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动员之间的合作,是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主题和充分体现。章采用比赛现场与录像观察、献研究、访问调查等方法,对25届世锦赛集体前8名及2002年中国联通杯艺术体操比赛集体项目中有关运动员之间的合作的相关数据做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在运动员之间的合作方面,得分偏低;类型偏少;动作价值不高;完成质量不稳定,失误比率偏高。这说明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在运动员之间合作的技术上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在继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正式进入奥运会后的第十年即1994年,集体项目也得到了奥委会的认可,并于1996年第26届奥运会上首次增加了集体项目的比赛。这无疑对世界艺术体操运动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同时也给我国艺术体操界带来了生机。 新规则强调艺术价值 与个人项目相比,我国集体项目有一定的优势,曾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1987年在第13届世锦赛上,年轻的中国姑娘一举夺得单套第二、全能第三的优异成绩,在世界艺体赛台上两次升起五星红旗。中国队的胜利靠的就是独特的构思和巧妙的编排,6人球操中一开始的“扫堂腿拨滚球”、“依次波浪传递球”在当时轰动了欧洲,至今令人记忆犹新。之后中国的集体项目一直为欧洲诸强所重视。第26届奥运会中国作为唯一的一支非欧洲队伍参加了决赛,并跻身世界五强,说明中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已具备了与世界强队抗衡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及数理统计方法,对2007“好运北京”艺术体操国际邀请赛集体项目的10套动作技术价值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集体项目技术价值的编排偏低;交换难度的数量及价值具有一定的优势;跳步、转体、平衡及混合类难度是薄弱环节;柔韧类难度动作有一定优势。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为中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试论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当今世界艺术体操竞争日益激烈,对运动员要求日益严格的新形式下,我国艺术体操队伍欲跻入世界列强之林,只有发展集体项目。本文分析了新世纪艺术体操运动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现状和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SWOT分析法对我国艺术体操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我国艺术体操的发展战略应该充分发挥集体项目的优势;加快弱项中个人项目的发展;抓住2008年奥运会及新规则带来的机遇,使我国的艺术体操取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伍迪 《拳击与格斗》2020,(2):130-13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17年艺术体操世界锦标赛集体项目前八名、2017年全国运动会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前八名共32套协作动作进行研究,了解我国与世界强队在集体项目协作动作方面的差距,并提出有实效性的编排策略,为今后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科学训练和提高协作动作的编排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独创性加分谈艺术体操创新的前瞻态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录像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在比较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2001版、2003版的基础上,对世界艺术体操创新发展的趋势进行探析结果表明,艺术体操创新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难”将成为身体难度创新的总趋势,身体与器械之间关系的创新将得到更多的关注,集体项目中运动员之间关系的创新将会大量出现。  相似文献   

8.
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是我国2008年奥运会突破奖牌的一个重点项目.文章采用最新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对十运会及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集体项目前3名的比赛录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我国运动水平与世界运动水平艺术价值上的差距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
抛接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是我国与世界艺术体操强国产生差距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对我国竞技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抛接器械的准确性进行研究,以期为提高我国竞技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国际艺术体操创新动作发展现状与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姚明焰 《体育科学》2002,22(5):65-68
采用文献资料、技术统计和比较分析方法,对2001年新规则中独创性加分的变化特点以及国际国内艺术体操创新动作的发展现状和趋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世界艺术体操创新动作发展迅速,俄罗斯以绝对优势领导着世界创新的潮流。中国在个人创新领域成效显著.但在集体创新方面急待实现零的突破;(2)个人项目以身体难度动作的创新为主流,其次是器械动作的创新,未来在转体、跳跃和平衡类身体难度动作方面的创新将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3)少年集体项目的创新与成年几乎形成同步发展的趋势。通过研究.以期引起我国各省市代表队对创新的高度重视.并为我国艺术体操创新动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