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英汉社会称谓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称谓是人际称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化内容、化传统和化心理有异,英汉社会称谓在言语行为中差异较大。本从跨化交际的角度,就英汉社会称谓的类型及异同进行了对比,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化意义及其化成因。  相似文献   

2.
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的使用和发展,我们应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语言。东西方文化在人际心理的距离、个人安全感的基础和个人权力重心的倾向等三个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反映到英汉两种语言的使用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研究这些差异,对于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确切含义,使跨文化交际能够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出发,以《围城》英汉两种版本中主人公与其父亲间对话为语料,对比分析其情态系统的英汉差异。从情态系统的差异中发现,文化语境对情态系统的翻译具有一定的影响,进一步检验系统功能语言学在翻译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依据,对比了英汉非限定小句的功能及体现形式。从功能意义看,英汉非限定小句比较一致。从经验功能角度,它们所表达的过程不具有"直接定位"功能;同时,主语参与者的参与度呈现出一个从强到弱变化的连续统。从逻辑功能角度,英汉非限定小句在配列关系上体现的嵌入性呈现出一个从强到弱的连续统;在逻辑语义关系上与限定小句形成投射关系和扩展关系,但扩展关系通常具有不明确性。从人际功能角度,英汉非限定小句没有语气选择,不能单独承担言语功能。从语篇功能角度,英汉非限定小句体现的信息缺失性促进语篇连贯,推动语篇发展。从体现形式看,一方面英汉非限定小句都以较相同的隐性方式表达其逻辑、人际及语篇功能,另一方面在经验功能表达上,如过程定位及主语参与者的体现形式方面,英语表现出比汉语更高的语法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英语被动句形式单一,通过使用条件和表现形式上的对比分析,英语以带标记的被动句为主;而汉语则以较为复杂、多变,无标志的被动句居多。英汉被动语态的直译,英译汉时注意在谓语动词的前面加上被动词来表示被动含义,把汉译为英时,应注意主语、动词间的关系。英汉被动语态的意译,在意思不变的前提下,将英语中的被动句翻译成主动形式的汉语。汉译英时要采用各种方式特别强调接受动作人或物的重要性。为提高英汉互译中被动语态的翻译工作,注意直译和意译的结合及出现歧义和词根变化的特殊翻译。  相似文献   

6.
李红英 《文教资料》2013,(26):19-19,48
人际功能不仅可以通过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体现,还可以通过称呼语、人称代词及可以表达讲话者态度的一些词体现.本文探讨了英汉第二人称代词在祈使句中如何体现人际功能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钟声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30(10):123-127
文章以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理论为基础,从语气、情态、人称和评价四个方面对奥巴马的就职演讲进行人际意义的分析,旨在说明语言的选择和人际意义的实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便我们更深刻的理解就职演讲这种特殊演讲题材下语言选择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8.
称赞语的语用内涵及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称赞言语行为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从功能上讲,它能够推进交流,协调人际间的和谐关系。称赞根据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显性称赞和隐性称赞。本文通过对英汉在表现形式上的异同来分析其语用内涵。  相似文献   

9.
言语交际求美倾向中存在三个层次的准则,即达到语言的形式美、意象美和语境美.从语言人际意义的角度来看,英汉两种语言的情态和语气系统、评价系统和社会角色身份的变化分别体现了语言的三种求美倾向.本文试图通过具体言语实例,分析人际意义如何表达言语交际的求美特色,力求为美学语言学的人际意义研究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张焰明 《考试周刊》2014,(78):64-65
背景知识和主要信息关系的处理对适切的英汉转换很重要。这种关系体现在词或词组之间,句内部分之间,句际之间,以及段内部分之间和全文。教师要处理好这种转换,在翻译教学中注重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1.
在语言研究领域,关于语言学习和使用与自我认同的关系的研究,已经引起了不少研究者的注意,并成为语言学习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以社会建构主义为理论视觉,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在英语教学实习中英语水平对自我认同建构的影响;并探索不同英语水平的研究对象对课堂人际关系的认识的变化及语言情感变化与自我认同之间的关系,为我们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礼貌原则体现了社会文化对语言使用的制约和影响,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礼貌原则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某些差异也在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在不同的环境中灵活运用两种语言中的礼貌原则,遵循各自的礼貌准则,方能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以“语篇补全测试”为工具,考察了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和高年级学生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能力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两组受试在实施拒绝言语行为时会使用近乎相同的策略,且他们的语用能力并无显著差异;被拒绝者与拒绝者之间的社会权力和社会距离影响拒绝策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社会调查和数据分析,了解到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而要缩小二者之间的差距,实现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目标,英语教学必须根据社会需求进行改革,使课程设置更加合理,教学内容更切实际,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语言测试更趋科学,从而为社会培养有效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词义的变迁可以反映一个社会的时代面貌。随着绿色文化的兴起,汉语中涌现出大量的“绿色”词汇,“绿色”的意义不断扩张。对汉语中的“绿”和英语中的green的语义理据对比分析,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讨论汉语中“绿色”词汇的英译原则和方法,有助于有效传播我国的绿色文明。  相似文献   

16.
语言的发展变化是随着语言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逐渐展开的,语言表迭将会越来越趋向简洁、实用,英语后置定语前移正是语言不断发展变化的结果。笔者以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为指导,分类描述英语后置定语前移的各种表现形式,并详细的分析后置定语前移现象的原因,旨在找出学习该语言更深层的规律、趣味和方法,以促进我们进一步搞好翻译、第二语言教学以及跨文化交际等工作。  相似文献   

17.
界定词语的文化语义,并从认知语言学角度阐述中英文化语义存在着非对应性,它随着人类社会文化的变迁而相互渗透,因此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应该注重文化知识的积累。  相似文献   

18.
汉英语言文化的差异导致两种亲属称谓系统的不同。如果直接把汉语亲属称谓移植到英语中,往往会引起意想不到的文化困惑甚至震惊。因此,了解汉英亲属称谓的差异以及差异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有助于我们从语用对等的层面正确地翻译称谓语。  相似文献   

19.
陈风华 《宜春学院学报》2008,30(Z1):114-115
从2006开始,CET(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新题型在全国高校全面实施。新的CET考试对试题题型作了相应变动,这表明CET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了当今社会发展对大学外语教学的时代要求。CET的改革与题型的变化揭示着今后大学英语的教学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转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为主的方向。本文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要求为理论基础,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教学要求等方面入手,研究CET新题型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影响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15-17世纪的英国正处在重要的转折时期,社会面貌发生较大变化。贵族的婚姻生活也有别于以往,本文对其几个主要的特点进行了阐述。这一时期父母对贵族子女婚姻的绝对控制权开始缓慢减弱;随着社会济结构的变化,贵族婚姻生活中经济方面的考虑进一步增强;此外,国王的干预和宗教的影响也是这一时期贵族婚姻生活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