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燕昭 《课外阅读》2010,(4):45-45
最近风行一种网上游戏“偷菜”,弄得许多人神魂颠倒手忙脚乱,没白天没黑夜地往别人的“菜园子”里钻,瞅空就偷一把,乐此不疲。成人尚且如此,对天性爱玩的孩子,影响就更大了,天天“偷菜”、“摘菜”不离口,这让很多家长和老师挠头,并忧心忡忡:一方面怕孩子沉溺网络,玩物丧志,影响学业;另一方面也担心孩子“学坏”,由“偷菜”“培养”出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心态。  相似文献   

2.
“偷”者,贼也,为世人所不齿。而时下,一种“偷菜”游戏盛行,“偷”悄然成为一种时尚,“偷菜者,非偷也”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  相似文献   

3.
偷菜进行时     
随着农场游戏风靡互联网,“偷菜”一词瞬间蹿红网络,席卷网民生活。于是,“今天,你偷了吗?”成为大家见面的招呼语。很快,若干学生甚至都市白领成为“偷菜”队伍中的主力,每天在“偷”与“防偷”中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4.
“今天你偷了吗?”这是近来最普遍的问候语。“偷菜”是网络上流行的一款游戏,这一游戏自推出以来,便受到上网族们的一致喜爱,以至于朋友之间的问候语集中变成“今天你偷菜了吗”,由此可见“偷菜”游戏传播之盛。  相似文献   

5.
王德明 《班主任》2010,(4):19-20
“偷菜”是“开心农场”游戏中的一项。随着开心网等网站的风靡,“偷菜”游戏很快蹿红网络,席卷网民生活,“偷菜”已经成为一种风尚,“今天你偷了吗”已经日渐成为流行语。“开心农场”游戏能够满足人们希望在精神层面逃避现实、逃避现代文明的束缚、在虚幻世界寻求慰藉的心理;  相似文献   

6.
我们这里有一个习俗,每到元宵佳节就要去“偷青”。“偷青”就是去菜地里偷人家的菜。如果菜地主人发现,骂偷菜人的话,主人就会倒大霉;而白菜也好,油麻菜也罢,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这里有个习俗,那就是元宵节的晚上可以到农民的菜地去“偷”菜,叫做“偷青”。据说如果“偷”到葱,就会变聪明;如果“偷”到芹菜,就会变勤奋;“偷”到其他菜,也都会发财。因此,每到元宵节,大家都纷纷下地偷菜,偷得不亦乐乎。说实话,我并不赞同这种风俗。大家在家安安乐乐、开开心心地吃汤圆多好,何必害得菜农们在元宵节夜里苦守菜地,生怕别人摘光了他们辛辛苦苦种好的菜?“偷”到葱就变聪明之类的话,不过是前人美好的愿望罢了,不必当真吧!记得有一年元宵节,我跟着大家去“偷青”。来到菜地,大家纷纷动手。这时来了一帮孩子,显然是一队…  相似文献   

8.
阳阳的爸妈最近迷上了开心农场的“偷菜”游戏,他们晚饭后经常在一起津津有味地交流网上游戏的“偷菜心得”、探讨“偷菜经验”。慢慢地,阳阳也能从爸妈脸上看出他们的战果。如果阳阳看到妈妈兴高采烈地回家,说明她偷到了“熊猫”“天山雪莲”等贵重物品;如果看到妈妈阴沉着一张脸,说明她在网上辛辛苦苦种的东西被别人“偷”去了。  相似文献   

9.
谈到教育孩子要“严格要求”。家长都是赞成的。从古到今,人们都充分注意到了不严格要求孩子的不良后果,轻则害己败家,重则败族卖国,所以人们对家长提出了若于警句:“小时偷针,长大偷金。”“不依规矩,不成方圆。”“黄荆棍下出好人。”等  相似文献   

10.
我的家乡是贵州一个淳朴的小乡村。我喜欢过家乡的偷菜节。以前,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这天,村里的姑娘们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但是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姓朋友家的,因为偷菜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不过,现在的偷菜节成为我们小孩子的节日了。  相似文献   

11.
几个幼儿在一起,你“偷”了他的“小手枪”,他“偷”了你的“小飞机”,这是常见的现象。但是,不少家长和老师却为此大惊小怪,不是把孩子臭骂一气,就是把孩子批评一通,目的是刹刹孩子的“贼性”。其实,这种做法,大多是冤枉了孩子。众所周知,幼儿期是儿童道德发展的萌芽期。因为这时的孩子已经可以以直接的有理由的活动为背景,产生随意的有积极倾向的行为。即他们已经能够根据自己内心的道德判断进行行为的选  相似文献   

12.
镜子     
在一次家长会上,作为班主任,我在讲了一些孩子不良的行为倾向之后,委婉地请家长们想一想自己的哪些行为给孩子带来了不良影响。一位家长一下子横眉怒目,拍案而起,对我喊道:“你找人去了解了解我的人品,我怎么会给孩子坏的影响呢?”我哭笑不得,要求他冷静一些。我说,我们只是在找孩子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而不是在责怪家长的人品——“小拿”变“惯偷”有一个经常偷东西的学生,一二年级时偷  相似文献   

13.
今天你偷了没?随着网络游戏偷菜的盛行,这句略带调侃的话语成为了许多人见面时的问候语。开心网、人人网、QQ农场等虚拟平台,将都市人带入田园生活的同时,也让大家体验了一把偷的乐趣。虚拟世界里的偷,因为既能挣钱,还无人追究责任,所以令很多人趋之若鹜,偷菜游戏也由此风靡一时。近日,文化部称,‘偷菜'游戏无益于开发智力,或被取消!一场取缔偷菜游戏的风暴正在悄然刮起。本期热点话题,我们特别邀请了上海商贸旅游学校和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的同学们一起侃侃偷菜那点事。  相似文献   

14.
“今天,你偷了吗?”是时下不少小学生挂在嘴边的流行语。究竟是“偷”什么让他们这么公然且兴致勃勃地讨论呢?这便是盛行的网络虚拟游戏——“偷菜”。据去年8月发布的《小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调研报告》显示,全国目前共有3.38亿网民,其中小学生达到1亿多人。  相似文献   

15.
戴红 《宁夏教育》2009,(5):78-78
对孩子拿家里钱的行为,家长轻易不要用“偷”这个字,这样对孩子心理压力小些,有利于教育。 首先,家长发现问题后,不要怒不可遏,连打带骂,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把孩子叫来,坐下来认真交谈。让孩子谈是怎样想的,花钱买了什么东西,怎么处理的。  相似文献   

16.
杨迪 《红领巾》2010,(4):38-38
“都是‘衔幕’惹的祸呀!都是‘偷幕’惹的祸”自从我和老爸疯狂地迷上了“QQ农场”这款“偷菜种莱”的游戏后,我们家就……唉!总之,是一言难尽……  相似文献   

17.
赖俊辰 《广东教育》2009,(12):63-63
一天中午,我正在办公室和学生谈话,忽然听见一声唐突:谁偷了我的三棵大白菜?我慌忙起来,懵懂地解释:我不知道哇,你还带白菜来学校?引得同事们直笑。身边的学生小声对我说:不是真的偷菜,是x老师在“QQ农场”玩偷菜游戏。原来如此!  相似文献   

18.
星期天的早上,我写完作业,就让爸爸陪我玩象棋,可爸爸却说:“等会儿.等我偷完菜!”咦?这不是在家里吗?连菜园子都没有,到哪里偷菜啊?我越想越不对劲,于是,就好奇地走到爸爸身边,仔细一看,原来,爸爸是在网上玩偷菜游戏。  相似文献   

19.
A.优质男和大叔 我跟坐我对面的男人眉飞色舞地说了足足两个小时的“偷菜”,说我大半夜守在电脑前就为了打家劫舍,偷百合、偷草莓、偷玉米.还要小心翼翼地绕过对方的狗……间隙的时候,他给我续了三次杯,目光徐徐地注视我,我决定和这个很绅士的男人发展一下。  相似文献   

20.
据某晚报载:为了获取零花钱,一些中小学生竟从小商贩手中购买印有学校公章的“素质发展报告册”,私自填写成绩和评语,“忽悠”家长。孩子用心之良苦,手段之高明,着实让我们这些为人师者及为人父母者为之汗颜。其实,学生偷改成绩单已不是新鲜事,问题是常被家长识破,偷鸡(投机)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