和多元定位等继起的发展阶段.编辑劳动的创造性和服务性,是当今多元化定位角色的共同属性,本文将编辑的众多社会角色统一定位于“社会服务者”的立体角色上.相对而言,选择、加工文稿以及“标准化”等技术层面的要求,都是派生于“社会服务者”定位的编辑工作职能体现.  相似文献   

18.
在面对西晋社会动荡,“虚无”之风盛行,社会严重背离其发展之道的情况下,裴颇提出“崇有”之说,在探讨“有”、“无”问题的过程之中凸显了其“宜”的思想,事物应当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社会应遵循其运行之道,生而为人更应当懂得适度、中节,合于人生之宜。  相似文献   

19.
论马克思的价值决定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克思从劳动决定价值的角度,运用高度抽象的方法,对劳动为什么决定价值和劳动怎样决定价值进行了研究,其价值理论的精髓是提出了价值的本质是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但马克思忽略了体现在物上的这种关系,使他的价值理论不尽完善。与时俱进,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价值理论,完善其体系,是经济建设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对分工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是与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历史性社会关系视域的不断生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从现实的物质生产出发,以分工为理论中轴建构起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特别是资产阶级社会的历史性分析与批判。但与《资本论》中对分工的科学认识相比,此时的分工还是一个具有局限性的概念:首先,在对政治经济学初步研究的基础上以经验性的社会关系视域来理解分工,将消灭分工视为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其次,并未区分狭义的工场内部分工与广义的社会内部分工,从而遮蔽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层面剩余价值生产的剥削性质;最后,从经验性的分工与所有制关系出发的“历史科学”的建构尚无法实现对人类历史发展内在动力的科学揭示以及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性认识和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