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1 毫秒
1.
广州电大番禺分校十分重视科研工作,确立了“科研立校、科研兴校”的理念,以创新求变的思维,凸显远程教育的特色。结合基层电大的办学实际,确立了教育教学科研的主课题:实施创新教育,提倡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
《阅读》2010,(3):F0002-F0002
雄居淮东,依怀古楚,襟带盐阜。淮安市博里中心小学始建于1930年,1945年曾为淮安县实验小学。多年来,学校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以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基础,以优质的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心理品质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3.
在农村中小学校构建学习型组织,建立以校为本的科研兴校制度,是摆在农村学校和教师面前的十分紧迫的任务。几年来,我们也进行了这方面工作的实践与探索,了解了农村教师校本科研的现状,明确了农村开展校本科研的意义,总结了实践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果,同时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研究了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4.
教育科研近几年被广泛重视,一些学校提出"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口号。但实际情况却是,教育科研很多时候仍流于表面,开展科研的外部环境并不十分和谐,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也不高,科研的成果和价值难以得到较好的运用。本文主要探讨当下我市中职学校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采取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科研兴校,当下已经成为许多中学的治校纲领,教育科研因而如火如荼。对于我校的广大教师来说,教科研也已经脱去了神秘的外衣,不再只置身于专家、学者的书桌案头,而成为我们教师自己的寻常工作和寻常事。我们从校情出发,从问题出发,从教师的需要出发,以反思研究和行动研究手段,扎实开展校本教研。下面谈谈我校开展校本教研的点滴体会。一、建立新的科研观,抓好校本教研的管理过去,有些学校的科研,总是不顾校情,不考虑教师的实际而开展“人人有课题,个个搞研究”,而且课  相似文献   

6.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是抓好课题实验研究的前提。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是未来教育和学校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然而,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困难多、难度大的新工作,又缺乏现成的经验借鉴,因此,只有提高认识,才能做到“科研立校、科研兴校”。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关键是加强实验课题的领导,为此,校承接了中央电教馆“十五”课题的子课题,并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由分管的校长牵头,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为成员,以加强课题实验研究的领导。二、严格管理,注重实效是搞好课  相似文献   

7.
"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是我国教师培训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教师科研素质提高了,课改才能获得新的生机,素质教育也才能真正落实到教育发展中。但就目前的教师培训来看,培训模式单一和培训目标缺失让培训悬空。文章以此为基础,对教师培训的目标追求和研究型教师培训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研究型培训的实施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顾新红 《阅读》2013,(36):2
坐落在南黄海之滨的如东县宾山小学,创办于1906年,历经百年沧桑,而今风华正茂、英姿勃发。学校以"爱众亲仁,乐学笃行"为校训,强化"修身、为学"育人观,坚持文化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积极实施新教育实验,倡导生态教学,打造高效课堂,不断提升办学品味,全面提升师生综合素质。"课改基地""名师工作室""桂苑论坛""青年教  相似文献   

9.
《阅读》2013,(24):2
坐落在南黄海之滨的如东县宾山小学,创办于1906年,历经百年沧桑,而今风华正茂、英姿勃发。学校以"爱众亲仁,乐学笃行"为校训,强化"修身、为学"育人观,坚持文化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积极实施新教育实验,倡导生态教学,打造高效课堂,不断提升办学品味,全面提升师生综合素质。"课改基地""名师工作室""桂苑论坛""青年教  相似文献   

10.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F0002-F0002,F0003
广州电大海珠分校充分认识到“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的重要性,专门成立了教研室来带动、促进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使干部和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不断得到发展与提高,办学水平及社会影响力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刘艳梅 《阅读》2024,(15):53-56
<正>江苏省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始建于1938年,历经扩建、合并与布局调整,规模日渐壮大。多年来,学校秉承“每位师生获得成长和成功的体验”的办学理念,着力深耕“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管理强校、特色名校”的高品质建设之路。“十三五”以来,学校以现代人文教育哲学思想和儿童发展理论为指导,重构教育生活,作为人格养成教育新的增长点,进行“生长性”课程的建构和实施研究,尝试用“生长”串联起学校、师生发展的学术逻辑。  相似文献   

12.
武汉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在各级领导的关切关怀和指导下,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我部科研工作在学校“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再上新台阶”的工作方针指引下,贯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新研中提高,在改革中前进”的办学理念,以“一流的敬业精神、一流的创新意识、一流的科研水平、一流的工作业  相似文献   

13.
“九五”以来,我校坚持以“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为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了“科研兴校”的工作方针,大力加强教育科研,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一、强化意识,科教为本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我们的教学实践要取得成效,也必须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这就需要在抓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开展教学科研工作,以科研促进教学。我们的口号是“没有科研意识或者科研意识不高的学校不是好学校”,“没有科研意识的校长不是好校长”,“没有科研意识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对于教科研工作,学校领导经历了一个忽视——重视——加强的认识过程。几年前,我校的科研课题极少,缺少厚实的群众基础,即使有个别搞得好的课题,也是“墙内开花  相似文献   

14.
武汉市黄陂区实验中学近年来大力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循序渐进地开展了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理念下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和“十二五”规划课题《新课程理念下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的实验研究。在两个省级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全体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逐步树立了富有时代内涵的人才观、以提高综合素质为核...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盐城市大冈小学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办学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蓬勃发展。该校现有44个班级,2500多名学生。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治校,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强化"为学生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紧紧围绕"基础扎实、素质全面、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办学目标,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先后获得盐城市模范学校、盐城市首批小学特色学校、盐城市首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示范校、省首批书法水平等级证书考试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6.
教育改革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教育科研。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过程中,教育领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迫切需要教育科研来解决。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科研兴校,教育质量才会上新台阶,学校才会有出路。我校连续六年被评为武汉市健康教育先进学校,在生理健康和疾病预防上已经卓有成效。但是当今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切需要加大力度,许多家庭都存在着“重养育。轻教育”、“重生理轻心理”的倾  相似文献   

17.
精品课建设是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近些年,伴随着民办高校的蓬勃发展,部分优秀民办大学已经由"追求办学规模"的发展阶段,转变为"以教学质量兴校"的发展阶段。以质量求生存的办学理念,使这部分民办大学必然地加入了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竞争大军中。以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精品课建设为例,从民办普通高校精品课建设的现状、精品课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进行分析,得出民办高校精品课建设的主要对策:民办高校精品课建设应以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政策扶持为保障,教改科研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总结交流全区电大科研和校办产业工作经验,研讨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制订工作措施,4月15日至18日在柳州召开全区电大科研校产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区电大党委副书记、校长钟赛国,副书记、副校长黄少琴,副校长梁创勋,总校科研校产办领导,各电大分校的书记、校长和科研校产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等共39人.柳州市委于副书记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到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相似文献   

19.
校风说     
校风者,一校之风气也。风气正则校兴,风气不正,校必衰也。一校之风气,犹一国之传统,其发端以至形成,非朝夕之功,乃积淀而成。风气正,若春风化雨,泽惠后代;风气邪,则积重难返,误人子孙。故远见卓识之校长,莫不倾心竭力,以正校风也。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思维驱动下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工作创新实践极具现实意义。互联网思维驱动下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工作创新实践实现了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观念,培养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能力,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技术的能力;通过搭建平台让家长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校与社会交流点滴的收获,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家长和社会了解学生和高校的平台;通过科研兴校,向科研要质量,形成具有特色的数字化高等教育校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